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管理層在公司2025年第三季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雖然其18A工藝的進展可預測,且良率尚可,這使得公司能夠開始加速生產代號為Panther Lake的酷睿Ultra 300系列處理器。然而,由於良率相對較低,18A處理器的產能提升將會較為緩慢,且英特爾不會快速擴大18A製程的產能。目前,從商業角度來看,18A製程的良率尚不理想。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表示:“英特爾 18A 處理器的研發正在穩步推進,我們預計將在今年將 Panther Lake 推向市場。18A 處理器的良率正在以可預測的速度提升,位於亞利桑那州、專門用於大批量生產的 Fab 52 工廠現已全面投入運營。”
英特爾的 18A 製程技術是該公司首個採用 RibbonFET環柵 (GAA) 電晶體並支援 PowerVia 背面供電的量產節點。英特爾將採用 18A 製程技術生產面向消費級 PC 的 Panther Lake 處理器,隨後用於資料中心的 Xeon 6+ “Clearwater Forest”和“Diamond Rapids”處理器,以及針對發燒友市場的 Nova Lake CPU。
18A匝道速度將比計劃慢
英特爾財務長 David Zinsner 向分析師表示,良率足以支撐 Panther Lake 產品的出貨,但尚未達到正常的利潤率。津斯納表示,良率應在 2026 年底達到英特爾期望的成本水平,並在 2027 年達到業界標準。
「產量足以解決供應問題,但尚未達到我們所需的水平,無法實現合理的利潤率,」辛斯納表示。 “到明年年底,我們可能就能達到這個水平,後年肯定能達到行業可接受的水平。”
這意味著英特爾將以比最初計劃更慢的速度提高其 Panther Lake 處理器的產量,並將首先專注於構建更先進的型號(假設它可以生產足夠多具有更高端規格的晶片),以便以更高的價格出售。
Zinsner 也強調,英特爾不打算在 2026 年大幅增加 18A 晶片的產能。陳立武補充道,公司只有在獲得自身產品部門或外部客戶的承諾時才會增加產能。高層預計 18A 晶片的供應將在 2020 年代末達到高峰。
「我預計(明年)短期內產能不會大幅增加,」津斯納表示。 “18A 的供應量要到本世紀末才能達到峰值,我們確實認為這個節點對我們來說將是一個相當長壽的節點。”
英特爾對 18A 及其性能增強型 18A-P 顯然有著宏偉的計劃。該公司執行長強調,18A 將作為未來至少三代消費和伺服器產品的基礎,其中包括與美國政府合作的安全區域項目,以及面向外部代工客戶。上個季度,該公司還發布了 18A-P 製程開發套件 (PDK),為外部客戶基於該製造技術設計晶片打開了大門。
==
18A 良率顯然仍不夠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