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Rapidus 2HP 邏輯密度超越英特爾,競爭對手為台積電

https://www.trendforce.com/news/2025/09/01/news-rapidus-2hp-reportedly-surpasses-intel-18a-logic-density-impacted-by-bspdn-rivals-tsmc/

據Wccftech援引消息人士稱,Rapidus 正在準備其尖端 2nm 節點,名為“2HP”,預計該節點的邏輯密度將與台積電的 N2 相當,更值得注意的是,遠遠領先於英特爾的 18A。

據報導引用的消息人士稱,Rapidus 2HP 的邏輯密度將達到 237.31 MTr/mm²,幾乎與台積電 N2 的 236.17 MTr/mm² 持平。報告進一步強調,這兩個節點都採用了高密度 (HD) 單元庫——在 G45 間距上具有 138 個單元高度——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邏輯密度的配置,這意味著晶體管數量相當。

至於英特爾,儘管其 18A 節點尺寸較小,但據報道其密度為 184.21 MTr/mm²,相對較低。該報告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解釋道,英特爾使用 BSPDN 是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之一,因為它佔據了部分正面金屬層,並降低了 HD 庫中測得的密度。然而,該報告指出,英特爾更注重每瓦性能而非原始密度,因此更高的邏輯密度並非其主要目標,尤其是在 18A 節點主要用於內部使用的情況下。

Rapidus 2nm PDK 將於 2026 年第一季推出,預計 2027 年將實現量產

根據 Wccftech 報導,Rapidus 將於 2026 年第一季向客戶提供其 2nm PDK。這家日本公司一直在快速推進。根據TechPowerUp報道,Rapidus 已成功流片 2nm GAA 測試晶片,並計劃於 2027 年實現量產。該報告還補充稱,該晶片採用 ASML 的 EUV 設備製造,並且已經滿足了所有初始電氣要求。展望 2027 年的量產,Rapidus 執行長表示,IIM-1 晶圓廠預計每月將生產約 25,000 片晶圓。

TechPowerUp 也指出,到 2027 年,Rapidus 的製程可能會比台積電甚至英特爾落後一到兩個節點。報告還指出,為了實現差異化,該公司專注於敏捷性,並強調其專有的全單晶圓工藝,其周轉時間僅為 50 天,而標準批量單晶圓工藝的周轉時間約為 120 天。

據報道,Rapidus 2HP 邏輯密度超越英特爾,競爭對手為台積電
2025-09-03 15:52 發佈
想知道, Rapidus 到底有無從台積電洩密案取得幫助其二奈米開發的技術
eclair_lave

另外從PDK的推出預告看應該仍是早期版本,如果2027要量產很難說EDA/IP支援來得及完善到位,慢慢看後續即可

2025-09-03 19:08
eclair_lave

Rapidus是用IBM製程方案,如果因為TSMC資料而提高良率,製程結構或相關會出現近似TSMC製程而非IBM原設計的情況,當初三星也是這樣被抓到證據的

2025-09-03 19:23
cruiseton wrote:
據報道,Rapidus 2HP 邏輯密度超越英特爾,競爭對手為台積電
https://www.trendforce.com/news/2025/09/01/news-rapidus-2hp-reportedly-surpasses-intel-18a-logic-density-impacted-by-bspdn-rivals-tsmc/
據Wccftech援引消息人士稱,Rapidus 正在準備其尖端 2nm 節點,名為“2HP”,預計該節點的邏輯密度將與台積電的 N2 相當,更值得注意的是,遠遠領先於英特爾的 18A。
據報導引用的消息人士稱,Rapidus 2HP 的邏輯密度將達到 237.31 MTr/mm²,幾乎與台積電 N2 的 236.17 MTr/mm² 持平。報告進一步強調,這兩個節點都採用了高密度 (HD) 單元庫——在 G45 間距上具有 138 個單元高度——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邏輯密度的配置,這意味著晶體管數量相當。
至於英特爾,儘管其 18A 節點尺寸較小,但據報道其密度為 184.21 MTr/mm²,相對較低。該報告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解釋道,英特爾使用 BSPDN 是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之一,因為它佔據了部分正面金屬層,並降低了 HD 庫中測得的密度。然而,該報告指出,英特爾更注重每瓦性能而非原始密度,因此更高的邏輯密度並非其主要目標,尤其是在 18A 節點主要用於內部使用的情況下。
Rapidus 2nm PDK 將於 2026 年第一季推出,預計 2027 年將實現量產
根據 Wccftech 報導,Rapidus 將於 2026 年第一季向客戶提供其 2nm PDK。這家日本公司一直在快速推進。根據TechPowerUp報道,Rapidus 已成功流片 2nm GAA 測試晶片,並計劃於 2027 年實現量產。該報告還補充稱,該晶片採用 ASML 的 EUV 設備製造,並且已經滿足了所有初始電氣要求。展望 2027 年的量產,Rapidus 執行長表示,IIM-1 晶圓廠預計每月將生產約 25,000 片晶圓。
TechPowerUp 也指出,到 2027 年,Rapidus 的製程可能會比台積電甚至英特爾落後一到兩個節點。報告還指出,為了實現差異化,該公司專注於敏捷性,並強調其專有的全單晶圓工藝,其周轉時間僅為 50 天,而標準批量單晶圓工藝的周轉時間約為 120 天。


看來 Rapidus 想 成為 地球 第 1.
Intel等效TSMC N2的節點是14A,不是18A,18A的筆記對象是N3。
呵呵呵...

又來 電晶體密度. 要電性優秀, 能孝孤才是好產品.

i社 在八代後, 本板不是一直有人鼓吹i社電晶體密度高嗎?
實則, 在每瓦算力上, 早已落後 GG 生產製造的.

至於, i社 下單 GG 3nm 還是不佳, 這只能顯示 i社 的設計,
還未能較佳互相配合 GG 工藝. Arrow Lake 已經比 14/13代,
在功耗上有大進展, 這就是正常工藝該有的水平.
算力不佳, 是設計架構問題. AMD 用 4nm 可以穩贏, 就是好例子.



這回, 我再強調一次: 密度做得愈大, 不一定能得到好結果.曝愈小反而有害.
要各項製程環環相扣, 完美搭配.
ya19881217

造是能造出來...但良率呢? 100塊裡能挑到3塊好的嗎?

2025-09-04 12:57
這個還是要實測U漏電率小,重負載散熱效率好,同等級製程跑分不輸對手,這種先進製程才有賣點。不然看牙膏給台GG代工一樣被DIY玩家放生,R廠沒有做出實際量產品之前,只能觀望而已。還有R廠製程最好不要被抓到有抄其他家的專利,不然下場堪慮。
https://www.techpowerup.com/340370/rapidus-tapes-out-2-nm-gaa-test-chip-mass-production-in-2027

日本 Rapidus 已成功流片 2 奈米 GAA 測試晶片,計畫於 2027 年量產。在 Hot Chips 2025 大會演講中,該公司概述了新 IIM-1 代工廠的目標(這些晶片將在該工廠生產),並介紹了其針對習慣於其他晶圓廠的客戶(例如台積電和潛在的英特爾)的宣傳。 Rapidus 2 奈米 GAA 測試晶片採用 ASML 的 EUV 工具製造,該節點已達到最初設定的所有所需電氣特性。 Rapidus 執行長指出,隨著 2027 年的量產,其 IIM-1 晶圓廠每月將生產約 25,000 片晶圓。

然而,到 2027 年,Rapidus 將落後台積電甚至英特爾一兩個節點。因此,該公司希望透過成為該領域最敏捷的企業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該公司宣稱其專有的全單晶圓概念的周轉時間僅為50天,而批量單晶圓混合設計通常需要大約120天才能完成。這將客製化矽片的等待時間從三個月縮短至僅50天。 Rapidus設想透過使用與OSAT、EDA、IP、研發和工具材料協同工作的客製化後端來實現這一目標,從而實現矽片的快速週轉時間。對於熱批次(當特定產品需求旺盛且公司需要盡快生產時)而言,標準時間約為50天。然而,Rapids承諾晶圓生產時間僅為15天,這在以前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2奈米這樣的前沿節點。

唯一值得期待的指標是執行力,因為我們正在觀望 Rapidus 能否按計劃實現其目標。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Rapidus 已完成其 IIM-1 里程碑:自 2023 年 9 月破土動工、2024 年完成潔淨室建設以來,該公司已在 2025 年 6 月之前連接了超過 200 台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設備。從過往的業績來看,Rapidus 的願景並非難事。然而,正如我們在半導體製造業所見,有些計劃幾乎無法按時完成,因此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