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2014年7月的今天,固態混合碟還值得買嗎?

請問一下,如果是ssd+hd兩個硬碟的配置,windows 7或8有類似apple fusion drive的功能嗎?系統自己分辨檔案,使用者就單純的把兩個硬碟當一個用

Vanoss wrote:
我不知道ps4會分配混合碟的磁曲耶—覺得神奇


事實上 PS4 怎麼使用混合碟的細節我是不清楚
因為不同的遊戲結果有差,理論上還要看遊戲本身怎麼處理資料

PS4 使用 HDD、SSHD 和 SSD 的差異,IGN有簡單的測報(蠻久了)

雖然不是任何遊戲任何情況下都會發揮功效
比方 BF4,SSHD 比 HDD 還慢,SSD 則和 HDD 差不多(這顯然是 BF4 的問題)
但平均來說,在 Level Load 的部分,SSHD 和 HDD 的差距都算明顯
在 AC4:Black Flag 中,SSHD 輸給 SSD 的幅度也並不大
甚至 COD:Ghost 和 NFS:Rivals 中,SSHD 還贏 SSD

重點畢竟還是價錢
畢竟 PS4 一台沒幾個錢,要說裝 256G 的 SSD,會覺得小
要裝大一點,可能都能買第二台 PS4 了
可是 1TB 左右的混合碟價錢就不錯,容量也夠
裝下去的提升也算看得到

Bazooga wrote:
請問一下,如果是ssd+hd兩個硬碟的配置,windows 7或8有類似apple fusion drive的功能嗎?系統自己分辨檔案,使用者就單純的把兩個硬碟當一個用


有個不怎麼新的東西叫 ISRT
拿 SSD 幫 HDD 加速
使用方法大致是先在 HDD 灌好 OS 和 IRST
在同時有 SSD 存在的情況下,可以在 IRST 裡面啟用 ISRT

這東西使用 SSD 最大到 64G 的容量
所以 SSD 如果在 64G 以下,可以讓 SSD 完全看不到
如你所願的 fusion 了

這沒有很好用啦,而且現在 SSD 夠大顆了
128g~256g 甚至更大,直接拿來當成系統碟用比較簡單
而且再怎麼加速,還是和單顆 SSD 直接用的效能有一段差距
aurate wrote:


有個不怎麼新的東西叫 ISRT


了解了,謝謝~
混合碟原本就是在SSD與HDD之間的折衷方案而已
現在是因為SSD的價錢降低了不少,才會讓混合碟變得不倫不類的....
aurate wrote:
事實上 PS4 怎麼使用混合碟的細節我是不清楚
因為不同的遊戲結果有差,理論上還要看遊戲本身怎麼處理資料
PS4 使用 HDD、SSHD 和 SSD 的差異,IGN有簡單的測報(蠻久了)
雖然不是任何遊戲任何情況下都會發揮功效
比方 BF4,SSHD 比 HDD 還慢,SSD 則和 HDD 差不多(這顯然是 BF4 的問題)
但平均來說,在 Level Load 的部分,SSHD 和 HDD 的差距都算明顯
在 AC4:Black Flag 中,SSHD 輸給 SSD 的幅度也並不大
甚至 COD:Ghost 和 NFS:Rivals 中,SSHD 還贏 SSD
重點畢竟還是價錢
畢竟 PS4 一台沒幾個錢,要說裝 256G 的 SSD,會覺得小
要裝大一點,可能都能買第二台 PS4 了
可是 1TB 左右的混合碟價錢就不錯,容量也夠
裝下去的提升也算看得到
混合碟不用其他硬體或系統去管理控制
全部在SSHD的晶片去篩選進入SSD中 不用PS4控制硬碟怎樣篩選
以PS4而言 可能常常玩的遊戲會載入而以
不過照PS4而言 這些都是不修改的遊戲資料檔....
且一個遊戲的檔案量如此龐大 很可能會迅速抹寫完全MLC的8GB記憶晶片壽命
然後常常抹寫 可能用處不大

aurate wrote:
有個不怎麼新的東西叫 ISRT
拿 SSD 幫 HDD 加速
使用方法大致是先在 HDD 灌好 OS 和 IRST
在同時有 SSD 存在的情況下,可以在 IRST 裡面啟用 ISRT
這東西使用 SSD 最大到 64G 的容量
所以 SSD 如果在 64G 以下,可以讓 SSD 完全看不到
如你所願的 fusion 了
這沒有很好用啦,而且現在 SSD 夠大顆了
128g~256g 甚至更大,直接拿來當成系統碟用比較簡單
而且再怎麼加速,還是和單顆 SSD 直接用的效能有一段差距
這東西跟混合碟類似 都是快取效果
在HD中有一份最新檔案 同時複製一份到SSD中
當取用這個檔案時 會優先給予SSD中相同的檔案 而不用去讀取較慢的硬碟
跟混合硬碟相比 由於容量較大 所以不侷限於系統與軟體檔案
且在新檔案加入硬碟時同時寫入SSD而不用再透過篩選
SSD壞掉不影響碟片上的資料
SSD只能當作快取 不能當做增加的容量使用(動態分配例外)

那技術跟蘋果的fusion drive不同
蘋果是類似JBOD陣列 將兩個硬碟組合成一個硬碟磁區 容量是兩個硬碟總和
其中一個實體儲存裝置壞掉 整個磁碟磁區都跟著壞掉
使用模式為 系統軟體安裝在SSD 新資料輸入SSD 所以系統軟體資料都在SSD上高速處理
少用或不用的資料由系統自行從SSD轉移到傳統硬碟的碟片磁區
需要搭配OSX內建的fusion drive管理檔案
所以即使建立fusion drive磁區沒有系統內建fusion drive管理 只是普通的JBOD陣列
                              彈幕濃!

baby-face wrote:
好像裡面的SSD也沒...(恕刪)

對很多人來說,用最少的預算達到最高的效能與容量空間,SSHD還是一個很值得考慮的選擇.
更尤其是,SSHD用起來不複雜,與一般硬碟一樣,而SSD+HDD這種組合就比較複雜.
影響整個電腦效能最大的是人的動作,SSD+HDD的組合,資料要處理時搬去SSD,資料處理完再搬回HDD,我不覺得這樣子會比較有效率.
筆電把原來的硬碟換成SSD
再把不常用的光碟機拔掉花個300-400元買一個光碟機外接盒+放在光碟機位置的硬碟盒
把原來的硬碟裝在光碟機位置

這樣筆電就有兩顆硬碟
還多了一個外接的光碟機

ps 光碟機外接盒要買有兩個USB插頭的。不然燒錄的時候可能會不夠電
USB 2.0 僅供電500mA (供電~2.5W)
USB 3.0 僅供電900mA (供電~4.5W)
回覆桌面放一堆資料問題
其實win7就可以設定桌面到d糟
跟xp移動我的文件一樣
所以安裝好後設置一下就不會讓資料存放到c糟

題外話
不知有沒有人用過Fancy
功能跟上面有人提到的軟体類似
可將二級儲存設置到ssd
好處是可讓所有硬牒共享效能

之前本人有用ramdisk測試過
效能確實有增加
但ramdisk容量太小
所以作罷

如家裡還有以前40g的ssd的玩家
可以試用看看

第一次安裝免費40天的樣子
之後都有持續提供免費序號供續用一陣子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