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ithome.com.tw/news/159332
高通、Google周二宣布將合作開發RISC-V Snapdragon晶片,以用於下一代Wear OS穿戴式裝置,包括智慧手錶。
這是繼今年4月RISC-V Summit大會上,Google宣布RISC-V將成為Android tier-1平臺的最新進展。在雙方合作下,高通將開發目前通稱為RISC-V Snapdragon Wear的晶片,兩公司將投資Snapdragon Wear平臺作為主要智慧型手錶的晶片平臺。此番合作也有助於開發更多使用低耗電、高效能客製化CPU的產品。
高通穿戴式暨混合訊號解決方案部門副總裁暨總經理Dino Bekis指出,藉由使用RISC-V技術擴增其Snapdragon Wear平臺,將有助於加速全球Wear OS-based新產品的上市時程。
雙方表示,合作的RISC-V wearable商用產品發表時程會於之後公布。
RISC-V是由RISC-V International開發維護的指令集架構,為晶片開放標準,任何廠商都可免費使用或修改。這有別於當今主流穿戴裝置使用的Arm採取的營收模式。Arm可向其客戶收取使用專屬晶片技術的高昂權利金,但對手機或穿戴裝置業者來說,也增加產品製造的時間花費及龐大成本。
Google希望透過轉向RISC-V降低晶片授權金、減少對Arm的依賴及加速產品生產並不令人意外,Google Pixel使用的Titan M2安全晶片就已經是RISC-V架構。
高通方面也有動機。去年9月Arm控告高通以及高通收購的一家晶片設計商Nuvia侵害商標權及違反授權協議,後者擁有Arm的晶片技術授權。目前官司還在審理中。高通甚至還是Arm的客戶。另一方面,Arm與Nvidia收購破局,轉向IPO後,股東要求Arm擴大授權獲利,意謂著對客戶產生更大生產成本。
為了不讓Arm晶片設計獨霸手機晶片,高通8月宣布和Robert Bosch、NXP、Nordic、英飛凌(Infineon)合資一家RISC-V晶片公司,以開發從汽車、行動到物聯網(IoT)裝置內的晶片。
《Ars Technica》分析,在此之前RISC-V技術普遍用於微控制器領域,牽涉的體系較為單純,但一旦要用以執行Android裝置,Google/高通有許多困難要先克服。雖然大部分Android應用程式可以透過Android Runtime將程式碼轉譯成指令,使其跑在RISC-V晶片上,但Google還得齊備其他東西,像是開發商SDK、compilers、函式庫等等元件。
maya95 wrote:AI產能 自駕車 雲端運算 以及又被蘋果帶起的VR頭戴
https://www...(恕刪)
蘋果靠著ARM集成晶片以及精簡指令集 在運算獲得極低的延遲
靠著極低的延遲 蘋果VR頭盔比起市面上產品都要更有沈浸感(身歷其境)
後起的ARM現在都在正跟隨蘋果在走的路
自駕車上的即時處理非常需要這種極低的延遲
不可能單靠5G低延遲判斷即時路況去做處置 上下傳輸資料時間根本來不及
還是要靠本地端車上電腦即時處理
像電腦那樣擴充槽插卡的方式 延遲太高
雲端運算 只有傳輸結果畫面在終端機顯示
非即時性結果顯示 問題不大
但要是即時性遊戲 遠端電腦處理遊戲本身就有延遲性 再透過網路傳送畫面再延遲一次 也同樣面臨延遲問題
遊戲主機本身延遲+透過網路遠端顯示再延遲一次 鍵盤滑鼠也同樣延遲
然後軍事上 這種低延遲對於飛行操控的即時性會更強大
用在無人攻擊機上 可以無視高G力影響達到超小迴轉半徑
以及各種急加速減速的各種奇怪飛行狀態
更可一母機搭多子機跟隨達成過去僚機互相掩護的狀態
以前遊戲中 宇宙巡航艦 沙羅曼蛇 異形這種遊戲中飛行母機帶子機的場景 正在發生中
這種子母機完成體 可以參考動畫 「戰鬥妖精雪風」最後一話
現實當然不會像動畫這麼帥 大致上就是便宜簡單外型無人子機背負彈藥
以及最終萬不得已當作誘餌 避免載人母機被打掉
目前蘋果頭戴裝置說延遲只有12ms
這表示各項硬體之前傳輸延遲非常的低 才會最終延遲總和低於12ms
然後這結果低於體感察覺有異的30ms
-> [蘋果台灣官網] Vision Pro
彈幕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