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看來1.4奈米會卡關

看這一兩天新聞
看來1.4奈米依然使用製造2奈米的機器
有點當年做7奈米的味道
在省錢的情況下 這樣的做法
相對用新機器是省錢的
然而隔壁棚的18a就直接用最新的機器
看來兩者的商業策略不太一樣
感覺這波操作要持續到2032年
才會進入1奈米的時代
2025-10-16 15:02 發佈
台積電將於2025年底啟動2奈米製程量產,同時也持續往更先進的1.4奈米邁進,根據科技媒體《Wccftech》報導,台積電將在台灣本地展開1.4奈米生產線的初步建設,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不打算採用艾司摩爾(ASML)最新的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High-NA EUV)曝光機,讓台積電在研發A14時,必須不斷採行試錯法來改進製程。

報導指出,台積電計畫於今年底在台中動工興建1.4奈米新廠,預計2028年下半年實現量產,與先前外界推測的時程一致,同時A14製程也可望讓晶片功耗再降低30%。目前台中廠已開始招募人力,3棟廠房的建照也已於8月核發,初期投資金額可能高達490億美元(1.5兆新台幣),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將用於在2027年採購約30台EUV曝光機。

報導提到,科技分析師Dan Nystedt在X透露,台積電不會購買ASML的High-NA EUV曝光機,原因在於這些機台售價昂貴,單價高達4億美元。台積電日前也曾表示,現有EUV設備已足以支援1.4奈米量產。

報導分析,台積電可能會採用複雜的多重曝光(multi-patterning)技術,來達成1.4奈米的製程目標,不過這種替代方案的缺點在於製程複雜、耗時且初期良率較低,讓台積電可能需要不斷透過「試錯法」,來逐步改善A14製程。

報導表示,這種方法與中芯開發5奈米製程採用的方式類似,但台積電與中芯不同的是,台積電擁有成熟的EUV設備與技術經驗,且距離量產仍有數年的準備時間,可望持續優化製程,鞏固其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

==

不算卡關, 只是台積決定這麽做

決策是否正確, 有待時間證明

當初英特爾也曾決策錯誤

希望台積評估正確
台積電宣布進入「埃米時代」
早晚而已.應該不用幾年
esthetica wrote:
然而隔壁棚的18a就直接用最新的機器...(恕刪)


High-NA EUVHigh-NA EUV太昂貴 英特爾CFO:14A製造成本高於18A太昂貴 英特爾CFO:14A製造成本高於18A
李佳翰/綜合報導
2025/09/09 11:23
更新時間:2025/09/09 12:45
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財務長David Zinsner日前坦言,次世代14A製程生產成本將高於18A製程節點。理由在於14A將首次全面導入ASML的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曝光設備(High-NA EUV)Twinscan EXE:5200B。

18A量產沒用High-NA EUV吧?

intel現有的三台裡有兩台是低產能速率的開發原型(部署好像也不是放量產工廠而是開發廠區),另一台真正量產型還是最近才剛交貨而已

之前Pat說過只會在18A上先用做參數試驗

之後14A是否會導入也還有變數,製程介紹上是寫提供兩種設計給客戶選擇,可以用一般EUV也可以選用High-NA EUV

還是最近又有新的報導還是資料說法又翻盤了?


另一個不採進的誘因還有一旦開始使用High-NA EUV,單次曝光尺寸會腰斬到剩420mm2左右

這對以往設計生產大於400以上~800mm2的大型晶片來說是個噩耗
因為不得不設計較小的晶片然後用中介層去連結這些過往一顆die就可以搞定的規模,變成會有額外的先進封裝支出更不利於大尺寸die的產品其成本控制
eclair_lave

cruiseton[拇指向上]

2025-10-16 16:00
chanp

esthetica 所以你不覺得你在開樓的文章很矛盾…[挖鼻孔]

2025-10-16 16:38
chanp wrote:
esthetica 所以你不覺得你在開樓的文章很矛盾…

因為台積電還沒有這台機器
而intel 已經放到他們廠區了
我只想強調這個區別
可能14a這階段intel 會反超
14a出發點不同的意思
天空一片雲

刻蝕好用的話,台積電就不會主推光刻

2025-10-17 8:46
chanp

GAA尤其是之後的CFET對刻蝕精度要求甚高,16樓補充

2025-10-17 13:01
esthetica wrote:
看這一兩天新聞
看來1.4奈米依然使用製造2奈米的機器
有點當年做7奈米的味道
在省錢的情況下 這樣的做法
相對用新機器是省錢的
然而隔壁棚的18a就直接用最新的機器
看來兩者的商業策略不太一樣
感覺這波操作要持續到2032年
才會進入1奈米的時代
esthetica wrote:
因為台積電還沒有這台機器
而intel 已經放到他們廠區了
我只想強調這個區別
可能14a這階段intel 會反超
14a出發點不同的意思

一堆錯誤資訊


調研機構BOFA 9月剛公佈的2021到2025年為止的EUV光刻機數量

御三家,從7nm都開始導入EUV
由此可以評估實際產能

High-NA EUV我記得全世界就5台左右
英特爾3、台積電1、三星1

Intel 18A前幾天剛宣布量產,
ASML今天剛公佈第三季財報…

數值孔徑從0.33 增加至0.55
你真的知道這兩者實際差異嗎?
Chatgpt:

High-NA 已交貨及近期會出貨的(不保證正確) 連海力士都有買

chanp wrote:
一堆錯誤資訊調研機構BOFA...(恕刪)

改良與進化:N7P與N7+
N7可以說是台積電7nm的初代方案。去年台積電推出N7P,或稱作第二代7nm。這是N7初代方案的改良版,仍然採用DUV,相同的設計準則,而且和N7是完全IP相容的。

N7P在前段工序(FEOL)、中段工序(MOL)進行了最佳化,在相同功耗條件下提升了7%的性能,相同速度下降低10%的功耗。iPhone 11系列的蘋果(Apple) A13 SoC即採用N7P方案,今年即將量產的Snapdragon 865也用此製程——似乎有許多人對於865未採用極紫外光(EUV)表示不解。

而N7+與N7P又是不同的,它在某些關鍵層真正開始採用EUV微影技術,並從2019年第二季開始大規模量產。N7+按照台積電所說有著1.2倍的電晶體密度提升,相同功耗下提升10%性能,相同性能下降低15%功耗——所以在整體表現上會優於N7P。台積電當時就宣佈N7+製程製造良率和N7基本上差不多。

自己看吧 初版的就是duv做的
這是專業人士寫的文章
很明瞭吧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00115nt61-7nm-comparision/
chanp

「這是專業人士寫的文章,很明瞭吧」。所以你真的看懂了嗎?[XD] 7nm上 DUVtoEUV 跟 A14 NA.33to.55 兩者本質上根本不一樣,更何況intel 自己在這個問題上也改口了[啊嘶]

2025-10-16 19:05
chanp

而且沒記錯的話,這是拿半年前的新聞冷飯硬炒,該討論都討論了該講都講了,是鴿子剛從北極圈飛回來?[XD]

2025-10-16 19:20
chanp wrote:
「這是專業人士寫的文章,很明瞭吧」。所以你真的看懂了嗎? 7nm上 DUVtoEUV

所以你要這麼較真我也沒辦法
看不懂我的意思 那也不用硬要回文
這裡大多都是非業界人士在閒談
文章也都是公開資訊
難道分享也有什麼不對嗎
還是說要用生硬的資訊內容
才符合你的要求?

chanp wrote:
而且沒記錯的話,這不是拿半年前的新聞冷飯硬炒,該


今天下午2點台積法說會阿
難道你沒跟喔
公開資訊就是給股東參閱的
資訊內容你看過
不代表其他人看過
chanp

認真回答了,結果有人生氣氣我能怎樣? [XD] 功課既然要做就多做一點認真一點,加油[笑]

2025-10-16 19:47
chanp

半年前如果這樣我可能會表現的有耐心一點,看的出你對此長久有興趣,4-7月都有相關新聞及討論,讓人不能瞭解的是明明有大半年的資料可以研究,卻可以得出這是三小的「看來1.4奈米會卡關」及其他一堆錯誤資訊

2025-10-16 22:15
不用擔心這種問題 營收跟市場會說話股價最現實

製程進展如何總會有人最清楚 擔心用什麼設備都是多餘的
chanp

魏哲家都不擔心了[XD]

2025-10-16 23:01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