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希捷品質有這麼差嗎??我都向朋友推薦希捷耶=.=a今年5月我才入手一顆希捷500G捏!!不過我是買企業版的~因為考慮到我都24小時全天候不關機的~所以就想說買企業版比較耐用~到目前為止沒有壞軌~運作正常!!最近才在考慮再入手一顆的~結果竟看到如此負面的消息
downtodo wrote:因為硬碟壞過,所以後...(恕刪) 硬碟消耗品 哪種版本 對我來說 真的沒啥意義容量大 便宜 和 效能 應該比較讓人在意 人運氣差 管你哪種版本還不是照掛 .....那些多出來的預算 幾顆累積下來 應該可以 買更大的.......硬碟好壞看運氣 哪種版本 要死不死都是命..看下面這篇巴企業級硬碟也不過如此?
我前幾天才買一顆 Seagate 500GB/SATAII/32MB 7200.11 的當外接碟用還使用凡達克的傳輸方塊的傳輸座 (就像任天堂那種插卡帶方式的外接座)那我不是也要保佑我那顆硬碟可以活的長長久久?更之前也是同樣買 Seagate 500GB/SATAII/32MB & MAxtor 500GB/SATAII/32MB也是當外接硬碟用 .....(前者裝外接盒, 透過 IEEE1394 傳輸, 後者裝 NAS, 透過網路傳輸)目前很少關電, 還是活的好好的...我手邊的硬碟一半以上都是 Seagate 的啊 .....還都不是企業版的
我的也是500GST3500320AS六月底到現在…幾乎都是開著的總開機時間己接近3000小時因為是裝在NAS上(Synology DS-108j)還OK啦,沒出啥問題常用NAS內建的SMART檢測…沒事~不過重要資料…還是勤做備份吧
其實高密度、低成本的硬碟時代,每一家都有不良率的困擾。現在就看誰可以在這個微利生存下去。這個要解決必須進入硬碟的工程模式。類似設定router的終端機模式。可以進入硬碟基本的控制核心去修改故障點。要自己搞是很困難。不過每家硬碟的問題都不一樣,工程模式也不同。原理大家都一樣但是巧妙變化各有不同.
panasony wrote:小弟的資料碟也是這顆,一個禮拜備份一次,平時就要做好備份啦! 那我可能一個禮拜得買一顆硬碟.....因為動輒 10 幾 GB 的檔案 (單一檔案)...塞一塞就滿了 因為是錄電視節目, 所以容量比較大.....
伯爵紅茶 wrote:其實高密度、低成本的...(恕刪) 是喔...感覺挺費工的,現在也只能祈求"傳承科技"能幫我救回來了不過這家還不錯檢測不用錢,救得回來才告知費用,看我要不要修...比起其他家檢測要收費500~1000不等,救資料3000↑UP平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