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在本周於美國舉辦的 Intel Innovation 2023 活動中,Intel 先行透露了即將在下個月登場的新世代行動處理器:Intel Core Ultra(代號為 Meteor Lake) 的相關架構,並且宣布將在今年 12 月 14 日正式發表的消息。跟先前處理器以運算核心為主體的設計有所不同,這次 Meteor Lake 採用全新的設計思維,以 SoC 為主要架構核心,以更彈性的配置方式來達到省電與效能平衡的筆電處理器運作型態。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首先當然是要來講一下 Intel 目前處理器的開發進程,先前訂下了 4 年運用 5 節點的目標,Intel 也依照這個進程推進產品中,而運用 Intel 4 製程的 Meteor Lake 處理器,就是這個目標的第二階段。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而 Meteor Lake 處理器這次的主要特色,就是強調功耗效率的大幅提升(怎麼做之後會講),接著就是整合了 AI 引擎(NPU)、目前領先業界的整合顯示效能以及採用 Intel 4 製程。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接著來看這次 Meteor Lake 處理器的 Tile 架構部分,可以看到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包括顯示運算核心 Graphics tile、 單晶片核心 SoC tile、運算核心 Compute tile 跟連接 IO tile,而這次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新增的 SoC tile 部分,從簡報上就可以看到是 Meteor Lake 在功耗效率提升的主要關鍵,並且透過 Graphic Tile、Compute tile 以及 IO tile 的獨立設計,也讓 intel 可以在同一架構下快速打造出不同運算效能、不同顯示效能,甚至是不同 IO 配置的處理器型號。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首先來看運算效能的 Compute Tile 部分,Meteor Lake 延續異質核心搭配的作法,同樣是是以 P-Core 效能核心跟 E-Core 效率核心搭配組成,不過這次兩部分核心的微架構都有所升級,P-Core 為 Redwood Cove,E-Core 為 Crestmont,均採用 Intel 4 製程,推測最高配置會在 H 系列處理器上推出 6 P-Core 搭配 8 E-Core 的組合。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在這次新增的 SoC Tile 部分,可說是 Meteor Lake 處理器的重點,從內部架構來看,可說就是一顆低功耗取向的行動處理器,內部包括兩顆新設計的獨立低功耗 E-Core 效率核心、內建 NPU AI 引擎、WiFi 6E/WiFi 7/藍牙無線網路支援、8K HDR 螢幕顯示、 AV1 播放解碼支援、原生支援 HDMI 2.1 與 DP 2.1 標準以及內建整合 DDR 記憶體控制器等等。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在 SoC Tile 中可以看到這次新增了兩顆低功耗 E-Core,與原本的 E-Core 跟 P-Core 形成了三層不同功耗的核心架構,比起過去的 P-Core 與 E-Core 兩者組成的架構更為複雜。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在 Intel 的設計概念中,這三款不同核心在效能跟功耗的等級區別,也可以看出分別的運作順序,在 SoC Tile 中的低功率 E-Core 為低功耗、效率導向的設計,負責例如背景常駐程式這類的運作,Compute Tile 運算單元中的 E-Core 主要負責需要效率的多執行序運算,而 P-Core 則是最高效能運算部分。(當然功耗也是最高等級)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在這樣的三層處理器核心配置下,分配工作的 Thread Director 在處理順序上也有所不同,在 Raptop Lake 部分雖然分為 P-Core 與 E-Core,但是在使用順序上,是先以 P-Core 後 E-Core 的運作邏輯運作。而在 Meteor Lake 部分,則會先使用 SoC Tile 中的低功耗 E-Core ,接著是 Compute E-Core,接著才是效能最高的 P-Core,從這個次序就可以看出Meteor Lake 處理器功耗導向的設計。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可以說這次在 Meteor Lake 中,原本的運算核心 P-Core 跟 E-Core 反而被設計在需要時才另外『喚醒』的 Compute Tile 中,畢竟電腦並不是經常在高負載下進行運作,透過這樣的設計來大幅減少處理器的功耗需求,不過 Intel 在簡報時並未說明這樣設計能減少的實際功耗數字,可能要看之後正式推出的產品而定。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而 Intel 這次也因為加入了 SoC tile 內的低功耗 E-Core 配置,也導入新的 Thread Director 設計,將上述的運用方式與作業系統間做出更為深度的整合。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在日常工作運作時的工作負載也可看出 SoC Tile 中的低功耗 E-Core 主要用在大多數的背景執行程式上,在運算效能部分,Intel 表示這顆低功耗 E-Core 在瀏覽網頁或是進行 AV1 影片解碼撥放是不成問題的。

除了低功耗 E-Core 核心配置之外,這次在 SoC Tile 中也可以看到內建了媒體引擎,所以接下來就來看看這部分: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在過去的處理器(如 Alder Lake)媒體引擎是放在整合顯示元件內。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在整體處理器中是附加在運算單元外的。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而整個處理器的主要 IO 通道都是靠中央的 Ring Fabric 通道進行資料交換,包括快取、系統代理、記憶體控制器等,都需要透過 Ring Fabric 進行連接,這樣一來在進行大量不同型態運算時,就會造成資料交換壅塞的狀況。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而位在下方的媒體引擎與顯示核心若要存取記憶體資料,就是要跟上方的運算核心相互等待資料傳送。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而在這次的 Meteor Lake 中,則是把媒體引擎從顯示運算單元中拉出來,改放到 SoC Tile 中。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直接透過 SoC 內的 Fabric 通道與記憶體控制器連接。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在 SoC Tile 內也有小型的顯示處理引擎,負責媒體播放的處理,同樣也直接透過 SoC Tile 內的 Fabric 通道與記憶體控制器連接。Intel 表示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在像是在進行影片解碼播放這類的日常工作時,可以不用啟用 Graphic Tile,不僅能節省電力,也加快整體系統的反應時間。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接著來看 Graphic Tile 顯示核心的部分,Intel 表示這次 Meteor Lake 的顯示核心是直接採用 Arc 顯示卡的 Xe HPG 架構修改而來的 Xe LPG 架構,比起上一代的 Xe LP 在同樣功耗下,效能提升了 2 倍,這部分是採用 TSMC 台積電的 5 奈米節點製程。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Intel 可以說是在先前 Xe 兩倍的效能/功耗比上,塞進了 Arc A 系列顯示卡的全功能。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在 IO Tile 的部分則是整合了 Thunderbolt 4 以及 PCIe Gen 5 介面。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至於在整體連接通道的部分,雖然這次 Meteor Lake 仍然採用單一整合 Fabric 通道的設計,但是透過整體架構的改變,將大部分日常較常用到的媒體、影像、顯示引擎整合到 SoC 內,減少處理日常簡單工作時,資料所需要等待的時間,來加速處理效能。另外上方的 Graphic Tile 與下方的 Compute Tile 在電源上也可以做到獨立開啟/關閉的設定,需要運作的時候才開啟電源,提高處理器的功耗效率。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不過採用單一 Fabric 通道的設計,即便提高了 SoC 內引擎的資料存取效率,仍然無法避免個別 Tile 間資料存取塞車的狀況。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所以在 SoC tile 內的各獨立引擎, Intel 也另外設計了獨立的 Side Channel 側通道,可以讓獨立引擎的資料可以快速進出記憶體控制器,加快主 Fabric 通道給其他各個 Tile 的資料傳輸速度。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而這個主 Fabric 通道也設計成可擴展的型態,最高提供 128 GB/s 的頻寬,並且由一顆 IOC 負責進行位址分配。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剛剛前面有提到各個 tile 的電源是可以獨立進行開關的,在每個 tile 裡都有 PMC 電源控制單元的設計,並且由 SoC 中的 PUNT 單元進行控制,並且與作業系統進行溝通。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至於近來很夯的 AI 效能話題,Intel 也表示未來 AI 應用的層面,除了現在的效能/應用加強外,未來將會融合在各個不同應用方式中,包括像是 Co-Pilot 這類的 AI 數位助理、數位協作以及更多日常工作,都會大大加速電腦的應用層面與處理效果。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而在終端裝置導向的 Meteor Lake 處理器中,則是透過 GPU(處理平行運算) 加 CPU(處理單一推論以及快速反應作業) 加 NPU(處理持續低功耗的 AI 作業) 的設計,來應對未來 AI 應用時所需的不同效能傾向需求。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Intel 表示 Meteor Lake 是旗下首款整合 NPU 到內部的終端裝置處理器,主要負責低功耗的 AI 推論作業,並且支援多樣化的 AI 推論模型,例如微軟的 Windows ML 等。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甚至可以在 Meteor Lake 上直接進行 Stable Diffusion 這樣的以文生圖的 AI 推論演算。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Intel 並且展示了在不同硬體配置下,在 SD 1.5 下進行 AI 推論以文生圖的效能與功耗比,可以看到以 Meteor Lake 在 GPU 跟 NPU 搭配進行推論運算,在處理時間、功耗上都比起純 CPU 或是純 GPU 來得時間更短,在整體效率表現上也更好。先前在 Computex 的發表會中,Intel 就先以工程樣本展示過 Meteor Lake 在 SD 上進行以文生圖的推論效能表現了。(請見:【Computex 2023】Intel 展示 MeteorLake 處理器實際運作 以 VPU 加強 AI 作業效能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然後全部用 FOVEROS 3D 封裝在一起。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除了可以將不同製程節點的 tile 封裝在一起外, FOVEROS 技術也能提供更高的封裝密度,更好的電源效率與降低延遲等效果。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最後整體來說,Intel 表示這次 Meteor Lake 的 SoC 架構可說是 40 年來變動最大的設計改變。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改變了過去以核心為思維的設計導向,透過以 SoC Tile 為中心的設計方式,達成功耗最佳化、可擴充的 IO 頻寬配置、低功耗的混合架構以及重新建構的電源管理模式等。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另外透過新 Intel 4 製程核心的 Compute tile、先進的內顯架構以及可擴展的 AI 處理架構,讓 Meteor Lake 的效能提升。

Intel MeteorLake 新處理器架構揭露 改 SoC 核心達成省電效能彈性架構
最後在以一張圖來展示這次 Meteor Lake 處理器的整體特色,包括新的 P-Core/ E-Core 微架構、3D 混和性能架構、內建 NPU AI 引擎、採用 FOVEROS 3D 封裝技術、支援最新的媒體與影像標準,內建 Thunderbolt 4、WiFi 7 介面、新的低功耗 E-Core 設計、整合 Intel ARC 獨顯技術,採用 Intel 4 節點製程等。

不過這次 Intel 並未發表 Core Ultra( Meteor Lake) 處理器更詳細的規格資訊,這部分可能要等到之後 12 月的正式發表才會有更進一步的消息曝光,到時候就看看這次 Meteor Lake 處理器的表現,是否真的有如 Intel 說的這麼厲害囉。
2023-09-19 23:45 發佈
標題錯字 meteor 才對喔
陳拔
陳拔 樓主

感謝提醒,已修改了

2023-09-20 3:51
除了 P-Core與 E-Core外

SoC模組內還多1顆超省電E-Core (low power island e-core)
SoC Tile 內也有小型的顯示處理引擎,負責媒體播放的處理,同樣也直接透過 SoC Tile 內的 Fabric 通道與記憶體控制器連接。Intel 表示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在像是在進行影片解碼播放這類的日常工作時,可以不用啟用 Graphic Tile

先用 SOC 低功耗 E-core, 再來才啟動 一般 E-core, 最後才開 P-core
等於待機狀態下, Compute tile 及 GPU tile 可能都是關閉的, 只有SOC在運作!




還加了 WiFi- 6/7, AI, NPU

AMD 的皮 真的要繃緊了
stephenchenwwc

AI 部分是早就有了, 只是 AMD 下一版 8000系列要更加強, 這在水果 跟一般手機比較早就有的. WiFi 7 目前看 i社是 兩線大約能跑 5Gbps, 有大於 WiFi 6, 提升不亮眼

2023-09-20 5:24
stephenchenwwc

至於 大小核, 是趨勢, 目前要是輕鬆使用, 上上網, 看看股票...之類, 水果 M1, M2, 甚至M3, 完全大勝. 可以看看 AMD 下一把起手式, 大約能看出 本次 i社的 準7nm 效應

2023-09-20 5:30
skiiks

開始跟AMD比膠水惹(o 跟台積電比膠水(o

2023-09-20 7:59
七燦鍵

當初笑AMD膠水,現在黏得自豪,真有臉阿(打臉啪啪響

2023-09-28 21:38
"將上述的運用方式與作業系統間做出更為深度的整合。"

記得PE大小核初心,就是由E-Core來負責低負載省電,
現在又多加了LP E-Core,
那原本的E-Core是怎麼了?
Intel4製程還是無法讓原本P、E-Core做到更省功耗?

Win11到目前還無法對雙層PE核適配應用做到完美,
時不時還能看到使用者反映大小核問題
還搞到三層...想有作業系統深度的整合?
只能說Intel對微軟的軟硬體整合功力真夠樂觀。
目前看上去AI還不錯,其它只能祝福...
自律努力讓自己變大隻
五筒伴四筒

跟windows的溝通還是不管做什麼第一段一定要經過P核再把工作配給E核, PE-E的話, 真的能省道多少電還是有限拉...反正我相信, Battery life最長的還是Mac.

2023-09-22 22:27
七燦鍵

搞那麼久都搞不好了,這次就搞好了?第一次用WIN嗎?

2023-09-28 21:30
又多了一層 SoC E-Core?感覺越來越吃系統的最佳化了。
不過,大概也只能希望 Windows 11 在 Core 12 / 13 代已經改得差不多了。

再來,就還是等正式推出後看看到底能多省電吧
http://kheresy.wordpress.com/
陳拔
陳拔 樓主

正式產品出來應該就是明年年初了

2023-09-20 13:18
基魯菲

wintel是沒啥大問題的,amd被搞的機會大很多

2023-09-21 21:00
到了PTT時間
為了穩住股東而出
等成品出來再說吧
不然一切只是老虎+蘭花
如果真有這麼神,很期待
靜觀其變囉
陳拔 wrote:
在本周於美國舉辦的 Intel...(恕刪)

INTEL P+HT +E 超多核心平行運算
Intel 最近越來越多新產品發表
  • 4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