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求助!Seagate 1TB只有931GB

我的2TB只有1.81TB都處之泰然了
樓主又何必心慌慌呢
kkgo2 wrote:
我支持你,用 Ubuntu 系統看硬碟真的會是,貨真價實完整的"1TB"(1000MB),所以,偷掉你容量的是微軟作業系統,元兇要找對人。...(恕刪)


Ubuntu 這種標示方式是在害人,不管是Windows還是Ubuntu,電腦的世界就是2進位,不管是隨身碟還是CD/DVD/BD,甚至是網路多媒體檔案,標示的檔案大小都是以2進位方式在換算


用Ubuntu 的人就會發現,已經準備好1TB的檔案竟然裝不進去1TB的硬碟,這是誰的錯....

連這也在臭MS,我看你會臭不完,連Apple的MAC OS X,1tb的硬碟也是顯示930GB左右...

mis2677 wrote:
Ubuntu 這種標...(恕刪)


其實我覺得這已經可以告消保了,很久以前硬碟不大,廠商使用1000當成1024去計算
以一顆120GB的硬碟頂多損失個幾GB,但是現在一顆2TB的硬碟格式化後因為錯誤的公式誤差已經到達2百多GB了,這已經是一顆250GB的硬碟容量了。


這錯誤公式已經被大眾接受但是按照這樣發展下去,硬碟大到一定的地步損失的容量也會更可觀...
都2013年了,還有人在問這種問題,

砲吧砲吧!

留下繼續~~
壞了啦 送回原廠會被判人損 不給換
我好心一點新台幣200跟樓主收

以上做夢

這版面上應該有老鳥,懂的人,回答一下:

記得早期的硬碟,實際容量,會比標記容量,還要大一點,

例如: 40Mbyte HDD , 實際可用 43~46Mbyte,

不知從哪一代的硬碟開始有了這種現象.

alumic wrote:
這版面上應該有老鳥,...(恕刪)


我應該夠老吧...

我記的我的486配備的是540MB的硬碟,其實格式化後顯示容量為528mb

40MB的硬碟我也用過,我記得實際容量(十進位)有44mb之多,格式化後顯示容量為43mb(2進位)

alumic wrote:
記得早期的硬碟,實際容量,會比標記容量,還要大一點,

例如: 40Mbyte HDD , 實際可用 43~46Mbyte,

不知從哪一代的硬碟開始有了這種現象.


非老鳥,早期之所以空間沒佔這樣多,是因為硬碟定址的問題,

Fat, NTFS 的硬碟格式化,會劃出一些空間做硬碟空間定址,

硬碟空間越是大,定址 tables 也相對比較大,只是這些定址tables.,

一般情況是看不到,OS系統只回復還剩多少空間可以用,如此而己..

mis2677 wrote:
Ubuntu 這種標示方式是在害人,不管是Windows還是Ubuntu,電腦的世界就是2進位,不管是隨身碟還是CD/DVD/BD,甚至是網路多媒體檔案,標示的檔案大小都是以2進位方式在換算


用Ubuntu 的人就會發現,已經準備好1TB的檔案竟然裝不進去1TB的硬碟,這是誰的錯....

連這也在臭MS,我看你會臭不完,連Apple的MAC OS X,1tb的硬碟也是顯示930GB左右...


嗯...其實1K=1024是「積非成是」的問題.

什麼幾K幾K的, 指的是英文的Kilo = 1,000.

在電腦剛發明的時候, 因為什麼東西都很珍貴, 單位都很小.
2的10次方 = 1024算一個蠻大的數字了. 所以工程師覺得
1000也才多24而已, 就直接把它算成一千好了.

但是這2.4%的誤差經過實用單位一直以千倍為單位在成長之後,
誤差是愈放愈大了, 到1 Tera(萬億)來算, 誤差已經被放大到
快要7%了. 當初工程師的便宜行事到現在還合理嗎? 這要想一想.

如果我們講多少萬, 多少千, 還要分成你是在講電腦用還是一般用,
其實就不太合常理了. 只是錯久了就變成對的了, 也只好就這樣用
下去, 只是偶爾會有小小的誤會而已.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bluesystem wrote:
嗯...其實1K=1024是「積非成是」的問題.

什麼幾K幾K的, 指的是英文的Kilo = 1,000.


K 不是指 kilo., 是指物理單位的 10 的 3 次方,也就是千的單位.,

跟 kilo無關,此 K 非彼 K...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