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laug2 wrote:這顆 WD 的 40G...(恕刪) 找看有沒外接盒還可以在利用不過應該不好找之前有找過我也還有4顆100G/120G不等的IDE硬碟放在外接盒裡當初因為外接盒壞了又不想花錢在舊的IDE界面外接盒了只好一顆顆拔出來用光速線把資料拷貝到新的sata外接盒放那些硬碟連同壞掉的外接盒一起塵封不曉得還能不能讀找了下看到剛好放在倉庫間門的後面而已等閒的慌時在搬出來試試看
clwu5724 wrote:IDE 外接盒? ...(恕刪) 那四咖都是壞掉又替換的IDE4合1外接盒當時外接盒各家產品都很爛大多用一年就掛點當時最後的一咖記錯...原來是4顆164G的IDE這種4合一的會比較方便不過不好找如果要一顆顆接就不要用外接盒一顆顆就乾脆用光速線接就好我前幾樓用來測80G的就是用光速線接的不過這種過時電腦零件真的也不用太留念那些灰塵...看來等我傷好些得找個時間清一下倉庫間了(才看到有個全新套袋的1.44都忘記哪時買來丟在那的)
惡魔印記666 wrote:那四咖都是壞掉又替...(恕刪) 這種鐵殼的我以前也有,最多是四顆的,都是 SCSI 50 PIN 或 SCSI UW 介面.而給 SCSI RAID 用的就可以裝 7~8 顆.有的還有背板,可以快速更換,但都是 SCSI 80PIN 居多.一般都是要自己裝抽取盒.本來也留下幾個,但放幾年就生鏽,且雙 POWER 的 POWER,壞了要換很貴.到了 SATA 年代,就對這些感覺沒希望了.現在我留下最多的是 SCSI 卡,但都是低速的,沒有高級的卡.現在的主機板也沒 PCI 插座了.
xyunsx wrote:真的啊,我的2T都...(恕刪) 以前我比較喜歡用 5400轉的,不過真的比 7200轉的慢很多.7200轉的多顆疊在一起,散熱是個大問題.5400轉多顆疊在一起,靠抽取盒後方的小風散,就能工作很好.萬轉的,有試過,不敢讓它 24小時不關機,快是快,但沒信心,當年又貴,多顆又煩腦 POWER 不夠力.現在往以前看,以前那些設備,真的差現在太多了.(落伍了)
clwu5724 wrote:以前我比較喜歡用 5400...(恕刪) 五顆看起來有點年紀的紅標籤那顆複檢壞的 其他都還可以用大腳早扔了 這不是兩倍厚的大腳閃亮亮的Maxtor 40GB 還打上ATA / 133 而且做工很精緻 看起來像藝術品高度只有同期其他硬碟三分之二高 纖細好看前面講的易拓 我用過四顆 為什麼會記得這麼清楚因為這顆硬碟很有特色 吵 震 熱都比別家要嚴重用過的硬碟中 只有這牌的會熱到硬碟罷工然後 四顆中的三顆都在當年從朋友機器中換下來沒半年就掛掉但就是有個but 其中一顆在我朋友動物機中活得好好的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