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425heart wrote:掛掉就不能存取了但好處是原先資料還在硬碟裡換了記憶體模組就能救回來 它的演算法,應該是把經常用到的資料,放入 MLC ,以加速存取.若 MLC 掛掉了,換 MLC 模組就能救回來,這表示,該硬碟的存取機制,是常用到的資料 MLC 放一份,硬碟放一份,如此才能依您所說,救回來.倘若如此,MLC & 磁碟同步更新資料,如何能加速磁碟存取呢?
pn991225 wrote:同一顆硬碟互傳檔案本...(恕刪) 16GB大檔c to d 只剩下20~40MB/s用測試軟體測的數據是直接破200MB/s但複製檔案c to d or d to c太慢了
supermaxfight wrote:16GB大檔c to...(恕刪) 大檔案沒有人說一定會飆上去"複製" 檔案跟 "傳送" 檔案是完全不同的說而且長期傳檔下來,自然會一直衰退傳輸率坦白說這一串看下來,除了做測試的版主有認真外,幾乎都是不可考的言論實驗一下不就拆穿了!!1. 整顆不分割硬碟內複製Seagate 500GB = 46.7MHitachi 1TB = 50.4MWD 2TB = 18.1M2. 同顆硬碟分割內外圈複製Seagate 500G 外圈TO內圈 = 46.2MSeagate 500G 內圈TO外圈 = 59.9M3. 不同硬碟複製Hitach to Seagate = 84MSeagate to Hitach = 111MSeagate to WD = 53.5M實驗環境採用我其中一台電腦,直接採用WIN7傳輸數據,同一個南橋晶片,全部皆健康,控制在同樣的傳輸量(剩餘3.5G~3.7G)1. 整顆不分割硬碟內複製Seagate 500GB = 46.7MHitachi 1TB = 50.4MWD 2TB = 18.1M2. 同顆硬碟分割內外圈複製Seagate 500G 外圈TO內圈 = 46.2MSeagate 500G 內圈TO外圈 = 59.9M3. 不同硬碟複製Hitach to Seagate = 84MSeagate to Hitach = 111MSeagate to WD = 53.5M結論:整顆硬碟不分割複製是最慢的有分割後稍微快一點但不同硬碟最快內部轉當完全看機械式,自然慢我認為16GB傳到後面剩下40~20M算正常若Seagate 4TB的話只有5900轉算不錯了因為比對WD 2TB算快了!PS:跑完才發現其他使用者有登入開VMWARE,使用是Seagate的H槽,所以可能該碟表現可能略慢
supermaxfight wrote:16GB大檔c to...(恕刪) 這顆HD在標準測試項目中,當區塊大小設定為8MB時,硬碟的讀取效能最小值為60.4MB/s、最大值為212.9MB/s,平均值為164.2MB/s。若是同顆HD中由C to D,那速度就會在一半以下推測值:最小值為30.2MB/s、最大值為106.4B/s,平均值為82.1MB/s
supermaxfight wrote:希捷混合碟1TB,我...(恕刪) 同顆硬碟內做檔案複製 速度是除以2假設以讀200MB/s寫150MB/s為例必須先讀取再寫 讀取150MB 再寫入150MB(實際硬碟動作是小量讀取小量寫入 但是一秒內的能力還是約為讀200MB/s寫150MB/s)(由於寫入只有150 所以讀取一樣會只有150)時間為2秒 總寫入量150MB 寫入速度為150MB/2秒=75MB/s這是單顆硬碟運作的情況單科硬碟運作 通常不會有二分之一的速度 會再更低而你的分割情況(還是單顆) 可能使讀寫頭需要更多的工作時間而讓讀寫效率降到比上述一半再少還要更慢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