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全新的 M3 處理器即將推出,以補充其 M2 前代處理器,根據半導體分析師 Jay Goldberg 的說法,新晶片的流片花費了頻果的一大筆錢。事實上,將三款 M3 晶片投入製造階段的總成本可能已達到約 10 億美元。如果這是真的,這意味著蘋果需要銷售相當多的 M3 驅動的 Mac 電腦才能收回任何實際資金。
該報告來自Jay Goldberg 經營的Digits to Dollars 博客 (https://digitstodollars.com/2023/11/02/apple-m3-and-the-state-of-cpus/),其中大部分內容關注 M3 系列的經濟效益。他估計整個 M3 系列的流片成本為 10 億美元,這指的是設計處理器和準備製造的所有工作。戈德伯格指出,儘管這些處理器僅出現在蘋果產品中,但該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支出與英特爾或高通相當(甚至超過)是合理的,因為蘋果的利潤率要高得多。
然而 10 億美元並不算總預算。首先,台積電 3nm 節點的製造成本非常昂貴,並且肯定會削減蘋果新晶片的利潤,就像任何尖端節點的情況一樣。然而,如果台積電 3nm 製程良率低的傳言屬實,生產成本可能會比平常更高。低良率是高缺陷率的結果,這導致矽的使用效率較低。此外,較大的 CPU(例如 M3 Max)的良率較低,特別是在缺陷率相對較高的情況下。
目前還不清楚Digits to Dollars引用的 10 億美元數字是否 假設蘋果只需要一次流片。如果效能意外不佳或遇到某種錯誤(或勘誤表),許多 CPU 都需要新的步進或版本。雖然許多現代處理器已成功推出 A0 晶片(這實際上是第一個流片),例如 RX 7900 XTX/XT,但有時效果並不總是那麼好。小修改(如 A1 或 A2)不會那麼昂貴,但大修改(B0 或 C0)會花費更多。
無論具體細節是什麼,很明顯蘋果在其最新處理器上花費了大量資金,該公司無疑希望其下一代 Mac 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能夠彌補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