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d Volcano wrote:
關於保存資料,我只會建議燒錄光碟。我從pentium(俗稱586)時代,開始買燒錄機燒CD-R,從560MB燒到700MB,直到開始有DVD燒錄機就買來繼續做我的資料保存,現在,我是藍光燒錄25GB,一片25元,可抵三片8GB,簡單的C/P值數學題給大家算一下。可能有人會質疑,光碟片的壽命這問題,我只能說,CD-R時代的光碟片,我目前很多都還能讀取,換句話說,十幾年了吧。
以上只是我奉持保存資料的經驗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別以為我那些CD-R時代的光碟片仍能讀取,我就高枕無憂,在我換到DVD燒錄時,我便開始把CD-R光碟片的資料轉燒到DVD上,而現在呢,當然我也在進行把DVD片轉燒錄至藍光片內保存。
接著說說最重要的第三步,別以為資料燒錄進光碟片,燒錄軟體說燒錄成功,就以為資料百分百算是保存下來了,因為我在將CD-R光碟片轉燒進DVD的過程中,我發覺我犯了這個錯誤,因為有些CD-R片子發生了讀取錯誤,無法取出資料了,就是這樣,我改變了燒錄的SOP,在此,我會建議,燒錄軟體在燒錄頁面會有個可以勾選【進行資料比對的】的選項,那個最好是勾,這樣雖會讓整個燒錄時間拉長,但其實是自動化作業,在確保燒錄進光碟的資料是絕對成功的,甚至,我現在每片燒錄成功的藍光片,經過資料比對後也是成功的,但我還是會做一個複製到硬碟的動作,這一個複製完成,對我來說,完美了。
我會如此建議,是基於,我看多了硬碟的不穩定性,不只是自己本身的隨機壞掉的硬碟,處理過客戶硬碟隨機壞掉的才恐怖,而這教會我去尋找我本篇建議的資料保存方式。
雲端硬碟的部分,首先我沒歧視,但現實是有些國家所提供的免費空間,隨時想說停止營運時,你只能認賠。真要花錢的話,我只建議GOOGLE DRIVE & MICROSOFT ONEDRIVE,但我是C/P值的,燒光碟便宜到要命,所以我不會去花這條錢。

燒光碟只要不是買到爛片
用最低速燒
燒完比對
(我至少用三套軟體比對驗證)
多燒幾片
(我至少會選用2~3種不同品牌各燒一片)
保存良好
(不要曬太陽或接觸紫外線,最好保存在陰暗處,不要使用太差的棉套)
其實還算可靠
還有不能重複寫入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