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孔是用來上蓋組裝後調整內部機件 跟寫入磁軌資料用的這是看網頁講的.......但是我一時找不到那個網頁...現在的硬碟...上面都會有透氣孔 就如同前面大大照片所示但是那個透氣孔的構造並不簡單.並不是一個洞而已 裡面會有一些過濾設備 就像墨水莢的那種透氣孔一樣有空我再照像給各位看硬碟裡面是有空氣的!!!不是真空!!!不然磁頭是不能在磁碟表面上工作的
我倒是很好奇~如果沒有空氣,磁頭要怎樣在碟盤上方飛行?硬碟內部一般是『微真空』,接近真空。那片鋁箔往那凹充其量只表示硬碟內部氣壓小於大氣壓,並不代表內部是真空。所以還是請發表『真空飛行』的那位大大來幫大家釋疑一下吧,這應該是種新理論吧,我還真的很好奇。
以上各位大大說的都是傳說。那個孔的用途是Servo track 寫入孔硬碟裡面只是無塵。現在硬碟並非密封,絕大部分的硬碟都設計有透氣孔做氣壓壓力平衡,硬碟內部有空氣濾網(過濾膜)、有些還有除濕包。硬碟組裝好之後,需要寫入定位資料。servo track 確認後,開始會進行硬碟工廠初始化動作。初始化之後開始進行工廠級format 把劣化壞軌挑進去缺陷區中。hch3duserv2 wrote:硬碟內也不是真空 裡面是有空氣的 jeffery@ wrote:硬碟裡面是有空氣的!!!不是真空!!! 只有這兩個是是正確!PS:最近會出現一本介紹硬碟的書有機會再說
sky_wind wrote:HDD各廠牌不一......有些真空.....有些沒有.....但沒有透氣孔設計的......灰塵會嚴重損害 HDD....也不是所有的HDD讀寫頭都需要靠空氣飛行.....那是很早前的設計了..... 這是你學來的還是你想來的? 如果是你學來的可以提供一些資料來源嗎?sky_wind wrote:以 WD的 1TB為列....裡面有六片碟...七個讀寫臂.....基本上....你不抽真空的話.....碟盤及讀寫臂高速移動下會製造亂流.....磁頭跟碟片 KISS的機會你說有多大? 我猜抽真空的話磁頭跟碟片 KISS的機會是100%
同意 robert258 的說法,之前為學維修, 拆過一大箱硬碟了,蓋子在打開時都沒有感覺有空氣會被吸進裡頭 ...除了 Servo 口外, 圓形貼紙貼住的通常是螺絲,而螺絲的規格差不多不是內六角的就是內星形的,除了固定外殼外, 其他就是固定讀寫頭和碟盤轉動馬達等等的 ...以下引用張廣斌的文章 ...通氣孔:(HDA並非密封的金屬盒子,因為磁頭在真空環境下飛不起來,但同時也沒有填充惰性氣體的必要--潔淨的空氣就可以;HDA也不能是密封的金屬盒子,因為內外的氣壓要保持平衡,無論內部工作時的溫度有多高。這樣一來,通氣孔和過濾組件就是HDA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了。)Servo 口:伺服信號必須在HDA裝配好且碟片處於運轉狀態時寫入--預先寫入伺服信號的做法對裝配精度的要求實在太高了(多張碟片更是如此)。由於硬碟驅動器的磁頭只能讀出而不能寫入伺服信號,因此要使用伺服道寫入機(Servo Track Writers,STW)從Servo口(如圖三個天窗)下手。基座靠近磁頭一側正對主軸的位置有一個長圓形(或圓形)視窗,STW的寫入臂就從這裏伸進去工作。出於強度等考慮這個視窗的高度(或直徑)不能太大,因此向最上/下的碟片表面寫入伺服信號的工作要通過頂蓋和基座底部遙相呼應的兩個弧形視窗進行。碟片數越多,側面寫入的難度也就越大。寫入伺服信號的過程與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低級格式化(即用戶已不能自行"真正的低格"了),所用的時間也像格式化一樣隨容量增長--不同之處在於是單碟容量(磁軌數目)而非整個硬碟驅動器的容量。HDA從STW中取出之後,用膠紙封上Servo口後無塵室內的操作就算結束了。封Servo口的膠紙很容易被揭下或破壞,從而影響HDA內部的密封,因此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