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sata介面的硬碟會取代IDE介面的嗎???

jms159 wrote:
不過2.5吋的我還是會買ide介面的
因為當隨身硬碟還是ide的好


不對!隨身硬碟要E-sata 才好!
因為USB轉IDE通常速度在控制IC速度已經被拉下來了
SATA有排線細的優點
即使裝很多顆也不用擔心機殼內對流的問題
而且好插好拔
很多新的主機板 都只有一組IDE
是給光碟機用的
硬碟就只能用SATA
不過光碟機早晚會全面使用SATA

用SATA還有一個好處:不用調JUMP
對一些不太懂電腦的人 要叫他們設JUMP要教很久

至於速度 兩種介面的差異或許不值得太在意
其實差異不大
跟有沒打電動也沒關係

升級電腦沿用舊的硬碟時
記得看有幾組IDE
現在新電腦都是用SATA的HD
如果今天老闆沒告知你直接用舊的IDE
等後來消費者發現了.又要說店家黑心了
SATA已經在取代IDE的位置了

SATA好處在傳輸速度快, 還有對一般使用者而言容易安裝(不必去考慮 master/slave 的jumper問題)
我DVD燒錄機也是用SATA介面的(ASUS)

如果主機板沒有SATA又不想花那麼多錢來升級電腦(換了主機板, 可能也要新的CPU/RAM $$$!!!)
我建議買個SATA CONTROLLER (PCI卡)來用 (SILICON IMAGE 這牌子不錯)
這樣也可以用那些使用SATA介面的硬碟及燒錄機

Eigen wrote:
組全新的,我大都會全...(恕刪)


現在很多機器支援外皆USB軟碟機,或者是用USB flash drive也可以模擬成FD
Miracles are things we make for ourselves. Here, and now
SATA也不是那麼完美的
最近我的兩條SATA線陸續掛點
還是不同廠牌的線
其中一條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但是交叉比對發現是線掛點了
(外面是藍色透明塑膠包覆的那種)
另一條是接頭框框細的那一邊脆裂
所以記得溫柔對待SATA線呀
(IDE用慣了都直接硬拔 )
mir wrote:
SATA也不是那麼完...(恕刪)

呵呵,這個就小弟個人而言,IDE只贏在排線比較耐拉,
想想IDE的排線能切片、切細狀(就是把線撕開)還可以用,那個接頭也不是一般的大,
相對的SATA之後就不習慣線太細,很怕拔斷或壓壞..
但是就速度跟趨勢來說,SATA取代IDE似乎已成定局...看現在的新主機板就知道了,有的連IDE都不見了
亂入一下
那IDE 燒錄器會在短期內淘汰嘛?
今天剛買了顆SATAII硬碟,價格還蠻滿意的$2600,

是希捷ST3320620AS,320GB,16M 7200.10

剛好板子是K8NS,有IDE又支援SATA

ST380013A C:\


ST3320620AS D:\


小測一下,真的比較快一些。
太好了,改在01教召30天......
dede4105 wrote:
我家有2台電腦(一台...(恕刪)

奇怪,怎麼現在會問這個問題呢??硬碟不早就是sata的天下了嗎??
3年前,是有很多人出來問這個問題沒錯,但sata目前早就主流了,組新機當然是要用sata阿。況且現在IDE也沒有比較便宜,為什麼一定要買IDE。如果真的覺得不想跟廠商走的話,你還是可以買IDE阿,只是說到時候,不要後悔就好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