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w wrote:如果是因為車子設計問題,除了賠車子損失外。車廠賠人命的費用一點也不意外。如果廠商cost down 過頭,設計上有瑕失。已經出現很久的問題卻不處理改善。導致消費者損失,難道不用負責任? 這種比喻不倫不類,難道你買車子也買備份車,還是你買的車子也能COPY一台放在其他地方,很多人對於軟體,硬體的保固一點觀念都沒有,資料比硬體昂貴太多了,既然是重要資料為什麼不多備份一份?
lala1205 wrote:中午拿到原價屋請他們檢測,卻說請我拿去複德科技,如果要在他們那邊測需要把電腦格式化才能測?買新的硬碟不到四個月,有問題幫你檢測,硬碟壞了幫你申請新硬碟,但是資料要救按表計費,那我還相信你這個品牌?晚上六點半左右打電話跟我說,已經檢測完畢,硬碟資料回復要20000,我才買不到就跟我說讀取頭有問題,而原廠保固不包括資料,你們的品質還真好!心想消費者還真是弱勢!...(恕刪) 如果你用過Seagate的話BJ4
lala1205 wrote:我就是買來當備份的,...(恕刪) 我真的不太懂,既然大大買這顆硬碟是來做備份的,那就簡單多了...直接去換一顆再把原始資料Copy過來就好了,幹嘛還要去救資料?還是大大誤解了備份的意義!?
樓主這種人我遇多了,常常耳提面命,跟使用者說要備份,要備份,而且之前死過硬碟,還是硬不備份,一下子說他忙,一下子說他不會,還是開公司賺錢的,省那一點小錢,也不會買陣列來備,,然後硬碟壞了,不想付錢,又硬是要人救,救了半天還在怪東怪西,像這種人筆電的硬碟壞了要筆電廠賠,手機的記憶體壞了資料要手機廠賠,請問你怎麼不去把你的腦袋修一修再來用資訊產品,產品上面都說不負責資料了是看不懂?就算你硬碟沒壞,你中毒資料也不見,你是要去哪裡找寫病毒的?你跳一下電,資料沒了,要不要跟台電打官司?最重要的是遇過一次,賭性還很堅強,下次又再來一次再罵一次。WD的綠標已經是月經文了,買之前請先去保險,看有沒有保險公司願意保這種險再來買,WD硬碟外盒上面有寫說他的品質有很好嗎?樓主肯定是有什麼誤會。我前幾天才買了一個陣列盒,一次買4個3TB,掛RAID5,一次要是死兩個硬碟我也認了,資料產品就是這樣,老天要他死,你也沒辦法。
我跟你一樣,約3,4個月前買來備份資料用,實際用3次而已,全部使用時間不超過1小時,結果前幾天也完成無法讀取,送去台灣代理商那也說壞了,裡面資料要救也要1萬多,結果大悲劇,有些資料根本沒第二份備份全不見了,代理商說只能換一個,真的無言
futureroc wrote:我跟你一樣,約3,4...(恕刪) 備份的定義不就是第二份才叫備份?才存一份在綠標裡叫做備份?而且是重要資料?看來很多人的觀念和想法要修正一下才行,備份的定義就我來說,除了原資料,要備至少多兩份,而且這兩份還要放在不同位置,萬了被小偷了,或火災也一樣沒資料,真的很重要的還要備第三份在雲端上面,這些都做了一樣資料沒了,那就只能說:這就是人生。
看來很多人真的把備份的意義有點搞錯..就像33樓的朋友說的,所謂的備份就是第二份儲存資料,把資料從原來的硬碟"移動"到另一顆硬碟並不叫備份,因為資料還是只有一份。把資料從原來的硬碟"複製"到另一顆硬碟才是叫備份,因為有額外備用的一份。所以要備份資料通常意味著買兩顆硬碟卻只有一顆的容量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