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硬碟裡空氣的問題,據我所了解目前業界沒聽說有抽真空的,主要是因為磁頭是飛行在碟片上的。當磁碟轉動時,碟面的空氣會被帶動,當這一層高速運動的空氣碰上磁頭時,就會產生一層空氣潤滑層,把磁頭輕微地推離碟面。這時,磁頭就可以在碟面上飛馳而不會有摩擦的問題。因為有磁碟轉動而產生的相對運動,磁頭只要在碟面保持不動,便可以讀寫一條圓形的磁軌。而讀寫另一條磁軌時,只要往碟中心或邊緣移動一下便可以。
現代硬碟的轉速可達到每分鐘一萬轉,而磁頭就是要在這樣高速運動的碟面上,利用空氣流動所產生的浮力,與碟面保持大約20 奈米的間距(飛行高度)。 太高與太低的飛行高度也會直接影響讀寫訊號。或許大家可以從以下的比喻中,更了解這是甚麼樣的要求。假若將磁頭放大到好像波音747飛機般大小,當磁頭運作時,就好像747飛機在一毫米的飛行高度飛行一樣,而且飛機不能飛高或飛低0.3毫米。可以想像,要達到這樣的要求,飛機控制飛行高度的能力要十分之強,而地面亦需要十分平滑。
友網友提到WD的硬碟,其實WD友一陣子是有出以油膜取代空氣的作法,也就是在整個碟盤上塗滿油,磁頭也是浮在油膜上,不過現在有沒有用我就不知道。以前花了5000買了上面那一種技術的硬碟,沒多久就壞了,當時WD在台灣沒有分公司,送到新加坡修理花了6000。我那個時候人都沒有去過新加坡,結果我的硬碟先搭飛機去玩過了。XD
比如說flash是利用微小的電路開關來儲存訊號,那麼硬碟呢?
還有如此小的讀寫頭為什麼不會影響到附近的磁區,畢竟才差一點點距離,晃一下就歪了不是嗎?
感謝願意分享的大大,剛剛這篇也是我看了最久的一篇~
轉眼就10年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