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又很麻煩的問題.學過管理科學.不想動腦的勿進

樓主說那麼多,結果不願動腦的是你自己...

硬碟的耗電量和售價,甚至每度電價網路上都查的到,

隨手一算就知道答案

而且討論問題就是要互動,問題的意思也要清楚,既不提出自己看法,

又不說明題意(誰知道大硬碟是幾G),這就是"態度"?
原來妨礙到技嘉在mobile01的"推廣"會被停權..哈~
這個問題前提假設就錯誤了
樓主假設:大硬碟一定比較貴,小硬碟便宜。

但市場的事實並非這樣子
要解說這種情況,首先你得了解硬碟組成原理
硬碟是由:多片碟片 + ( 磁頭、馬達、外殼) 組成

(磁頭、馬達、外殼),這一套的成本是「不變」的
不管是「大硬碟」,還是「小硬碟」,裡面都有一套:(磁頭、馬達、外殼)
唯一的差異是碟片數量,還有碟片的磁性物質密度

硬碟的功用,是為了用來儲存,也就是說,是買它的容量
它的價值就在於它的容量
至於省電,其實不管大小,耗電量都是一樣的,因為都是同一顆馬達

以目前市價為例,參考某購物網站
320GB,NT$ 1,988,換算每 GB 6.2元
500GB,NT$ 2,588,換算每 GB 5.1元
1500GB,NT$7,488,換算每 GB 4.9元

所以事實上,大硬碟反而比較便宜!
其中 320G 和 500G,每GB價差有 1.1元最大,所以最佳購買是 500GB。

但也有例外的,上面的計算都是基於磁頭、馬達、機板一樣的硬碟去比較
市面上也有 萬轉(10,000RPM) 硬碟
這種高速馬達的硬碟就比較特殊,它的售價相對 7,200 RPM 的硬碟來講,貴了 2倍有餘
此外也有 SAS(新一代 SCSI)介面的硬碟,由於內建 RISC 處理器,更是貴到翻
省電方面來講,最近也有出省電型的硬碟,應用一些技術讓硬碟更省電,不過價錢也稍微比較貴

總之,如果要用數學(管理科學?)去計算,變數絕對不只 n 和 r 兩個。

另外,硬碟主要的耗電元件是馬達
不管容量大小,馬達都是同一顆,也都是 7200轉,所以耗電量是一樣的。

500GB X 3顆,就有 3顆馬達在吃電
不如買一顆 1.5TB 的,同樣容量,但只有一顆馬達吃電
大容量省電的說法,是這麼來的。

不過這個風險也比較大,因為硬碟一壞,損失的就是 1.5TB 資料
500GB 壞一顆,損 500GB 而已
這就要看預計存放的資料重不重要了
影片(A光)之類不重要的資料,當然用 1.5TB 的
重要的資料,則買 500GB X3 組 RAID 5
要便宜就選擇一顆大硬碟, 要效能就多顆小硬碟.
Je te donnerai un bon nombre de bonheur.
不知為何有人會認為我只是把問題丟給丟給別人算呢?道底是從哪種出發點想的
既然是討論就一定會有人先丟問題?會認為我把問題丟給別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我蠻好奇
為了避免口水戰希望不要回我.當我是白痴吧

既然想知道需求那我就說是為了裝影片.NBA新球季開打我想把喜歡的例行賽轉播存起來因為之前存爆了
而我希望先考慮划算再考慮預算的問題

當然我得說我得表達可能不好.我不可能問題的假設設的相當好所以才發表.希望大家提出我還未想到的部分來做改進.
畢竟要拿捏現實比算課本上的題目困難

至於使用實時間的假設應該如何設比較實際有誰能提出來嗎?我個人認為設在保固期間就夠了
我對於大硬碟的定義:目前上市中最大的硬碟(都是3.5吋的)
小硬碟的定義:每塊能買到最多容量的硬碟
或你覺得我考慮的不夠周延也歡迎提出

想感謝fedora.我的意思是1.5t的每單位售價是比320g便宜.但若在固定時間內去做攤平.仍然是不划算嗎?
要是再加上還要考慮省電型的硬碟做比較情況可能更麻煩

當然我知道這問題可以從很多出發點做購買上的討論.但我想還是只在採購的角度上討論就好了
買一顆大大的硬碟就好了.

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管理硬碟,
反正備份用別的東西備份就好了.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目前適合購買就是500G和640G 且G數不小

WD 640G 才2200 約3.43
希捷 1.5T 7200 約 4.8

所以要正確比價

麻煩去找最便宜且買的到的價格
不要買貴

不然怎樣算 都是白搭
make a wish
歹勢~偶沒學過什麼管理學,攤銷之類的啦.

不過偶看樓主你說要拿來裝影片,阿裝這些影片能賺錢嗎?

如果不能的話,那又怎麼攤銷成本?

因為不管是電費多還是少,硬碟大還是小,錢好像都是我們要出耶!

當然你買硬碟是為了存東西
以我個人為例,佔用容量最多的就是A片、連續劇(美劇、日劇、韓劇)
偶而也會錄電視節目,因為是錄數位高清的,一個小時約要吃掉 1~2GB
500GB 都不夠塞...

那麼不夠塞的情況,只有兩種選擇:
1.再買一顆 500GB 來塞。但是,每顆硬碟的耗電量約是 20W。
2.換成 1TB 或 1.5TB 的硬碟。舊的拔掉,移作它用。

耗電量是可以計算的,有儀器可以偵測
普通的 3.5" 硬碟(非省電型),一顆約吃 20W
兩顆吃 40W,依此類推,主機裝愈多顆,吃愈多電。

2.5" 比較省電,約 5~10W,不過 2.5" 換算單位GB成本,比 3.5" 昂貴非常多。

通常買硬碟的考量,並不是誰划算,而是你到底需要多少容量
一次買足,不要小容量硬碟一直買,因為那很耗電

而且你就是有存東西的需求
總不可能說:硬碟容量不足了,就開始刪
比如說這套連續劇比較不好看,或這個AV女優比較不漂亮,就刪掉
不刪的話,沒辦法騰出空間,來存新的東西啊
不過個人經驗,這個以後都是會後悔的,某天突然想看了,才發現已經刪掉了...

DVD 備份非常不建議
雖然 DVD 一片有 4GB,約 12元,換算每GB 3元
但是 DVD片容易壞,放久了讀不到,燒錄又浪費時間
什麼保用50年都是唬爛,放個幾年就讀不太到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DVD 片要抽換,麻煩,看個片還在哪裡換來換去,換到都沒心情看了
另外光碟讀取速度也不快,快轉或指定位置時,延遲很嚴重
新一代的藍光片有 2X GB 的樣子,只不過問題是太貴了,不如用磁碟陣列來存


另外你可能會想說:
多一顆 20W,以一天使用 10小時計算
一個月電費也不過: 20w x 10h x 30d /1000 x 3.4元 = 20元,一年也才 240 元
多顆硬碟,彈性較大,且可以組 RAID 0 加速,貌似好處比較多?

但是這沒有考慮到「熱效應」
首先電腦供應電源的,是一個叫做 PSU 的設備
硬碟愈多,你的 POWER 就要愈好,不然會不足瓦
不足瓦電腦就不穩定,容易當機

再來當 power 負載高時,產生的熱量就大,房間溫度會上升,浪費空調費用
同理可證,硬碟本身也是熱源,主機內溫度會升高,影響散熱
整個散熱系統都必須升級才能應付這個熱量,比如加裝機殼風扇之類的
如果散熱不升級,機殼內溫度太高,硬碟有可能提早壽終正寢
保固期內可以免費維修或換良品是沒錯,但是裡面資料是不賠的

然後現在風扇都是溫控的,溫度升高意味著什麼呢?
答案就是風扇轉速會提高,會變吵,製造噪音,魔音傳腦
更別提硬碟本身就有低頻噪音,愈多顆愈吵

咩咩羊 wrote:
歹勢~偶沒學過什麼管...(恕刪)

我是攤銷零用錢啦
其實我覺得把預算說明清楚就很容易知道最優的產品為何
我不存影片連20 G都塞不滿
呵呵
只有買40G的隨身硬碟備份就夠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