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小道] Zen 6 單一CCD核心數增加至 12核?

由YouTuber "Moore's Law is Dead" 報料, Zen 6 桌上型CPU, 單一CCD最大核心數會來到12核 (現今為8核), 依此推估, 高階桌上型最大核心數會來到24核?

也就是說, Zen 6之下的 Ryzen 7 ??800X3D 以單一CCD 12核心, 在新一代的3D V-Cache之下, 遊戲性能值得期待?

以上純屬該YouTuber 自行主張, 是否成真不知道, 當作茶餘飯後閒聊即可, 一切依AMD官方公佈為準

供參

資訊出處, 看得懂日文的可進去參考
文章對你有幫助, 歡迎收藏、點讚、分享! Jam! Jam! Here comes the man!
2025-02-09 23:41 發佈
Sebastien Loeb wrote:
由YouTuber ...(恕刪)
intel同樣有放消息 16P核 16E核
所以AMD也要有所回應 頂規24C48T

不過這對AMD不是什麼挑戰 工作站級已經有實際產品出來
intel反而是新挑戰 因為工作站級早就輸給AMD 無法給消費級使用 必定是新大核設計
全新的膠水雙晶組成雙倍核心 問題也跟著來
跨CCD以外 還要跨大小核
只能說穩定度堪慮


 
真的當作閒聊看看就好...
Zen4當初也是有傳聞CCD增為十核...

個人感覺目前單CCD八核、雙併16的模式,依舊會再流用個兩三代,

原因是目前的軟體、遊戲依舊是最佳化八核,
一般稍微多人用的Adobe PS、AE都還在看單核強不強...
家用娛樂十六核已夠用,
除非是密集的大型渲染、多開等才能時時刻刻將16核用盡,

第二是成本問題,晶片8核全好良率一定比12核簡單,
高階製程成本相當貴,若真單CCD 12核也是優先應用在伺服器,
才有辦法快速回本。

第三是目前AM5 4X4的CPU面積導熱能力太小,
AMD Zen 6架構Ryzen處理器仍是AM5插槽
7950X/9950X雖然功耗設計在接受範圍,但全速也是很燙,
24C48T要靠4X4cm的面積撐導熱...蠻懷疑能否撐住...
還有那個CPU蓋為了相容AM4散熱器..."增厚" 製杖設計拖腿...
要到AM6插座看面積是否增大才有可能。

最後一項就是對手因素,
8核疊個3D快取就賣得比某實體24核還好...
也完全符合大眾家用娛樂,
等八成遊戲最佳化12核以上再加也不遲。
loki6865 wrote:...個人感覺目前單CCD八核、雙併16的模式,依舊會再流用個兩三代,...

至少使用 3nm 這兩年, 我認為維持八核, 但擴增每一核的電晶體數量, 比較實際.
照樣能讓算力增加, 功耗再下降一點. 可以預期 SRAM 會增加, 因為用了 3nm 工藝.
下代的 X3D 版, 也許可以進一步再提高堆疊的 SRAM 容量, 這對遊戲一族是福音.

Zen6 也許用了 2nm, 可以單 die 12核, 但是功耗能否維持合理, 是個問題.
畢竟是 1.5倍電晶體數.
Sebastien Loeb wrote:
由YouTuber ...(恕刪)

如有上市,單CCD高達12核,表示無跨CCD延遲10900X3D將成多工遊戲神器,10950X將高達24大核,
Intel下一代有傳聞要膠水堆疊核心,可能是要對應AMD的策略
eclair_lave

跟當初ZEN2起一樣SOC die拖兩片運算die而已,本算起來砸很兇,若ZEN6 DT只用12C去併出24C/48T,多核性能粗算有落後的可能,最好是跟早期小道一樣單CCD用16C比較保險

2025-02-10 18:55
Sebastien Loeb wrote:
由YouTuber ...(恕刪)


純閒聊 一個CCD 12核 配合3D快取 應該是會比目前兩個CCD 8核(合計16核)效能更好

畢竟單CCD那也沒有跨DIE延遲的問題了 有必要的話推出24核的產品也不是不行

(雖然在DT市場上沒啥益處...)

而且在伺服器端能夠在目前CCD的基礎上推出最大總共144核的產品

光論核心數的話那就是1打1.5顆 甚至是前幾代產品的雙路處理器甚至接近四路處理器的程度了

(或是維持96核但是縮減到8CCD 也就是說成本也會更低)

不過壞處也不是沒有 核心數太過密集積熱問題難解
loki6865 wrote:
真的當作閒聊看看就好...(恕刪)
放心 遊戲廠商總會有挑戰硬體極限的設定
當年戰地風雲挑戰顯卡極限 1080差點跑不動

尤其遊戲設定
場景複雜 物件一多 貼圖解析一高
只要遊戲廠商不限制上限 什麼硬體都撐不住 8C馬上不夠用
但遊戲商不做這種事情 總是會有適應當時最高等級顯卡能跑的最高設定
不會放出超越都玩不起的設定

當用超過8C時
單晶8Cx2 就有跨CCD延遲問題
單晶12C 就沒有惹

所以硬體有12C 遊戲商就是能做出12C的遊戲
沒12C那就降特效降物件 用8C的設定玩
那天的到來 很快的

-----------

現在回去看1080顯卡時代 戰地風雲的畫面
怎場景這麼荒涼 物件這麼少 畫面越看越不真實
跟現在完全不能比

當年怎能玩這種畫面這麼醜的遊戲................
Sebastien Loeb

老遊戲蠻回味的, 到現在還是會花時間玩三國志三, 吞食天地一跟二, 還有雷電, MAME等一串遊戲[笑]

2025-02-10 23:02
純閒聊, 如果單純論AMD 的架構改進的話, 可能更需要的是 CCD 跟 IOD 之間的 IF FCLK 能否再往上邁進並穩定至9000MHz, 這樣市面上的D5 高時脈的記憶體才有用武之地; 同時延遲能否再更低, 至於單一CCD 核心數能再往上當然更好

總結, 用既要, 又要, 還要來造句的話, 那麼是: 既要跑DDR5-9000, 又要低延遲至CL26, 還要單一CCD 12核心, 當然, 價位也得壓在 $8000內, 白日夢做一下, 也許三年後(2028)有機會, 但若以現在 intel 要X不X的態勢來看, 可能變成 AMD 慢慢擠牙膏了
skiiks

對效能的需求低 所以核心數戰沒興趣 比較想要的是有如intel Optane技術 耐用穩定高速還能便宜的SSD

2025-02-11 0:22
eclair_lave

小道消息ZEN6要用InFO 改互聯很久了,上下傳頻寬會倍增,apu也會變成chiplet https://x.com/9550pro/status/1888057225509486991

2025-02-11 1:29
Sebastien Loeb wrote:總結, 用既要, 又要, 還要來造句的話, 那麼是: 既要跑DDR5-9000, 又要低延遲至CL26, 還要單一CCD 12核心, 當然, 價位也得壓在 $8000內, 白日夢做一下, 也許三年後(2028)有機會, 但若以現在 intel 要X不X的態勢來看, 可能變成 AMD 慢慢擠牙膏了


這取決於不長進的 DRAM 廠, 還端不出 正 10nm 工藝 DRAM.

IO die, 和 dice 之間的資料溝通, 可以靠先進封裝改進. 尤其是用 GG 的.

但, DRAM 工藝進展緩慢, 1x nm, 1y nm, 1z nm, 1 alpha nm, 1 beta nm, 1 gamma nm,.....
各位手上的, 和最新上架的, 都是用幾 nm, 有譜嗎? 有些是超頻上去的.


還記得 SS 在 HBM4 供應 NV 一役中, 遲遲無法得到認證, 同意供貨給 NV 嗎?
是設計原因呢, 還是整體製造工藝撞牆, 就和 邏輯芯片部門的處境相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