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Intel 總部外的巨大 Intel 標誌,建築物牆上是今年三月去世的 Intel 創辦人之一 Gordon Moore 的影像(也就是摩爾定律的提出者)。

在本周於 San Jose 舉辦的 Intel Innovation 2023 活動開展前一天,Intel 先邀請媒體到位在隔壁 Santa Clara 的 Intel 總部,其中對外開放的 Intel 博物館,來看看 Intel 從 1968 年創立至今,在電腦技術開發領域到底做出了哪些東西,像是陳拔這種老人級玩家,看到這裡面的展品,更是滿滿的年少回憶殺阿。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Intel 總部外側的 Robert Noyce 大樓(以另一位創辦人 Robert N.Noyce 為名),也是 Intel 最常上媒體的建築物,博物館就在左側的一樓入口進入。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Intel 博物館入口並沒有很明顯的指示,就連 intel museum 的字樣也是進入後才會在櫃台後方看到。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順著參觀路徑逆時鐘走,首先可以看到在 1968 年 Intel 初始創辦後拍的影像,圖中被框起來的就是 Intel 的三位創辦人:Robert N. Noyce、Gordon E. Moore 以及隨後加入的 Andrew S. Grove,當初創辦的資金是 2672 美元。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這是 Intel 在公司成立 9 個月後所推出的第一項產品,並不是後來 Intel 所為人熟知的處理器產品,而是 3101 64bit Schottky bipolar RAM,採用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製造,雖然說很快就被競爭對手所仿製,但後來 intel 則是透過這部分的 MOS 開發經驗,在 1969 年推出了 Intel 第一款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1101。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Intel 1101 SRAM 顆粒。

而時間推進到 1970 年,當時的電腦記憶體主流仍然是以手工打造的 Magnetic Core Memory 磁芯記憶體為主,而 Intel 由 MOS 半導體生產的 1101 SRAM 則是提供了更便宜、更可靠、空間更小的的選擇,到了 1972 年,由 1101 SRAM 組成的 Core Memory 設計就成為市場上的主流。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現場也展示了當初的 Magnetic Core Memory 磁芯記憶體,整體大小大約是 10 x 10 公分左右。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在 1972 年推出的 IN-10 記憶體板,除了上面滿滿的 1101 SRAM 外,還搭載了 Intel 首顆微處理器:4004。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全球第一款商用微處理器:4004 處理器是 Intel 在 1971 年發表,在當時是為了一家日本電子計算機公司 Busicom 的產品所開發的,採用 16 根針腳設計,尺寸為 3 x 4 mm。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旁邊壓克力內展示的 4004 處理器本體,可以想像在真空管時代需要占用一個房間體積的運算能力,進步到半導體世代後可以縮成這麼小,在當時所造成的震撼。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4004 處理器的規格,運作時脈只有 108 KHz,內部電晶體數量為 2300 個。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當初搭載 4004 處理器的 Busicom 電子計算機。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Busicom 計算機內的『主機板』。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而到了 1974 年,Intel 推出了 8080 微處理器,可說是世界上首款非特定用途的處理器,具備 4500 個電晶體,每秒鐘可執行 29000 次運算,是 4004 處理器的 20 倍,而 8080 的推出也消彌了對於微處理器性能表現的疑慮雜音,很快地也在市場上銷售一空。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到了 1976 年,Intel 則是應客戶需求打造出了首款單板電腦 iSBC80/ 10,搭載 8080 微處理器與整合了周邊連接,讓客戶可以避免整合處理器與周邊的問題,快速打造出電腦產品。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旁邊就展示了搭載 8080 處理器的 MITS ALTAIR 8080 家用個人電腦,在 1975 年推出,可說是第一台在市場上成功的個人電腦,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就是用這台電腦開發 ALTAIR BASIC 程式語言,進而在之後創辦了現在的微軟。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接著就進入到 x86 處理器的時代,Intel 在 1978 年推出了 8086 處理器,於 1979 年推出了 簡化版本的 8088,並且成為當時 IBM PC 搭載的處理器。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8086 處理器。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接著展示的這櫃大家就可能開始比較熟悉一點,從 80286 開始的處理器產品,由於 IBM PC 在市場的成功,讓 IBM PC/AT 相容規格的產品成為市場的主流,Intel 處理器的市場大增,甚至在 1982 年的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首度不是頒給人,而是頒給了 PC。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在 1982 年推出的 80286 處理器,這款產品因為 IBM PC 與其他相容產品的熱賣,讓 Intel 首度達到年收入 1 Billion美元的里程碑。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這個 Intel i860 處理器可能比較少人見到,是 Intel 為了當初的超級電腦所開發的平行運算產品,在 1991 年以 32 GFLOPS 打破了當時的超算運算能力紀錄。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這顆大家就可能比較熟悉了:80386DX-33,是在 1985 年推出的 32 位元處理器產品,具備 27 萬 5000 個電晶體,並且支援初步的多工處理能力,可以支援 Windows 作業系統。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接著就是下一代 80486,在 1989 年推出,是首款整合了算數處理器的微處理器架構。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Pentium 處理器則是在 1993 年推出,加入了超純量架構、64 位元資料路徑等設計。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而在接下來推出的 Pentium Pro 處理器,則是首度採用多核封裝與內建 L2 快取設計。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接著就是採用特殊 Slot 1 插槽設計的 Pentium II 處理器,在 1997 年登場,大致上改進了 Pentium Pro 在 16 位元作業系統(也就是 Win95/98)上的執行效能,並且導入了 MMX 多媒體指令集,加強在圖形方面的處理能力。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另外還有高階伺服器使用的 Pentium II Xeon 處理器,採用長度更長的 Slot 2 插槽設計。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展示櫃的另一面就是比較『近代』一點的產品了,從 1999 年的 Pentium III 開始一直到近期的 Core i 系列處理器,不過在這邊只展示到 45 奈米等級,進入 LGA1175 插槽的產品,在 2008 年以後的產品就沒有展示。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1999 年推出的 Pentium III 處理器,這邊展示的是比較早期的 Slot 1 版本,之後就改成 Sockert 370 插槽設計,並且修正了 SSE 指令集的問題。在這個時代 intel 也開始感受到 AMD 處理器(當時是 K6/ K7 跟 Athlon)的市場競爭壓力,在後期將處理器時脈推升到 1GHz 水準。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2000 年所推出的 Pentium 4 處理器,採用 Socket 478 腳位設計,主要應對當時正夯的多媒體播放效能需求,並且在 2002 年導入了 HT 超執行緒架構,在應對電腦多工處理需求時提供足夠的效能表現。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而在 2003 年,Intel 首度針對筆記型電腦推出新的 Centrino 行動架構,提供高效能以及長效電池續航力,並且整合了無線網路技術在輕薄的筆記型電腦內,在當時可說是一大突破。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作為 Centrion 行動架構核心的 Pentium M 處理器。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到了 2006 年,Intel 推出了世上首款的四核心處理器:Core 2 Quad,提供給桌上型電腦與主流伺服器使用,另外也有雙核心的 Core 2 Duo 產品提供給筆記型電腦使用。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而到了 2007 年,intel 正式進入 45 奈米製程,並且從次年的 Core 2 雙核心產品開始採用 45 奈米製程製造。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在 2008 年還掀起了一股小筆電的風潮,現場也有展示了當初搭載的 Atom 處理器。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而最下方展示的就是 2008 年推出的高階處理器: Core i7,也是首度不在 Core 後方加上 Duo 或是數字來呈現核心數的處理器,採用 LGA 1156 插槽,最初代號為 Nehalem 的產品採用 6 核心 12 執行緒的配置,處理器頻率由 2.53 GHz 起,並且具備 Turbo Mode 加速技術(現在 Turbo Boost 的前身)。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另一個展示櫃中展示的則是 Intel 在周邊連接技術上的產品,包括 PCI 網卡、通訊單晶片以及 PCMCIA 插槽介面卡等等(又是時代的眼淚)。

看完了 Intel 歷史產品,還有另外一區是介紹電腦基礎知識跟晶圓製造的區域。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在這個區域的地面上有比較特別的設計,就是與半導體製造相關的元素,上面有其元素符號、原子序跟原子量。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首先是以互動方式介紹二進制原理的機台。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下方有以 ASCII 碼對應的英文數字,可以按上方的按鍵來跟機台互動。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另外也有介紹導體特性的機台,簡單介紹關於半導體的原理。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另外一面則是簡單介紹晶片設計的牆面。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以簡單的互動方式介紹處理器運作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旁邊則是介紹早期的晶片設計工具,幾乎是以手繪與手動刀具設計打造 Demo 設計。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另外還有晶片怎麼在電腦內運作的解說。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除了設計業務外,晶圓製造也是 Intel 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博物館內也有對其進行介紹。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首先展示了怎麼從矽錠轉換成矽晶圓的過程。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在後方還有小型的晶圓廠模型,以透視結構的方式讓人了解晶圓廠的大致運作流程。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後方還有用互動方式呈現晶片製造過程的機台。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在旁邊的區域還有更大的晶圓廠模型,參觀者可以戴上 Holo Lens 擴增實境眼鏡來了解晶圓廠的各個區域。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也可以稍稍體驗一下穿上無塵衣的感覺(大誤)。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一旁還有穿著無塵衣的步驟解釋,看了就覺得真辛苦啊.....。

現場還有展示一些相當有趣的 Intel 行銷『文物』,像是這個: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當年 Intel inside 的 Sales Kit,裡面還附上一捲 VHS 錄影帶。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當初貼在機殼上的 intel inside Pentium 處理器貼紙,金屬貼紙的設計真的很有質感,陳拔跟現場的同業說如果有出這樣設計的紙膠帶就一定買(可惜沒有)。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還有很久不見的無塵衣人娃娃。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沒想到 Intel 處理器也有用來做過遊戲機,這台 1978 年推出的 Magnavox Odyssey Home Video Game System 是採用一顆 8048 處理器為核心,其實在 1976 年 Intel 就開始進入個人崁入式裝置市場(真沒想到,),比起個人電腦還要早!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還有在先前 40 周年推出 i7-8086K 紀念處理器時,跟 8086 處理器的比較陳列。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中央還有比較表格。

【採訪】探訪 Intel 總部博物館見證電腦發展史 看看你有玩過那些處理器?
另外還有當初的股票上市公告,第一份出貨單等歷史文件,來到這邊就像回顧了一次近代電腦的發展史。

Intel 博物館的開放時間是周一到周五上班日的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免費參觀,建議可以事先預約,如果有來這附近或是對處理器的發展歷史有經驗的話,不妨可以排進行程裡,附近也有電腦博物館等相關景點,對於科技迷來說也算是個朝聖之旅阿。

/// 小惡魔回文抽獎活動

  • 活動辦法:回覆文章留下你對Intel 博物館的觀點或評價,就符合抽獎資格喔!若複製他人的回覆內容或無意義回文,將不具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能拍下自己使用過的處理器(廠牌不拘)的照片更好。
  • 活動獎項:Intel 無塵衣人娃娃 (共 3 個名額)
  • 活動時間:即刻起至 2023 / 09 / 28 中午 12:00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會員名稱
Intel 無塵衣人娃娃 stevenlee
Intel 無塵衣人娃娃 沙羅季曼
Intel 無塵衣人娃娃 HLP Mr.Lin Yu

◆抽獎實況影片:

陳拔的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henPaGadget
2023-09-19 13:21 發佈
很酷的地方~但我進去應該會三秒睡著XD 真的是隔行如隔山~有看沒有懂!
pc8801

那麼多人去故宮也沒幾個真懂,動物園牌子遮住一堆動物都叫不出名

2023-09-23 14:58
以前計算機概論講到的東西居然可以在眼前出現. ...Intel 有心成立這個博物館,太感動了.
pc8801

intel只是留檔自己家的東西吧?

2023-09-23 15:02
今天才知道牙膏是如何製作跟進化
難以想像這個東西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Intel 這個博物館光看照片就覺得充滿科技電腦宅的味道
486有dx/dx2/dx4

後面還有一棵mmx?

然後1366腳位的
james5215

Pentium MMX 166Mhz~233Mhz那顆黑金剛好像沒看到 , 懷念把166超頻到266Mhz的爽度XD.....

2023-09-19 17:32
intel公司有多大沒有順便介紹一下, 我記得開車繞一圈還蠻久的,,,,,
foxconn360d

博物館其實蠻小的,園區是不小,但我覺得cisco園區比intel大得多

2023-09-19 14:41
我們這個年代的看就已經很有感覺了,難想像若干年後
看到這些對比當時後的科技是如何
時代的眼淚
看得很有回憶
很有年輕的感覺
  • 9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