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代移動端?

14代cpu10月 發表,但移動端呢?
資料是說 14代移動端,只有輕薄本筆電,才會用新架構? 資訊不多, 不知有人有較仔細的資訊嗎?
2023-08-03 16:1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移動端 14
14代 Meteor Lake, 首次使用 chiplet 多芯片封裝.

Redwood Cove P核, Crestmont E核, 稱使用 intel 4 工藝生產.
( 實際相當於 GG ?nm 工藝, 有待評測, 並非僅靠密度判斷 )

其中顯示 die 是由 GG 代工, 這是此 U 內唯一可明確稱 GG 多少 nm工藝,
也比較能保證 算力/ 功耗 比, 是達到一定水準的.
亦即: 14代筆電的亮點在顯示算力, 可稍期待.

CPU die 部分, 最高 6+8核, 20線程.
MUS
MUS

找台GG代工iGPU tile是因為MTL-P iGPU仍然使用Alchemist 架構, 當初IP已經先在台GG定了, 拉回自家Intel 4是不同工藝無法銜接

2023-08-15 11:26
stephenchenwwc

就怕一試成主顧. 記得水果M1剛到產品部門, 兜成筆電測試時, 一度以為電量管理出現故障, 因為玩了一會兒, 電池量仍舊是100%. 我倒認為是i社給自家 Fab 的最后通牒. 令其知道自己如何不堪

2023-08-15 11:45
https://technews.tw/2022/07/27/intels-14th-gen-meteor-lake-p-mobile-cpus-have-been-spotted-offering-14-cores/

由英特爾 Fred Oh 上傳,Coelacanth-Dream 在 Github 的 Sound Open Firmware (SOF) 專案發現,一個 Intel 第 14 代 Meteor Lake-P CPU 代碼,暗示此 CPU 系列擁有三種核心。曝光的早期工程樣品(ES)CPU 顯示為「Genuine Intel (R) 0000」,基礎頻率僅 1.2GHz,所屬系列為 0x6,型號 0xAA,步進 0x0。按照計畫,英特爾會在 2023 年推出第 14 代 Meteor Lake CPU,輔以更新後 Redwood Cove 高性能核心(P 核心)與 Crestmont 節能核心(E 核心)。

此英特爾第 14 代 Meteor Lake-P 行動 CPU 樣品並不支援 AVX-512,且 Bootlog 檢出三次/兩種配置。一具 16 個邏輯核心,推測為 6P+4E(12C / 16T),另一個有 20 個邏輯核心,推測為 6P+8E(14C / 20T)。

英特爾第 14 代 Meteor Lake-P 行動 CPU 採用四平鋪晶片(quad-tiled)設計,還整合其他 IP,包括台積電 3 奈米製程生產的 Arc 圖形架構 Tiled-GPU,還有採用英特爾自家 Intel 4 (5 奈米) 製程打造的 CPU 內核,支援 LPDD5RX-7467 記憶體。
stephenchenwwc

希望 i社這把別再凸槌, 工藝競賽就是要有對手. 只剩一個人衝, 不好看.

2023-08-06 20:31
ree33 wrote:
14代移動端,只有輕薄本筆電,才會用新架構?


Intel 4初試啼聲的MTL-S試產後證實跟10nm SF初代一樣適合低壓能效, 加壓後頻率也提不上去, 無法滿足桌面版需要多核+高頻提升性能所以直接停止試產. 再者對手Zen 4推出後直到Zen 5之前也沒有新產品了, 所以Intel 乾脆拿微調IMC的高頻RPL refresh來撐場面, 反正功耗高就是現況, 也沒什麼差別

筆電版的話目前反倒是雙方處理器的銷售量主戰場, 能效和AI運算已經變成未來的主打潮流
雖說Intel 推GNA也已經好幾代了, 但目前主要處理音訊, 無法處理影像或者推理等
目前AMD 的78/79系列已經是使用TSMC 4nm, 加上具備Ryzen AI和核顯780M, 目前檯面上完全沒對手
所以Intel 才會趕快推出新架構+講求能效的新製程 Intel 4 +VPU+Xe-LPG來抗衡
^^A 請多多指教~
游戏脑力

我觉得intel4目前的状况算不错了。频率可以推到5.2ghz才出现能耗拐点。一出场能达到当时10nm的sf水平算很成功了。如果只有icelake那种水平才叫翻车,等于又落后了一年。

2023-08-19 17:10
stephenchenwwc

GG 的 7, 5, 3nm 都是相隔兩年, 可以查水果手機芯片推出紀錄. 水果的 3nm 芯片手機 及 筆電M3 正在生產, Q4 發表. 說有延遲的不知是如何算的.

2023-08-20 19:01
資料甚麼的根本不重要

等得起或者就根本也沒要買的人就直接等到時候看實物就好

等不起的你看了資料又能怎樣?
能不買嗎?
那你不就等的起?
ya19881217

別這麼酸。14代要是擠牙膏馬甲那現在13代就可買了。14代翻天覆地改架構大改製程可以等等買,這些都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因素之一。

2023-08-15 21:15
pc8801

本來就是到時候看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事實陳述也能被說是在酸?

2023-08-20 9:36
intel 14代的情况类似 intel 11代。
11代移动端推出tigerlake性能很强,能耗比直追zen3
而桌面推出rocketlake这个失败产品继续被zen3爆打

目前14代也会笔记本新架构,新工艺,桌面继续沿用旧制程架构
而相比rocketlake ,桌面端更加敷衍,raptorlake refresh根本是raptorlake的步进 raptorlake refresh相比raptorlake大概就是一般体质和雕体质的差距。讲白了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同制程良率会更高,能耗比会更好,可以跑到更高一点的频率而不提高功耗,就这样调教一下默认参数就拿出来卖。这就是14代桌面端。

真正重要的还是要看移动端meteorlake,大核架构换成redwoodcove,是属于Sunny Cove👉Willow Cove👉goldencove👉raptorcove👉redwoodcove的进程。ipc大概10%左右提升。小核还是Gracemont+
meteorlake 目前最高规格为6+8
meteorlake本身没什么特别,就是新架构,新工艺双加成,然后良率不是很好,达不到台积电zen3到zen4的提升幅度。大概只有一半。不太成熟的intel4相比目前很成熟的intel7频率上落后,估计也就5.2ghz 相比intel7的5.8要落后不少。所以不会出游戏本,只会出到35w的一般笔记本和以下。ipc提升可以弥补频率的落后,所以meteorlake的旗舰假设最高单核频率为5.2ghz,ipc的优势可以使其单核击败5.7ghz游戏本。
然后是能耗比,能耗比在中低频应该会有不小提升。
14代移动端真正比较大的改变是封装方式,跟过不同,这次14代用类似砌砖的方式把砌成cputile,soctile,iotile和gfxtile。把这几样分别砌如不同的die内。至于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用不同工艺来做不同的tile,最有意思的是在soctile里面还带有2个超低功耗的gracemont+小核,这个属于cpu的东西竟然不砌在cputile里。这似味着可以在不启动cputile的情形下亮机进入系统。甚至可以就用那两个超小核来使用windows
用户似乎可以自主选择什么时候开启cputile来进行日常使用,什么关闭。待机会睡眠状态下也可以关闭cputile。
这样似乎可以大大降低功耗,做到长时间待机不用关机。
最后是核显部分,这次核显似乎有很大的提升,最高128eu,新制程下有更高的频率 采用了dg2的架构ipc会有提升所以总体上新核显可能比前代提升50-100% 大概就是这样。
meteorlake的情况就类似当年的tigerlake,当大家把注意力放在桌面端翻车的rocketlake,当时我就认为tigerlake才是重点,因为再下一代都是基于tigerlake的进一步升级。所以才有了后来的alderlake。
这一次meteorlake又一次肩负着下一代arrowlake成败的垫脚石。
Ysnsd

[鬼]

2023-09-01 15:47
ree33
ree33 樓主

14代就是看狀況選擇啟動核心.太棒了。筆電大躍進

2023-10-12 9: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