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小惡魔的電腦教室] 5-1. 認識硬碟


vt_hunter wrote:
某些特殊設計的硬碟可以克服極端高低壓與高低溫


因此我想知道何謂「特殊的設計」是利用什麼原理來克服氣壓不足的問題?
酷波 wrote:
因此我想知道何謂「特...(恕刪)


Seagate稱為RunOn的技術,但是沒解釋詳細構造,可能是有專利保護吧...

http://www.seagate.com/www/zh-tw/products/consumer_electronics/ee25_series/EE25_Series_5400.2/
vt_hunter wrote:
Seagate稱為R...(恕刪)


Run-On Technology,可偵測與計算運作中的位移與震動,
並自動調整運轉狀況,提供不停頓的音樂與影片播放效果
並能測量各種溼度與海拔環境 能根據各種狀態調整其運作情形。
歪先生=真好玩=Arena speedo???
真是寫的太詳盡了
令小弟解開了多年以來的疑惑
不推文真是對不起自己阿

感謝 Mason L 大的奉獻!!
恩恩~謝協答覆,
看來以目前昂貴的SSD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嗯....又學習到一些啦~

不過要怎樣知道 硬碟 是放幾片碟片呢??

slime wrote:
軟碟是指"方便抽換", 硬碟是"固定不動"

當年有廠商生產 "抽換式硬碟",其中一家是ZIP磁碟機的生產廠商IOmega,另外一家是Sygate(年代有些久遠了,不知道有沒有記錯名字,大約是Win3.1到Win95的年代),它也是可抽取的,不過仍然是 "硬" 碟

a-secret wrote:
記得是以碟片的材質來稱呼
硬碟的"蝶片"是金屬
軟碟的"碟片"是塑膠

我印象中一開始還是以碟片是硬的還是軟的來區分的,金屬材質作其他用途時也可能是軟的,可撓式電路板就是了,還有,IBM有些硬碟是玻璃材質的碟片,也不是金屬材質

有些名稱在一開始裝置類別不多的時候,可以用簡單的二分法來分,如硬碟軟碟,一旦類別多起來之後,就有些漸趨模糊了,MO片是硬的,光碟片也是硬的,不過跟我們認知中的硬碟又不一樣,看來用硬軟來分也漸漸不是那麼合適了,總不能比照軟硬體有軔體就叫他們 "軔碟" 吧? 亂了亂了.....請別理會我的胡說八道........

kevinwu320 wrote:
不過要怎樣知道 硬碟 是放幾片碟片呢??


這個問題要看年代。
hitachi 硬碟從MODEL可以看出碟片的數量
MAXTOR也是一樣 不過只限制在某一個年代之後。
一般還是看規格書有寫到用幾個讀寫頭用幾片碟片。

磁碟的分類 是用儲存的媒體材料分類:
軟 :軟性的塑膠類
硬: 金屬、玻璃
又長知識了

想問一下,因為硬碟在電腦關機時讀取頭應該是在起始位置上
所以在搬運電腦時如果不小心撞到,硬碟受損的機率應該超低囉?

什麼事垂直寫入?

為什麼大家都說用BD抓檔案會很傷硬碟?
那不就只是硬碟一直讀取而已嗎?為什麼大家都說會比較傷?
針對以上各位大大對於文章部分提出的問題
我統一整理在下面
如果已經有大大回覆的部分
這邊就不再重複了

1."硬碟的緩衝記憶體":已修改回Buffer。
2."SATA硬碟的標示錯誤":已修正。
3."SAS介面的問題":已做補充。
4.本章節規劃暫訂:除本篇文章外,5-2.認識SSD和RAID、5-3.認識光碟機和燒錄機、5-4.認識Power
5.關於"硬碟下方安裝散熱風扇":本文該張圖片中所安裝的散熱風扇,是廠商所出的硬碟專用散熱風扇,而風扇廠商會推出這樣的產品,相信他們應該也有做過相關的測試,非硬碟專用風扇倒是不建議安裝。

至於舉例方面,我個人仍然比較傾向以一些比較簡單易懂的例子來幫助對電腦不是那麼懂的網友們,不過考量到文章的嚴謹性以及避免誤導網友,今後在舉例部分將會加註說明(本文已加註)。

如果網友在觀看本文仍然出現上述的錯誤問題
煩請「重新整理」一下您的網頁
或者重新開啟網頁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大大們的支持、回覆與鼓勵
希望未來也可以繼續幫小弟加油喔!
不吝賜教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