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人知 wrote:以上觀念是錯的, 實情是:
Raid 1 可以看成硬碟的 ghost,
沒有換晶片組就不行這件事吧0.0 ...(恕刪)
RAID 晶片會在每一顆硬碟上面加上自己的標記, 以便識別, 所以會有廠牌型號的差別, 互不相認.
不信可以這樣試:
1. 把兩顆從未做過 RAID 的硬碟接上去, BIOS 會顯示成兩顆獨立的硬碟. (這段是廢話....)
2. 但若將已做過 RAID 的兩顆硬碟拔出來, 再插回去一顆, 此時 BIOS 會顯示: 有 RAID, 但少一顆.
3. 現在, 如果將一顆全新硬碟插進去成第二顆, BIOS 將完全不認得她, 也不會拿它來複寫, 除非你手動設定一次.
4. 可是, 若將當初做成 RAID 的那顆硬碟, 插進去當第二顆, BIOS 就會立刻認得, 並恢復 RAID 複寫.
如果當初 BIOS 沒有寫標記進去, 他怎麼能夠認得出: 哪顆硬碟是當初做過的 RAID? 哪顆不是原先的 RAID?
既然會寫標記, 就會有廠牌型號的差別.....
~~ 新願資本-臺醫壹號創投基金-普通合夥人 ~~
以RAID1來說,很多人以為把RAID1單顆硬碟拆出來,裝上USB外接盒就可以當成單顆硬碟使用以救援資料,但能用是運氣好,運氣不好還會毀掉資料!
首先建立一個觀念,多數的RAID控制卡會在硬碟上預留一點空間,儲存RAID的參數。這也是當你RAID卡壞掉時,買同一型號的RAID卡換上去,接上同樣的硬碟就能直接抓到RAID設定的原因。同樣的道理,Intel晶片組ICHxR所建的RAID,所有硬碟拆下來接到別張Intel晶片組主機板也多半能直接使用。另外一種狀況就是拆機器時,不小心弄亂了硬碟的順序,這應該也難不倒現代的RAID,因為設定是寫在硬碟上面。
另外一個預留空間的原因是怕你買不到同樣大小的硬碟,比如說原本使用298.2GB的硬碟建立RAID1,若硬碟固障要更換時,市面上容量相似的硬碟只剩下298.1GB的,為了那0.1GB,就只能改買大一級400GB的硬碟。若RAID卡當初捨去尾巴不足1GB的部份,甚至捨去更多,就比較不會有這種問題。
造成RAID1無法直接搬移到別張界面卡,或無法直接拆出來當單顆使用的原因,除了每個廠牌在硬碟上儲存設定/資料的格式不同外,還有就是遇留空間的大小和位置也不一樣。
舉例來說,非RAID使用(ex: 普通內接或USB外接)一般不會預留空間,也就是硬碟上所有空間作業系統都看得到。I牌晶片組RAID預留在後方,而M牌RAID晶片預留在前方,預留的空間對於作業系統來說是不存在的。
假設預留空間都是1GB好了。在M牌晶片上建好的RAID1的其中一顆硬碟,拆出來接到USB外接盒,Windows會告訴你這顆硬碟還未分割。因為接在M牌晶片上建立分割時,作業系統看不到最前面1GB被預留的空間,MBR是寫在硬碟實體空間1GB的位置。當把RAID1的其中一棵硬拆出來接到USB上,作業系統在0GB的地方看不到MBR,就告訴你沒有分割。(簡單的說,MBR就是告訴作業系統,分割區的位置)
作業系統告知硬碟還未分割算是小事,找個救援軟體打撈一下就能把資料完整撈出來。運氣差一點,若那顆硬碟在接到M牌晶片前有在別的地方使用過,在0GB有舊的MBR沒被清掉,那改接到USB外接盒時,作業系統會抓到在0GB處的舊MBR,而非在1GB處正確的MBR,若作業系統在USB外接盒接上去的過程中亂寫一些資料,就會造成真正的資料 (對應到1GB處的MBR) 被破壞掉。
另外一種會造成問題的狀況是預留空間不一樣。假設I牌RAID晶片預留1GB在後方,X牌RAID晶片預留2GB。所以同樣是300GB的硬碟組RAID1,在I牌下變成299GB,在X牌下變成298GB。先在I牌下建好RAID1並建立分割區,分割區的大小是299GB,若移到X牌下還是能被辨識為RAID1,表面上看起來能用,但作業系統讀寫到299GB的地方就會出問題,因為接在X牌下時對作業系統來說第299GB是不存在的。
前三段敘述的劇情,我通通遇到過。當然,資料已經先備份,都是抱著實驗的想法去玩玩而已。我唯一敢這樣移動的RAID,只有ICHxR之間移動,不過還是會儘量把重要資料先備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