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為什麼不出內建RAID的傳統硬碟?

現在單碟都1TB了,為什麼廠商不直接做一個內建RAID 0,或是RAID 1的硬碟呢?
2012-01-29 19:4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RAID 傳統硬碟
子彈打中毛 wrote:
現在單碟都1TB了,...(恕刪)


硬碟內部某方面來說已經是RAID0,資料都散布在各碟片外圈,然後同時往內圈讀取。 另外,馬達和機板只有一組,如何做RAID1? 如果一台硬要塞兩組那跟買兩台有何差異?

phuang3 wrote:
硬碟內部某方面來說已...(恕刪)


買兩顆,還要搭配陣列卡,不然就是要用韌體或軟體的方式達成.
實在是不想這樣回答
但樓主知道RAID到底是什麼東西嗎?
還是樓主想買的是Storage而非HD?
樓主的意思應該是


既然兩顆硬碟作RAID 0
效能可以近似2倍


為何不在硬體上面
製作擁有2備效能的硬體
相當於兩顆硬碟做在一起
想想看
一般硬碟讀寫破200M



這個我有想過
該怎麼做
就是主軸共用
但是硬碟讀寫臂分開
例如要兩倍效能,就做兩組讀寫臂



事實上
不需要這樣做
因為無論效能如何
該用就得用
而且周邊都可以搭
沒必要燒這一條錢
在說SSD卡在前面了
再怎麼做都不會比SSD快

yungtechen wrote:
樓主的意思應該是
既然兩顆硬碟作RAID 0
效能可以近似2倍
這個我有想過
該怎麼做
就是主軸共用
但是硬碟讀寫臂分開


要效能的話,
直接去買個 10000RPM ~ 150000RPM 高效能 HDD, 或是 SSD 較快
或是價格上接受度再高一點, 走更上面的 Server 用系統

要平價的價格能買到的效能, 當然只能用平價的架構規格及用料和產品線來作
量產廉價小車沒人要放 V6 V8 氣缸還加渦輪和機械增壓, 還送個 DSG 在上面

http://www.harddrivebenchmark.net/high_end_drives.html

讀寫臂總成算是成本最高的東西, 還要 Cram 兩個在裏面的干擾和空間限制

只是想提高效能的話,能做的方法很多,而且比內建簡單,成本又便宜

SSD,或混合硬碟,或找i-ram 來裝都比單顆內建來得理想.
子彈打中毛 wrote:
現在單碟都1TB了,為什麼廠商不直接做一個內建RAID 0,或是RAID 1的硬碟呢?
內部碟片使用都是陣列0的模式 單碟1T
雙碟陣列0變成2T

至於雙碟片使用陣列1還是1T 那就更不可能了
碟片旋轉的馬達一定是共用 壞掉雙碟片一起停 讀寫失效
同組讀寫臂壞掉 讀寫失效
反倒碟片損壞還不容易
總之硬碟一壞 內部陣列1也沒用 資料通通讀不出來

陣列1要求的是實體兩顆硬碟 以兩顆硬碟的損壞差異當做保險(不會同時壞)
當一顆硬碟發生問題 還可藉由另一份完整資料救援
要求更高的還會有多硬碟陣列(可容忍更多硬碟壞掉 仍保有資料完整性)+異地備援(不放在同區域 如斷電導致公司伺服器資料損毀 放在別處伺服器託管的資料仍舊完整)
用多重備份去做保險


至於想用什麼單硬碟容積搞出雙碟片雙讀寫臂雙SATA埠
那也要看單讀寫臂速度達到多少 符不符合效益
以現在而言單讀寫臂至少要達到有100MB/s 雙碟才能突破SATA I達到SATA II的能力
其他問題會更複雜 如
一顆硬碟用掉兩個SATA埠
主機板要有陣列功能 不然會產生很多小硬碟
硬碟裝兩組讀寫臂增加的難度與成本 像是兩組不同步的讀寫臂怎樣調整到都能飄在同一平面上
硬碟內部頻寬要加倍到能應付兩組SATA埠的能力 晶片零件重新研發佈局
這些問題都不容易解決
尤其是陣列模式 這不是隨插即用的模式 需要使用者改變主機板BIOS設定才能用
這讓主機板廠與使用者兩方都會產生很大的問題
                              彈幕濃!
這樣硬碟可能要兩倍大了XD~一顆抵兩顆XD~
嗯...好問題.

再等10年...技術突破到可以放兩組馬達在HDD上,可能就可以.

不過呢....到那時後,我想SSD也已經取代HDD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