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其實應該早在兩個月前就要分享了,但我太懶
也因此玩了兩個多月,算是比較有調整方向了
然後01這邊分類分太細了
所以會以7950X3D為主角
反正內文會提到顯示卡這個配角,還有遊戲測試也會
不廢話直接進主題~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首先CPU R9 7950X3D
這顆當時買單純就是想嘗鮮而已
想說嘗鮮玩看哪顆好就留哪顆
(結果我目前兩顆都留著,我會留7950X3D而7950X就價格被背刺所以捨不得賣)
不然原本5950X多核性能對我來說已經很足夠了
後面換上7950X看上的是它的內顯,至於為什麼下面會說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7950X3D本體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搭配主機板是我認為目前的AM5 ITX頂點技嘉B650I
(共碩的X670E-I那設計就是坨大便,請直接當它不存在)
三條M.2+4個SATA,幾乎媲美ATX主機板的擴充性
USB數量也算堪用,反正不足就另外加HUB吧
唯一缺點就是太貴,但對比隔壁差不多規格的ITX好像又還好了
不過對比一年多前是真的貴不少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再來是配角顯示卡RTX 4080
會選這張盤子卡最一開始原因是我買不到公版7900XTX
那是少數能放進多數A4結構ITX機殼裡的顯示卡
雖然在上去的公版4090也可以,但價格真的太貴了
而且其風扇配置,風道會與主流A4機殼衝突
(其中一顆風扇的風會打在電源背板上吹不透)
最後選了這張VENTUS,也是唯三能放進我的機殼裡的顯示卡(其他兩張都是公版卡)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當時太期待了就直接把本體裝進機殼裡沒拍照
但就算單對比風扇罩也能明顯感受到大RX 6800一截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至於要放入的機殼就是聯立A4H2O啦
11公升多少也有猜到了吧~
支援240水冷排及32.2公分顯示卡
而4080 VENTUS可以剛剛好放進去完全不留縫隙
到現在會堅持組ITX主要是我房間並不大(不到兩坪),以及ITX小巧帶來的質感真的很好看
然後不知不覺我就把家人的電腦都變成ITX形狀了

接著就是裝機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CPU側,擠好擠滿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顯示卡測長這樣
為了塞入4顆SATA SSD所以拆掉原4080風扇罩,改用兩顆120風扇
這樣尾端就能空出空間放SATA SSD,而較大的風扇也能顧及靜音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機殼底部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整體風道配置
上面看到機殼底部留的大洞就是為了下面輔助散熱
當中綠色圖示是機殼裡的擋板,將CPU及GPU風道隔開
可以防止GPU附載時加熱CPU水冷排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背面接線......
然後應該有發現我的主機是懸在空中
主要是為了散熱最大化
讓機殼四周完全沒阻礙,能讓風流更順暢同時節省空間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桌面配置,電腦總共接了3台4K螢幕
主螢幕為4K144+副螢幕4K60*2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關於近期燒CPU風波
總之為了保險建議更新一下BIOS(共碩除外建議外加手動調SOC電壓)
至於為什麼?板上有不少討論就不細說了

再來就是關於我CPU+GPU的降壓超頻設定了
首先是CPU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PBO設定如圖
這樣設定最大加速頻率會限制在5G,也是這代AMD性能平衡點
PPT設定135W則是沿用之前7950X設定
及另外:
GFX Curve Optimizer-6
CPU Curve Optimizer-22
RAM 64G 5000 C38 38 38 70 1.1V
SOC 1.01V
是說看不少人CPU都能拉到-30,我這次運氣似乎差了點
RAM只設5000是礙於RTX 4080影響的關係
超高了遊戲完全玩不了,之前搭RX 6800就能超到6000沒問題
這張4080 VENTUS真的是頗爛,到底誰說N卡問題比較少
記憶體超不高當然SOC電壓就能盡情壓低囉XD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顯示卡降壓設定
目標頻率2500MHz 900mV,2600MHz遊戲能跑但一些AI軟體跑不了
電壓實際最低920~940mV(對它會浮動),抓900mV單純是為了方便設定而已
順便留一點餘量以求穩定
顯示記憶體小超700
外加70%功率牆,設功率牆只是為了以防萬一
下面實測會看到這樣頻率電壓設定,大多時候是摸不到功率牆的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主機裡接的硬碟......7顆!!!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以上設定及配置的待機功率
這個待機功率是主機+一台4K144Hz螢幕的待機功率
(若停電還是要有台螢幕能看畫面嘛)
之前測過4K144Hz螢幕大約吃60W
所以......還會覺得AMD待機很耗電嗎?
當然啦能這麼低也是因為我螢幕都接在7950X3D的內顯上
也是我想把5950X換掉的原因
接獨立顯示卡單主機待機就會破百瓦了
房間太小若電腦待機功率太高,會大幅增加室溫
而我夏天除了睡前開個兩小時冷氣外,其他時間能不開就不開
就救救地球~

一些系統資訊......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WIN10 22H2
短時間內還是不建議上WIN11,問題真的太多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內顯驅動資訊
可以看到螢幕是接在內顯上,也就是跑混合輸出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有內顯的好處之一
一些不吃重圖形性能的軟體可以直接丟給內顯跑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HWINFO64資訊
除了確認SOC電壓沒超標
再來就是呈現主機的風扇轉速,也呼應標題的靜音小鋼炮
我自己對聲音滿敏感的,同時也很重視喇叭聲音音質表現
自然也就很重視任何的環境音音量

圖中紅框裡CPU就CPU水冷排風扇,用的是NZXT X53搭貓扇NF-F12
系統1是機殼底部的輔助散熱風扇,用的是貓扇NF-A14黑化版
系統2是主機板自帶的M.2散熱小風扇
CPU OPT是顯示卡的散熱風扇,用的是之前買NZXT機殼內附的機殼風扇

除了CPU水冷排貓扇比較靜音,所以轉速上限放寬到約850轉
M.2散熱小風扇實測1000轉左右是聽不到聲音的
其他風扇則限制在800轉以下
這樣風扇設定讓待機下風扇聲音只比喇叭底噪高一點點
而滿速下雖然能明顯聽到風扇聲,但開個電風扇弱檔就壓過去了
同時經過朋友認證低附載下幾乎完全聽不到聲音,不說還以為電腦沒開機的程度

在進入實測之前先說溫度部分
由於測試橫跨好幾天,室溫有所浮動
這幾天比較涼快大約是26~28度這樣,所以僅供參考吧

接著就來看看降壓後的性能及功率表現吧~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在之前......滿推薦這款Process Lasso
雖然7950X3D在多數軟體及遊戲調度上是沒問題的
但還是有少數軟體及遊戲有調度異常的情況
那就可以用Process Lasso去設定CPU相依性(或親和性?)
然後我有把CPU用量平衡給關閉,防止與CPU預設調度衝突
下面測的軟體有用Process Lasso調的話會另外說明

首先跟CPU相關的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7-ZIP
找了STEAM裡的遊戲來做壓縮及解壓縮測試
壓縮90MB/S左右
解壓縮逼近1G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WINRAR
大約46000KB也就是46MB左右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跟之前測過的R7 7700相比低不少,不知道為什麼
不過就這效率,我選擇用7-ZIP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R23單核1725多核35000左右
更新BIOS後CPU頻率加速變得不太積極了
單核附載時只會加速到4.8G左右,而不是BIOS設定的目標頻率5G
不然若跑上5G,R23單核分能到1810左右
當然一般低附載還是能跑上去,會在意就去BIOS裡調整Max CPU Boost Clock就好
看似單核低了不少,但系統體感使用流暢度真的沒什麼差
反而可以降低近一半的功率消耗,AMD跑極限高頻能耗表現其實並不好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節省圖片,整理成圖表
額外測了我自行新增的電源模式:省電模式
只能說低功率下的能耗表現真的強,94瓦跑出三萬分很恐怖啊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Acronis
這性能比較難量化,但是個很實用的工具,系統備份我都用Acronis
不相信微軟的還原點機制,而且Acronis還原速度還比微軟的快
這邊就單純呈現Acronis比較偏好實體核心,且大約能吃到十顆核心
依我目前系統碟約180G大小來說備份耗時約3分鐘吧
幾乎是以每秒1G的速度進行壓縮備份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Topaz Gigapixel AI
拿跟之前測試一樣的圖,純CPU運算16秒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RTX 4080運算5秒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純CPU的話比7950X慢1秒,但考量消耗功率低了13瓦整體效率還是好一些
顯示卡的話RTX 4080就占不到便宜了
耗時跟RX 6800差不多,但要多吃65瓦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Topaz Video AI
7950X3D搭RTX 4080耗時56秒
由於版本跟之前測的不同所以不好比較
而Video AI實測滿大吃快取的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設定上升頻4K+補幀至72幀以增加CPU壓力
圖中上:預設每幀耗時0.92;中CCD0每幀耗時0.84;下CCD1每幀耗時0.9
差了快10%吧,考量CCD0頻率還比較低
大快取代來的性能提升滿有感的
這個軟體我就有用Process Lasso去調相依性,把他丟到CCD0去運作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但實際上我只會設補幀至72幀
圖中動畫長度只有約12分鐘
若是一般約23分鐘動畫同時跑三部,總耗時大約五個半小時
利用睡覺及上班時間跑,一天就能跑6部

然後......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藉由Lossless Scaling這個小工具裡的FSR升頻至4K
當然效果是不及近期NVIDIA推出的RTX Video Super Resolution
但看看資源占用,其實也沒什麼好嫌的


再來就是配角RTX 4080出場的時候了
首先先理論跑分,看2500MHz頻率能跑出多少性能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TIME SPY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以我從RX 6800升級至RTX 4080來說是滿有感的
功率提升也滿有感的,雖然能耗表現確實是目前的頂
但對比AMD CPU同功耗下對比前代高達30%的性能提升
以我從RX 6800升級至RTX 4080來說能耗進步相對沒那麼有亮點
當然也跟這張卡最低電壓只能設到約920~940mV有關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TIME SPY EXTREME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FIRE STRIKE ULTRA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PORT ROYAL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光線追中性能就不用說AMD弱項
所以理論性能翻了倍還不只
只是想想以其價位來說也應該啦

綜合理論性能來說,降壓後約降低10%左右吧
但功率消耗能降到約210瓦左右,整體來看還滿划算的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壓力測試98.7%通過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這溫度還可以吧,以ITX機殼加上不到800轉的風扇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PCIE頻寬測試
因為採用混合輸出,所以理論可用頻寬比較低

再來實際遊戲測試
遊戲中都會開啟垂直同步+限制144幀
畫面撕裂對我來說幀數再高都是滿影響遊戲體驗的
限制144幀則是螢幕也就4K144Hz而已
沒特別說明就是4K特效全開
先上有內建基準測試的

2077,用Process Lasso限制在CCD0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畫質設定
光線追蹤除了圖中兩個選項外其他都關閉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內建測試結果
圖中上半部結果如上圖畫質設定
圖中下半部結果為上圖畫質設定基礎下開啟光線路徑追蹤+DLSS3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實際遊玩我不會去開光線路徑追蹤或DLSS3,滿影響遊玩體驗的
還是以關一些影響較小的特效配合FSR衝原生幀
基本上能穩定跑到80幀+,偏郊區的話能破百幀
CPU功率消大多在50~55W浮動
鬧區能摸到60W;郊區能低至50W以下

Far Cry 6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特效全開+FSR最高品質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實際遊玩大約100幀+-10%
比較特別的是顯示卡最多就吃150~160W,不開FSR也一樣

Little Witch Nobeta,用Process Lasso限制在CCD0的CPU0~7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能全程穩定144幀
對顯示卡需求滿低的,顯示卡功率大多在60~70W間
CPU功率消耗約40W左右

Love Love School Days,用Process Lasso限制在CCD0的CPU8~15
解析度最高只有1080能選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可以跑滿144幀,但幀生成沒有很穩
不過因為算是類解謎恐怖(?)遊戲所以到是還好
顯示卡功率消耗約60W
CPU功率消耗約40~45W左右

尋找愛麗絲!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全程穩定144幀

Stray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可以穩100幀以上,滿吃顯示卡性能
但畫面真的做得很好,不說還以為有支援光線追蹤

Little Nightmares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全程穩定144幀,而且幾乎是一跟直線

Little Nightmares II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運行畫質強化版可以穩100幀以上,滿吃顯示卡性能

HoloCure
解析度最高只有720,但馬賽克風格遊戲嘛沒什麼差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遊戲有60幀限制,預設跑在內顯上
而內顯性能也足夠應付
順代一提,上面所有顯示的CPU功率是包含內顯的喔~

Beat Saber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VR遊戲,頭盔用的是初代VIVE
由於遊玩時無法截圖,點下面連結可以觀看影片參考
清新版:KON KOYO
地獄版:KILL THE DANCEFLOOR
這類節奏遊戲滿吃系統延遲及流暢度
除了我的渣技術外整體來說還是滿流暢的

11公升靜音小鋼炮裡的R9 7950X3D降壓調教及簡單性能、遊戲分享
最後整理一下各類應用的耗電量
平台功率是參考UPS顯示瓦數扣掉螢幕瓦數後的耗電量
總之結合了目前市面上能耗比最強的AMD 7000 CPU及RTX 4000 GPU
這樣的表現確實沒得嫌,高性能不需要高功率消耗
重點呢,這是在電腦運作幾乎沒聲音的情況下達成的

尤其7950X3D的能耗表現更是令人驚艷
連蠻吃CPU的2077最高也就吃60W左右
當然只論遊戲中的能耗表現應該是7800X3D最強
但7950X3D更多核心能兼顧多核性能表現
也是我目前認為最均衡的旗艦處理器

當然因為降了點壓所以損失了一些性能
但若能以損失一點性能換來低得多的功率消耗及噪音
我覺得還是滿值得的啦~
重點是損失較多的單核性能體感還感受不出來
一部分也是靠7950X3D大快取的優勢吧

剩下唯一我希望可以改善的是
Max CPU Boost Clock數值設定能讓兩顆CCD目標最大加速頻率同步
目前設定是若我設-200
那CCD0會是5250-200=5050(5.05G)
而CCD1會是5750-200=5550(5.55G)

我希望是若我設-200
那CCD0依然是5250,因為沒頂到目標最大頻率
而CCD1會是5750-200=5550

除此之外大致上用的還挺滿意的
也感謝各位看到這了
會拖那麼久才發就是因為只要一打就是一大篇
並且看著資料夾裡記錄了一堆照片及截圖,整個人就懶了
2023-05-18 0:37 發佈
ロリ大大 wrote:
其實應該早在兩個月前...(恕刪)

顯卡會影響ram超頻嗎?
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我的習慣是電壓直接加下去(1.4V以內)
有過再降
ロリ大大
ロリ大大 樓主

我猜應該是ITX A4結構背靠背造成的,然後顯示卡本身設計又沒做好屏蔽而去干擾其他零件,包含文中沒提到的PCIE延長線也受到干擾,要額外包銅箔加強屏蔽能力才能穩跑GEN4[鬼]

2023-05-18 1:08
1.拆掉顯卡風扇後利用機殼風扇來散熱兼顧靜音.這招真聰明,要學起來.
2.請問3顆螢幕是全接內顯還是部份接外部獨顯4080?
如果螢幕全部接在獨顯4080上,會有什麼不一樣後果? 效能....能耗?
內外顯能同時和平共存不相互打架嗎?
亮哥+ wrote:
1.拆掉顯卡風扇後利...(恕刪)


螢幕我是全部接在內顯上
全部接到獨立顯示卡上帶機功率會直接破百(大概110W左右)
而全接內顯上待機功率則僅有70W左右
兩邊混插則會遇到BUG(全螢幕遊戲完畫面有機率會卡)
看影片的話接獨立顯示卡平台功率約130W
接內顯的話大概就80W左右吧

不知道是結構因素還是怎麼樣
只要規模偏大的獨立顯示卡
多螢幕輸出及看影片的功率都很高
NVIDIA跟AMD都一樣
之前用RX 6800也有一樣的問題

至於對效能影響
比較明顯的是幀數上限影響
這是受限於內顯圖形能力,還有PCIE傳輸限制
但由於我的目標幀數僅有144左右,所以影響不大
如果目標幀是240或以上則不建議像我這樣接

另外若有軟體吃重記憶體頻寬,也會有一定程度影響
像7-ZIP跟WIN RAR性能好像就低了不少
可能跟內顯也要吃記憶體頻寬有關

最後內外顯能同時和平共存不相互打架嗎?
看那些筆電搭INTEL或AMD+NVIDIA的顯示卡都沒問題了
自然沒有打架一說

反而都用同一家的顯示卡但不同定位還更容易打架
例如用7000系列CPU搭AMD繪圖卡
(先不考慮AMD繪圖卡有沒有購買的價值)
內顯驅動跟繪圖卡驅動只能擇一裝,無法同時存在
也就是說要用AMD繪圖卡就無法掛上AMD內顯驅動
ロリ大大 wrote:
螢幕我是全部接在內顯...(恕刪)


聽君一席話,省了很多摸索的道路.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
很多可參考的的設置,5分奉上。

ロリ大大 wrote:
更新BIOS後CPU頻率加速變得不太積極了
單核附載時只會加速到4.8G左右,而不是BIOS設定的目標頻率5G(恕刪)


可能ITX小板子變得更保守?

不過個人狀況是...這版BIOS在X670-I單核時脈改善不少,
先前是Boost不太上去,
國外也有玩家反映Boost幾乎看不太到。
5.7GHz都是等個好幾分鐘才會看到閃一下。

華碩新BIOS好像比較有推上去,
有錄一小段時脈變化的影片,系統背景開音樂跟動物下載,
輕負載CCD1有多個核心都可輪流積極跑到5.7
7950X3D AGESA1007a時脈觀測

另外也修好一些問題,
開機電供風扇風嘯聲消失、
開機速度也已跟另台I5-13400差不多...

不知道是不是被國外兩大測廠開罵、玩家揚言抵制...
華碩突然驚醒?
BIOS牙膏一次擠爆直接寫好


最後AGESA1007a跑個分,65WECO模式,
Soc電壓一樣手動1.2


其實後續BIOS逐漸修正穩固後,X3D系列還是不錯的U。
自律努力讓自己變大隻
雖然是表演特技, 還是奉上5分.

希望這串可以一直在板上, 給想玩的人一個好參考.
順便追蹤後續有改善部分.
ロリ大大
ロリ大大 樓主

感謝~但不能說是表演特技,我目前就是這麼用的,當然大多數人還是會想追求更高的性能就是了

2023-05-19 23:45
stephenchenwwc

不用客氣, 這起碼可以名留在本版. 力拼友站超頻高手雲集的地方.

2023-05-21 4:14
ロリ大大 wrote:
螢幕我是全部接在內顯上
全部接到獨立顯示卡上帶機功率會直接破百(大概110W左右)
而全接內顯上待機功率則僅有70W左右
兩邊混插則會遇到BUG(全螢幕遊戲完畫面有機率會卡)
看影片的話接獨立顯示卡平台功率約130W
接內顯的話大概就80W左右吧



先5+5分奉上


先感謝日本大幫我處理電腦散熱問題,目前穩定使用中。感恩您。

今天逛01看到您又無私分享AMD CPU調教小教巧,但我看到這樣小機殼內塞滿一堆高端PC設備,覺得不可思議,空間利用真的無敵,整個塞好塞滿,小機殼外觀精巧質感真的破表,但銀彈也噴不少就是。

想請問您文中提到,您三個螢幕都接在內顯待機功率只要70W,我自己試過把螢幕HDMI線材
分別接到~內顯接口和外顯接口,兩者整台純待機功耗約98~102W 沒有差別,是我哪個環節弄錯嗎?

而且我也不知道為何,我螢幕接AMD 7900內顯用PotPlayer 看4K HDR硬碟的影片竟然會有小卡頓,拉時間進度條會卡頓,但改接到 4070TI獨顯才可很滑順的拉進度條正常使用,是哪個環節出錯嗎?
小少爺丹 wrote:
而且我也不知道為何,我螢幕接AMD 7900內顯用PotPlayer 看4K HDR硬碟的影片竟然會有小卡頓,拉時間進度條會卡頓,但改接到 4070TI獨顯才可很滑順的拉進度條正常使用,是哪個環節出錯嗎?





有給內顯分配大一點的記憶體嗎?
預設Auto只給 512" MB "...
有要用內顯的話,可以分個2或4GB記憶體。
自律努力讓自己變大隻
loki6865 wrote:
很多可參考的的設置,5...(恕刪)


剛更新完BIOS我有先全預設使用
R23測試大多只會在5.5~5.6G間浮動
只有在開網頁瞬間會拉到5.7G

不過由於不影響使用所以單純提一下
會介意的人就注意一下就好

只能說大家的X3D體質都滿好的
我的要穩定只能拉到-22
-25就有低機率黑屏了-30更不用說
不過還不錯的是兩顆CCD體質是差不多的
  • 2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