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4 wrote:所以日前我們透過海外公司向Seagate直接下訂單200顆硬碟,上面的貼標日期寫著的是10月中 重點在於一般消費者根本不可能一次買200顆硬碟所以你們是....Seagate原廠→你公司消費者是Seagate原廠→→代理商→零售商→消費者懂嗎???中間程序也是要賺錢的
這次的硬碟漲得也太恐怖了,而且各種傳聞也很多,前兩天我終於忍不住了,就打了個電話給那好久沒見任職於某未受災硬碟商的高級行銷主管,就他所說歸納以下兩點1.他們出貨給台灣代理商價格漲了2成,但是數量只有以前一半,至於消費者端價格漲到2倍以上到底代理商零售商是誰賺得比較多,他就不便過問了.2.此次事件以他了解,估計要到明年6月以後才會恢復當然廠商出貨漲兩成,消費者端價格漲了2倍是太離譜了,不過必須還要考量到供貨減半這件事.假設以前一個月能賣100顆出去,現在只能有50顆給我賣,當然我不能每顆利潤還跟以前一樣,不然每個月獲利不就減半了,而且每賣出一顆通常還伴隨著其他零組件出去,載貨元減半的狀況下其他商品銷量必然也隨著減少了,所以終端漲幅必然超越廠商出貨的漲幅是可以理解的.至於漲多少是合理的,那就見仁見智了,畢竟每個商家各自狀況都不相同.其實我比較關心的是何時能回復正常,看過各種不同說法,也不知道到底放話的人到底以何為本,這次聽到是硬碟廠商所言,以跟他二十多年交情,應該不至於騙我,以他任職該公司20多年資歷經驗應該也還有一定的可信度,以上供各位參考.
dcluxx wrote:當然廠商出貨漲兩成,消費者端價格漲了2倍是太離譜了 還好吧,以 硬碟廠 - 地區經銷商 - 零售店家 - 消費者 四級來說 (這層級數已經很少了)例如原來各家 Mark-up 15% 毛利的話原 HDD 出廠價 $ 2,000 x 1.15 ^2 = $ 2,645現在每一家都多疊 20% 上去的話原 HDD 出廠價 $ 2,400 x 1.35 ^2 = $ 4,374大家手上可以拿出來賣的量都變少, 憑什麼硬碟廠出廠價可以多疊 20% 上去, 其他人就不能多疊上去?
我愛亞細亞 wrote:那現在是 ??這討論...(恕刪) 這不是消毒不消毒或是合理不合理, 而是一些人想要的對自己最方便對自己最好的的理想虛擬狀態, 和現實世界是不同的繼續闡述自己 理想中 怎樣樣會較好並不會改變現實, 一般消費者能作的, 就是買不買或去哪裏買而已如果只是一堆人在討論區抱怨廠商賺得太多, 並不會比譬如在影藝版聊一些藝人八卦更有生產力
linsh09 wrote:Hitachi 這麼...(恕刪) Hitachi沒有直接上線,所以那個故障率沒那樣準是可以計算除了他以外的,因為其他的都上線了,扣掉他才準確(H家的丟離線,每周運作累計最多50小時,單次最長不超過30小時)(以這樣去換算 H家的故障率不低唷...)從之前H家有丟上線的數據來看,故障率和Seagate相若至於黑藍綠...丟上線不到一個月就會被踢下線...所以不會用黑藍綠...基本的RAID支援都不到是RE4和RE SAS(各家SAS介面硬碟都還算耐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