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 我的天阿...
所有的回答竟然沒針對問題...
其實這應該是PATA 還是SATA的問題才對, P是Parallel 平行, S是Serial串聯,
叫PATA其實是SATA出來後, 給舊式ATA 的名稱, 藉以對SATA的一個相對比,
然而, ATA早期確實稱做IDE, 但後來應速度的增加, 而漸漸用ATA/33(Ultra-DMA)
ATA/66, ATA/100, ATA/133(只有Maxtor做, 因SATA的興起而讓 Maxtor不振)
雖然SATA 的推出是為了能將硬碟傳輸的瓶頸拿掉, 其實在實際上大部份時間, 仍是硬碟物理上的瓶頸, 並非界面...(指一條ATA/133的排線接一個硬碟情況下... 如果你還在ATA/133接兩個硬碟, 尤其是不同傳輸速度的硬碟, 你該打屁屁了)
另外, 非SATA 2的硬碟實際上也不適合做為熱抽取, 意指, 直接拔線, 並沒有用熱抽取盒的情形下, 其實, 有我也不敢試....
回歸正題, 如果用Intel 雙核的話, 確實應該用有NCQ的SATA,
未來沒打算添硬碟, 玩RAID, PATA 確實能省... 晚餐錢
D700, D80, D200, F100, 17-55/2.8, 70-200/2.8, 20/2.8, 35/2, 50/1.4, 18-13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