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這樣說?
因為台灣代理商的報價實在很可怕
所以日前我們透過海外公司向Seagate直接下訂單
200顆硬碟,上面的貼標日期寫著的是10月中
生產日期是9月中
而且價格也比暑假上漲不到3美元/顆
如果說今天是WD或是Toshiba的硬碟漲價我還可以理解
畢竟泰國是他們的主要生產基地
可是淹水是從暑假到現在的事 廠商也不是沒有半點應變措施
如果說馬達短缺我也同意 因為主產能在那邊
可是要說完全斷貨我絕對不同意 因為手上這批硬碟正是泰國廠的
至於WD的貨因為都被組裝廠優先取走了 一般零售沒有貨不意外
偏偏問題點在這裡,台灣事根本買不到這兩大廠的零售硬碟的!
台灣市售的零售硬碟全部都是整批出給代理商的
((零售的型號會比原硬碟多幾碼,還是生產商的盒裝,上面無代理商訊息,膠封
這種硬碟的保固非但和零售的不完全一樣
進口商甚至可以故意把這些硬碟買斷不讓客戶可以自己RMA
還可以省錢....
而硬碟進貨時的價格很複雜 因為牽涉到保固的不同
一年兩年三年五年 如果轉售的話買者能不能自己RMA
全部都反映在進貨價上面 甚至還有完全沒有任何保固
除了新品一開始過不了電的期限內可以換否則之後連更換都不行的價格也有
我這邊很少在用WD硬碟的
但是我每次進貨都要被數落一翻
((公司機房不用係因為 故障率 效能 玩文字遊戲
可是我們也跟廠商要過報價
上面也註明了不保證出貨時間
但是價格卻沒有因此增加那麼多
如果說店家針對WD的硬碟漲價我沒話說
但是其他的硬碟漲價根本說不過去,完全是有人在背後操弄
然後另外一大廠商看某家漲價了才一直跟進....
=================================
我所謂的WD故障率可能只是我手邊的不完整統計
純粹根據我這邊經手的硬碟得到的結論
以下是數據:(20100101-20111101)
進貨比: Seagate 50% WD 21% Hitachi 20% 其他 9%(共1874)
故障比: Seagate 27% WD 66% Hitachi 2% 其他 5%(共193)
(以第一次故障後完全無法救援的做為登錄,救援商判定可讀資料的不再此列)
不然哪來這麼多人情願買小容量SSD
也不願意買那翻倍的500G...
商人賺錢天經地義
不過像現在這種吃相實在太難看了
還是老話一句 沒有急用的就別買
時間過去自然會降價
3千賣得出去 我降回1200幹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