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高效的 Intel Meteor Lake 被稱為“Zen 4 Phoenix Killer”

發完文才發現是 三個月前

https://www.notebookcheck.net/Efficient-Intel-Meteor-Lake-described-as-Zen-4-Phoenix-Killer-as-leak-claims-Intel-is-working-on-a-40-core-Arrow-Lake-CPU.723112.0.html

根據《摩爾定律已死 MLID》最新洩露的消息,英特爾 Meteor Lake 預計將擊敗 AMD 最新的 Zen4 Phoenix 處理器,而 2024 年的 Arrow Lake CPU 據報導在多線程方面的性能比 Raptor Lake CPU 高出 40%。此外,洩密者還聲稱英特爾將在 ARL-S 台式機 Core i9/Core i7 和筆記本電腦 Core i5/i7 處理器中使用台積電的 3 nm 工藝。

我們之前曾報導過,英特爾可能已經完全取消了桌面版 Meteor Lake 處理器,而該公司只能發布筆記本電腦版的 Meteor Lake 芯片。在Computex上,我們看到MSI展示了運行22線程MTL處理器的Prestige 16筆記本電腦。隨後,微星 Prestige 16 筆記本內的 Meteor Lake 芯片的初步Cinebench R23 基準測試結果出來了。除了透露即將推出的 Meteor Lake 和 Arrow Lake CPU 的新細節外,Moore's Law Is Dead 的 Tom 還確認 MTL-S 處理器確實被取消。


英特爾流星湖
Tom在他的最新視頻中聲稱,原本預計使用 LGA1851 插槽的 MTL-S 已被取消。所以,我們只會在筆記本上看到 MTL。洩密者還報告說,Meteor Lake 在處理器的 SoC 芯片上有兩個小的“隱藏的 Crestmont 核心”,允許用戶禁用 CPU 塊以“大量節省閒置功耗”,同時保留芯片間通信。

有趣的是,Tom 無法確認應用程序是否可以全部使用所有16 個內核(6 個P 內核+ 8 個E 內核+ 2 個SoC Crestmont 內核),因為這兩個小內核主要用於“空閒功耗節省和芯片組I/O”溝通”。

在性能方面,洩密者報告稱,MTL 預計將與 AMD 的Zen 4 Phoenix處理器(而不是即將推出的Zen 5 Strix CPU )正面交鋒並獲勝。之前的洩密事件稱,英特爾 Meteor Lake CPU 上的 P 核只能比 Raptor Lake P 核帶來個位數的 IPC 提升。

也就是說,MTL CPU 預計將具有很高的效率,因為 MLID 表明這些芯片將在這方面與 Zen 5 Strix 處理器競爭。

英特爾箭湖
根據 MLID 的最新報告,英特爾 Arrow Lake處理器將於 2024 年第四季度發布。然而,令人驚訝的是,Team Blue 可能會重新開發 40 核(8 個 P 核 + 32 個 E 核)配置。就上下文而言,過去的洩密事件稱 ARL CPU 最高可達 24 個核心(8 個 P 核心 + 16 個 E 核心)。

此外,與第 13 代 Raptor Lake CPU 相比,Arrow Lake 的單線程性能可能高出 30-40%。洩密者還估計,根據 14 核(6 個 P 核 + 8 核)ARL 芯片與 14 核 MTL 芯片的基準比較,ARL CPU 在多線程方面比 MTL CPU 性能高出 40%工作負載方面,頂級40 核ARL SKU 的多線程性能可比24 核Raptor Lake 旗艦產品高出55-75%。

接下來,Tom 暗示英特爾與台積電簽訂合同使用3納米工藝生產40 核ARL 台式機Core i9、24 核(8 + 16) 台式機Core i7,以及14 核(8 + 6) 筆記本電腦Core i5/i7 SKU 。 而台式機14核Core i3/i5 ARL-S和10核筆記本電腦Core i3預計將採用Intel 20A工藝。

最後,洩密者還報告稱,Arrow Lake 的 iGPU 正在降級至 192 個 Celestial 執行單元,因為“320 EU iGPU 塊不再是標準配置”。

MLID 有關 Intel Meteor Lake 和 Arrow Lake 的信息已經公開,如果我們不提及另一位連續洩密者 OneRaichu ,他將MLID 的最新報告描述為“過時的、虛假的”,並且包含很少的準確細節,那就是我們的失職。 因此,無論MLID的報告高度準確,還是像Raichu聲稱的那樣包含虛假信息,我們都應該對這一泄密事件持高度懷疑的態度。
2023-09-11 0:32 發佈
maya95 wrote:
https://www...(恕刪)

為何INTEL不用自己的10NM++++++
不是說已經開發到1.4nm了嗎
這篇不會是intel PPT的假消息了吧
arrowlake的i9如果真的是传言中的8+32,只提升40%的多线程根本可以说是大失败了。
同样8+16 提升40%多线程才值得称赞。那代表单核会有很明显的提升。如果是8+32,没有提升个60%以上多线程,那是大失败。
雖然是3個月前
但是拿來參考看看的話
1、英特爾 Meteor Lake 預計將擊敗 AMD 最新的 Zen4 Phoenix 處理器:目標是對手的中階apu,這個很不可思議。
2、2024 年的 Arrow Lake CPU 據報導在多線程方面的性能比 Raptor Lake CPU 高出 40%:現在已經在宣傳15代了,該不會14代是可割可棄的,intel與amd不同,通常同一世代移動端與桌面端都會推。
3、謠傳核心組成為6 個P 內核+ 8 個E 內核+ 2 個SoC Crestmont 內核:這個比較不可能吧,E核新舊架構共用,新的還不是主力,這樣只會慘上加慘…
4、Meteor Lake CPU 上的 P 核只能比 Raptor Lake P 核帶來個位數的 IPC 提升:這樣就等於是桌面的10代轉11代的悲劇的構現,intel不會再犯一次錯吧。
5、MTL CPU 預計將具有很高的效率,因為 MLID 表明這些芯片將在這方面與 Zen 5 Strix 處理器競爭:這個就神奇了,目標是中階apu結果要與高階apu這我不懂…
6、可能會重新開發 40 核(8 個 P 核 + 32 個 E 核):也就是說14代的架構可能沒有改變,15代才會改變…好玩了…

這些情報看起來很混亂,基本上,可以說是intel可能沒有辦法達成自己設下的目標。

第一批的核心組成是6 個P 內核+ 8 個E 內核+ 2 個SoC Crestmont 內核,基本上就不是頂規,因為在硬體架構不變下,頂規應該是8 個P 內核+ 16 個E 內核。不直接推頂規的話,個人猜可能是再度官方超頻了,這樣就會更熱,使得散熱周邊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追上來。

原先預計在14代就會使用2.5D的堆疊,但是疊成這樣,很怪,還是等實際的產品出來了以後再說吧。
被民主、被言論自由、監督人民、大內宣、性騷擾,真是「共規綠隨」。挺台獨,去當兵。
Meteor Lake 這次只含 行動運算 CPU. 今年推出的14代桌上型 CPU 其實只會是 13 代Raptor Lake 更新

===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106673-intel-meteor-lake-ai 也是三個多月前

Intel在Computex 23台北國際電腦展的系列活動中,實際展示代號為Meteor Lake的第14代Core i處理器執行AI應用程式。

Intel Meteor Lake內建VPU視覺處理器:Web Cam特效、Stable Diffusion算圖都能加速

內建顯示也可以玩Stable Diffusion AI算圖
Intel在說明會的前半段說明了Meteor Lake處理器的特色,會將製程技術由Intel 7推進至Intel 4節點,並搭配Foveros 3D封裝技術,它除了具有次世代電源管理機制,還會搭載全新Arc內建顯示晶片,能夠支援DirectX 12 Ultimate、光線追蹤、XeSS升頻,可望帶來更流暢的遊戲體驗。

另一方面,Meteor Lake也整合了AI引擎並內建VPU(視覺處理器,Vision Processing Unit,用於AI運算加速),能夠進一步提升AI運算的效能,對於Microsoft在近期不斷將越來越多AI功能以Copilot的名稱整合至Windows 11作業系統、Office 365文書軟體的趨勢來說相當重要。

在使用VPU進行視訊會議的背景模糊、自動追焦、目光校正等功能時,可以看到工作管理員的VPU使用率上升,代表分擔了CPU的運算負載。

==

Meteor Lake VPU AI 生成圖像沒幾秒, 對有創作需求的工作者, 行動市場 INTEL 真的很有可能會打趴 AMD (不知 AMD 是否有相對應的東西?)



==

之前自己在無 GPU 情況下跑 Stable Diffusion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6833404#88097458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6833404&p=2#88101358
eclair_lave

這倒不知,手上也沒7040系APU能測,有興趣可能得去翻資料或相關社群問看看了

2023-09-11 14:07
eclair_lave

Z1就不用找了,規格上看它的AIE是被閹掉的,目前翻Z1的資料大多集中討論在GPU/大小核的分析而已

2023-09-11 14:08
formal0328 wrote:
為何INTEL不用自己的10NM++++++


可以想成INTEL 20A 還未能量產, 透過TSMC N3比較成熟的製程來爭取快速上市的時間
再者TSMC N3產能也有限, 所以除了阿婆之外就是i皇和MTK選擇提前下單
蘇媽現在應該會對於Zen 5 是不是能採N3和產量被分攤感到擔憂吧
^^A 請多多指教~
eclair_lave

Zen5 EPYC ES 的R23分都有了,流片前沒跟tsmc先預談好量產時程或分配未免有點扯,或是ZEN5 桌面/伺服器CCD不是用3nm而是4nm也可能

2023-09-11 16:17
eclair_lave

上個月有新聞年底前N3+N3E月產能將擴充到8~10萬片,但因為蘋果砍單導致第四季預估月產出只會到5~6萬片,INTEL修改生產藍圖後對TSMC的投產空間應該是從這中間拿到的

2023-09-11 16:30
altoph wrote:
1、英特爾 Meteor Lake 預計將擊敗 AMD 最新的 Zen4 Phoenix 處理器:目標是對手的中階apu,這個很不可思議。
2、2024 年的 Arrow Lake CPU 據報導在多線程方面的性能比 Raptor Lake CPU 高出 40%:現在已經在宣傳15代了,該不會14代是可割可棄的,intel與amd不同,通常同一世代移動端與桌面端都會推。
3、謠傳核心組成為6 個P 內核+ 8 個E 內核+ 2 個SoC Crestmont 內核:這個比較不可能吧,E核新舊架構共用,新的還不是主力,這樣只會慘上加慘…
4、Meteor Lake CPU 上的 P 核只能比 Raptor Lake P 核帶來個位數的 IPC 提升:這樣就等於是桌面的10代轉11代的悲劇的構現,intel不會再犯一次錯吧。
5、MTL CPU 預計將具有很高的效率,因為 MLID 表明這些芯片將在這方面與 Zen 5 Strix 處理器競爭:這個就神奇了,目標是中階apu結果要與高階apu這我不懂…
6、可能會重新開發 40 核(8 個 P 核 + 32 個 E 核):也就是說14代的架構可能沒有改變,15代才會改變…好玩了…


1.MTL轉INTEL 4 的用意就是強調能耗比的, 第一波不會挑Dragon Range的性能去挑戰. 當年Tiger lake第一波也是才4核心, 性能不可能跟多核心對打, 自然強調在能耗比
2.14代DT是RPL-R, 跟RPL沒有架構大幅改變自然沒必要強調
3. MTL是Redwood Cove+Crestmont, SoC上也是 Crestmont, 用途就是可以在超低功耗時還可運作, 不用CPU tile
4. IPC提升與否也要看頻率和能耗設定
5. Strix point是12C24T, 跟MTL sku 22 threads差不多, 高階APU是Strix Halo
6. 14代DT是因應AMD不會推新U所衍生的暫時性方案, 15代Lion cove和Skymont才是架構大改, 也不會有32E了
^^A 請多多指教~
原來 INTEL 早就告訴你 GPU 的部分是外包 3nm (不知含不含VPU)

(不過 INTEL 常常改圖也是事實 )

要重返榮耀了嗎
還是先看看就好
我只信上市後
的買家評測
架构设计方面不用担心,这方面amd一直都处在落后一方
主要还是制程工艺,这个一直在拖intel后腿。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