catmint1314 wrote:
請01的大家幫忙解答...(恕刪)
以小弟的經驗來看~
很多品牌電腦的規格都是特規的~
最常看到的就是硬碟,硬碟其實不太會有特殊到自己外面買不到的規格...
但是常常品牌電腦,尤其是品牌伺服器,都需要先裝上"專用滑軌"之後才能鎖進機殼固定住...
於是一顆SATAII 1000G的硬碟外面報價2400,品牌硬碟1000G報價可能要8千多...
所以我們有時候只好走偷吃步~怎麼偷吃勒?
假設需求是品牌硬碟SATAII介面1000G,先挑最小容量的品牌硬碟來買...
例如160G,也許一般的賣1300,品牌的要賣3千多...
然後買來先把品牌硬碟上的專用滑軌拆下,再買一顆一般規格的1000G硬碟裝上專用滑軌,就改裝完成...
只花了也許5千左右,可以省3千多,還多顆160G硬碟可以用...
如果是SCSI或是SAS介面的硬碟,價差就更大了...
那有人也許會想~那乾脆換個一般的機殼,不就沒有"專用滑軌"的問題?
可惜通常這樣的機器,機殼上的 Power Switch、Reset Switch、Power LED、HD LED這些線路也是模組式的,可能整合成一個大插頭,而主機板端自然也是特規,專門給該機殼插...
所以換了機殼,機殼上的按鈕都沒辦法做動,換了主機板機殼更是要一起換掉...
還有電源供應器常常也是特規,甚麼奇型怪狀的電源我都有看過XD~
所以店家並沒有亂講,只是懂與不懂真的不是三言兩語片面之交可以說清...
其次是硬碟的價格似乎很多人有誤會...
沒錯!以主流規格來說,例如SATAII,容量越大,價格越貴...
但是會注意到最小容量價格跟次小容量價格甚至次次小容量價格都很接近甚至一樣...
例如Seagate SATAII的硬碟好了~
160G:1250 250G:1250 320G:1350 500G:1399 1000G:2300 1500G:2990 ...
160G甚至跟250G同價? 為何呢?
那是因為一般硬碟的結構簡單說不外乎就是外殼+電路板+讀寫頭+碟片
最重要的就是碟片,目前單碟至少都可以做到500G的容量...
所以160G 250G 320G 500G的硬碟只要是新製程生產的,首先拿來跟舊的原容量硬碟比...
第一就是變瘦了,因為原本500G可能要用兩片250G的碟片組成,現在只要薄薄的一片...
所以原則上160G 250G 320G 500G的硬碟成本應該是一樣的了...
那為什麼還要做低容量?不乾脆都賣500G以上???
那是因為很多舊電腦的硬體系統或是軟體系統可能有限制,只能用到某容量...
再來很多買舊硬碟的都是因為有做磁碟陣列,原本用5顆250G做Raid 5,掛一顆,直覺就是再買一顆回去...
但是這是在同樣都是在SATAII規格上來說...
如果換成是IDE硬碟,價格就貴多了...
WD 160:1700 250:2090 320G:2250 500G:2700...
同樣是IDE的規格下,當然還是容量越大越貴...
但是結構差不多,只是介面不同規格,為何差這麼多錢?
其實這是很簡單的供需的問題...
主流規格500G硬碟,代理商一次拉10K,很少人買的規格500G,代理商只敢拉1K...
量大自然壓低成本,這情形除了在硬碟上,在記憶體上也是一樣的...
DDR 400 1G就要賣1300,DDR II 800 1G才賣750,DDR III 1333 1G也頂多賣900...
甚至常常更舊規格的例如DDR 266 512MB就要賣1380...
所以東西不能光看表面,不是住巷子裡的,請多GOOGLE一下,別被誤導囉...
電腦內的資料轉移另外計費
這樣價格合理嗎?
人家賣技術混口飯吃,我想天經地義吧...
基本上,工作場合的設備,除非您真的很有信心,也很有擔當。那當然可以秉持為公司省錢的著眼點上,自己動手建立成就。不過我說的是有但書,要您真的很有信心,也真的很勇於擔當嘿。為什麼呢?前面幾樓有人說過了,省了錢,但後續的狀況如果發生了非您掌握中的意外呢??
至於討論到技術層面,廠牌Server 如果是中階SCSI or SAA硬碟,如IBM的X系列,事實上沒用原廠的HD,某些運作上會有問題的,說真的我也懶得查那個是什麼模組的正確名稱了,只是先前公司幾次硬碟壞掉,因還在保固內,所以call原廠保固時,有跟到修的工程師討論過為什麼還要把一些資料寫入那個模組的參數內呢。
主要當時也是有過傻傻的想法,退下一批運作五六年的X345,想說硬碟都一樣就買了些熱差拔聯強代理的死機同轉速同規格的SCSI硬碟來自己換。把原本的殼透過特殊工具拆下後換新買的硬碟上去就一樣了。反正要當備機用,一定會重新設定主機與重裝作業系統。當中在設定raid的時候,就遇到幾部總是抓不足硬碟參數的狀況(退下五部,發生兩部)。問了工程師就說是這部份的問題。基本上一樣是可以設起來跑,但主機的偵測模組就會把這樣的判斷為異常,三不五時就發警示。 這樣作法,當時當場省下至少十萬的翻修費用。但是呢,也好在這些機器日後應用在非主線系統運作上。所以紅燈愛亮就放他去亮吧...哈哈哈
因此,這樣的問題,還是建議您,自己判斷吧。問人,總有各總說法,沒個準度。只是,工作是你的,幫公司省錢,好的老闆會很高興很賞識你,會好好照顧你(既然要正面就超正面幻想一下啦)...。要盡責,那作好把關動作,該花就花,花完穩定。讓需要依賴這系統的其他部門能有個安穩的工作環境,也是很正確的一總態度。
要說貴也不太貴,要說便宜也不太便宜,只能說該給別人賺就要給別人賺
不能單單拿零件報價比
行情價...沒有一定的
有遇過客戶在非常的鄉下地方,要找像"NOVA"這類賣場,得開車20多km
叫那附近的小工作室修電腦...檢測費500,要裝HD除了HD本身錢(也約比"NOVA"貴約500)
要幫灌OS再收1000,備份資料看大小收,要做還原再收1500...其他就不再列了
很貴嗎,我是覺得貴,但不會弄就是不會弄,該給人賺的就要給人賺
尤其是公司電腦,還是找類似的外包商用,不要自找麻煩
但是1900的80G硬碟真的是很貴.貴到靠邀.
然後一堆人就在那邊說硬碟是特殊規格啦.技術無價啦.1900包含資料轉移很便宜啦....等
現在開板的大大出來說明了.1900只有硬碟的錢.其他費用另外計算.電腦還自己拿過去.
1900只有硬碟的錢.其他費用另外計算.電腦還自己拿過去.
1900只有硬碟的錢.其他費用另外計算.電腦還自己拿過去.
1900只有硬碟的錢.其他費用另外計算.電腦還自己拿過去.
1900只有硬碟的錢.其他費用另外計算.電腦還自己拿過去.
1900只有硬碟的錢.其他費用另外計算.電腦還自己拿過去.
板上這些電腦從業人員你們還要多說什麼勒?
等一下是不是還要回復.1900又賺不多.給人一口飯吃?
等一下是不是又要回復.開店.水電瓦斯都要錢.這只是成本?
如果今天硬體價格合理.另外計算的專業費用那沒話說.
硬體要賺.軟體又要賺.這就叫爆利.
然後等一下是不是又要牽拖.誰誰誰賺更兇.誰誰誰賺更大.來掩飾這些罪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