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了一下目前市面硬碟價格:

● 平均 1TB 價錢來說,是 3TB 最划算,2TB 次之,1TB 最不划算。
● 考慮到 RAID-0 並沒有容錯機制,如果以後硬碟健康度下降,需要儘快買新硬碟把資料備份出來。而市面目前最大只有 4TB 單顆。
● 2TB 兩顆(總容量 4TB),比 4TB 單顆,還便宜一點。
綜合以上考量:
所以決定採用 2TB * 2 顆來組 RAID-0。
謎之聲:其實是口袋銀兩沒有那麼多啦。

進入正題:
手機拍的簡單開箱圖片(畫質差傷眼請見諒,隨便看看)


※ 一定要有的疊疊樂

選擇 TOSHIBA 是因為之前有買過一顆 3TB 的,用的感覺還不錯。低溫、速度快。

現在單碟 1TB 的硬碟真的很快,單顆就有 150~180MB/s 的速度
組成 RAID-0,速度如上圖
註:4K 隨機讀寫的速度,沒法經由 RAID 來加速。RAID 只能加快連續讀寫的速度。
可與單顆 SSD 的速度比較看看:


上圖:M5S 單顆的速度
比較可以發現,連續讀寫方面,相差不遠。
硬碟 RAID-0 寫入速度,甚至比單顆 SSD 還快。
(視 SSD 種類而定,與 M5S 相比是比較快)
心得:
這還只是「2顆」 硬碟 組 RAID-0 而已
可以想像若有 3顆、4顆、5顆.....組出來的速度嗎?
肯定遠遠超越單顆 SSD 了(僅連續讀寫的部份)
*************************************************
如何建立 RAID 磁碟陣列:
至於組 RAID 會不會很複雜?
如果主機板不支援組那麼多數量,怎麼辦?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去用主機板的,或者用磁碟陣列卡什麼的,自找麻煩。
作業系統本身就有支援「軟體 RAID」(Soft RAID)
輕鬆又愜意,設定僅需 10秒內搞定。而且相容度、穩定性最高。

一開始插入空白硬碟,Windows 會要求分割和格式化
選擇:
GPT 分割系統
然後把每顆新空白硬碟轉為:動態磁碟
對準其中一顆空白硬碟,分割為 等量 (RAID-0)磁區
就搞定了,其餘的硬碟,組成陣列時會一併格式化
如果要組 RAID-5,分割時則選 RAID-5 的
Win7 / Win8 有內建支援 RAID-5 軟體RAID。
XP 預設只支援 RAID-0、1,需要破解,才能支援 RAID-5。
******************************************
關於 RAID 的種類:
RAID-5 比較好(最少需3顆,最大無限制),有容錯機制。允許可以同時有一顆硬碟損壞,抽出換新的,可以重建修復陣列,恢復陣列健康度。
RAID-0 沒有容錯,壞一顆整個陣列資料全毀。
RAID-5 和 RAID-0 都沒有顆數限制,唯一限制是主機板上 SATA槽 數量。
每多一顆硬碟,平均速度可增加 0.7~0.9 倍。
會比買 SSD 大容量來的划算。
當然硬碟 RAID 無論怎麼組,4K 隨機讀寫速度也無法增加,不可能與 SSD 相提並論。
但對於需要連續讀寫大檔的情況,非常有幫助。比如影片剪接,映像檔載入、掛載....之類的。
這類的用途,因為需要龐大的儲存空間,買 SSD 來用,經濟上是會有矛盾衝突的。
我個人選擇 RAID-0 是經濟方面的限制。
建議口袋充裕的話,可以用 3TB 硬碟 組 RAID-5, 4顆 或 5顆,比較理想。
而且 RAID-5 有容錯機制,健康度出現警告時,不用全部資料拷貝,僅需把有問題那顆硬碟抽換掉,重建即可恢復健康度。
Windows 的 軟體 RAID,若不熟悉,或會怕,擔心它的可靠性。建議可用 VirtualBox 虛擬機,先去模擬一遍:抽出舊硬碟,加載新硬碟,那個過程。增加、移除 虛擬硬碟檔 即可。重建也非常方便,沒有困難性可言。滑鼠點一點而已。
模擬過後,就會對操作方法,和它的可靠性,有新的了解。
註:windows 的軟體 RAID,只能用於 資料碟,無法用於系統碟。好像也有方法可以用在系統碟,但不建議。用於系統碟,風險太大。只用在資料碟的話,安全可靠。
總結:
單碟 1TB 的硬碟,速度真不是蓋的。組成 RAID 就更強大了。容量經濟實惠。
若有大容量的需求,且又想要速度快,RAID 就是窮人的救星。可以考慮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