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2008年底...1GB硬碟不到3.5元

我去年12買的1TB硬碟
當時把檔案COPY過去也才2XXG左右
但是到昨天截止已用到5xXG了
可能年中就要再買一台來用了
gogmaog wrote:
好像除了硬碟,沒甚麼...(恕刪)



藍光現階段要普及…有些難

機體…便宜 7000元
空白片…便宜的 25G/199元

燒錄時間…
失敗率…
資料保存期…
可靠性…

讀取普及性…只有藍光機


磁帶機可能更難,之前有看過雜誌上各世代的礒帶介紹,
除非是企業、銀行大宗的。

個人倒是以為硬碟還是主流,但是介面可以發展更快、更多元一些,

因應未來 USB 3.0 等,SAS可更親民些,可以串接而不影響速度。

12Gbps 不知是怎樣的情況…

硬碟單位下降至3元以下時,就和一些高級空白片相當
雖然比人情片的 1G/1元 有段距離。

但除去燒錄時間、儲存的空間、檢索不易…等因素,
樓上的是備份三份,備份二份,或分散儲存,硬碟其實還是很可靠的。

唯一的缺點是什麼時候掛,不知道。

2010年 WD SATA II 2TB 20EARS 7200rpm/64M/環保省電/先進格式化硬碟技術, $3950


1GB只要1.9元

預言成真了!
結果近年來,
硬碟容量發展也趨緩,
結果到2010年中,
1GB還是要接近2元.
我的預言錯誤了.
觀察一段時間下來發現
硬碟 中皆硬碟 約每5年同價位 容量成長10倍

目前已經有3TB硬碟但市場能見度低(CP值極低)

以為基準
2TB 2010年6月份 約3900~4300元

2015年6月份 同價位可能買到 20TB

luther0911 wrote:
觀察一段時間下來發現
硬碟 中皆硬碟 約每5年同價位 容量成長10倍
目前已經有3TB硬碟但市場能見度低(CP值極低)
以為基準
2TB 2010年6月份 約3900~4300元
2015年6月份 同價位可能買到 20TB


光陰似箭 5年很快又過去了

這個討論串 從2008年開始驗證 一直還沒有實現

想必商人還真是聰明阿

2TB 2010年6月份 約3900~4300元

4TB 2015年9月份 約4850上下(WD)

看起來是以同價位5年2倍容量的速度減緩下來了

那我猜一下

8TB 2020年 約4550上下(WD)

嘿嘿
Microsoft.net wrote:
光陰似箭 5年很快又過去了
這個討論串 從2008年開始驗證 一直還沒有實現
想必商人還真是聰明阿
2TB 2010年6月份 約3900~4300元
4TB 2015年9月份 約4850上下(WD)
看起來是以同價位5年2倍容量的速度減緩下來了
那我猜一下
8TB 2020年 約4550上下(WD)
嘿嘿



風向改變了.
以前硬碟一直往高容量發展.現在消費者要的不是只有容量.
所以SSD的需求開始愈來愈高了.

所以我預估高容量硬碟需要往高穩定高安全性的NAS儲存碟方向發展才能繼續生存.
但也時日無多.50年後當你說到硬碟時.會有不少人以為你在說上個世紀的黑膠唱片.

到2020年.
10TB HDD 價格會落在 6500 左右
1TB SSD 價格會落在 3500 左右
SSD 讀寫速度將達到1G/s

到2030年.
HDD一般市面沒有在賣.大多數人只能WIKI電腦發展史或找中古電腦懷舊一下.
4TB SSD 價格會落在 5000 左右
SSD 讀寫速度將達到20G/s

到2040年.
任何PC.NB都將不提供硬碟更換設置.只有固定的256GB儲存OS及離線資料.
任何APP都透過家用、公司、學校的雲端工作站或NAS執行及儲存檔案.

到2050年.
所有RAM.ROM.CATCH.將完全合而為一.全內建在一顆CPU中.
私人架設NAS必須到資訊局登記才能連結外網.防止違法軟體或影片等數位資訊的流出.

以上純屬虛構.如有雷同.我不意外.

colastar wrote:
風向改變了.以前硬碟(恕刪)
2020結束了,1G單價已來到1元以下,8T及10T價格仍偏高,但意外的是1T M2 SSD 價格比預期中便宜,讀寫也比預期更快
再來預測2025
 
 
容量 價格 1T/元 1G/元
4T 2990 748 0.73
6T 4490 748 0.73
8T 5650 706 0.69
10T 8990 899 0.88
12T 10990 916 0.89
1T SSD 2850 2850 2.78
 
 
 
1T M2 價格
Micron Crucial 2999 2000 1700 5
intel 2999 1800 1800 5
sandisk 2988 2400 1950 5
ACER 2690 2400 1700 3
Microsoft.net wrote:
但意外的是1T M2 SSD 價格比預期中便宜,讀寫也比預期更快

意外的原因是你取樣的1TB m.2 SSD產品都不是主流規格,全是低階導向的產品。不是挑很爛的QLC SSD,就是偷料版的Dram-Less SSD。

如果你挑的是主流的SSD產品,跟傳統硬碟相比每容量價格差距會變大,這也表示SSD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還是整個市場完全走向劣質化,為了追求更低的每容量價格SSD採用更不耐用、讀寫性能更不可靠(完全依賴Cache機制)的QLC NAND、PLC NAND....

想想以後會很常出現裝滿10TB資料的PLC NAND SSD說掛就掛,資料完全無法救援,欲哭無淚的場景...
systemctl wrote:
意外的原因是你取樣的...(恕刪)

這討論串只討論容量
不然相同容量價差2~3倍
硬碟的劣質是相對的 重點是備份問題哈哈

這討論串從2008到2020
硬碟終於有了該有的進步
但5G以後我猜2025年應該是雲端速度可以達到跟桌機一樣的速度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