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Intel的大小核CPU架構:最終還是把一些老遊戲坑了

從12代酷睿Alder Lake開始,Intel引入了大小核異構設計,後續的13代酷睿Raptor Lake繼續沿用。

雖然異構設計極大提高了能效,但也給部分應用的相容性帶來麻煩。

《全面戰爭》系列遊戲開發商Creative Assembly最近有些焦頭爛額,大量玩家反饋,包括《全面戰爭:拿破崙》在內的多款經典遊戲,不能很好地與12代酷睿、13代酷睿和諧共存。

在回覆中,CA指出現在需要優先考慮性能P核,補丁會在未來幾個月內發佈。

值得一提的是,據說AMD Zen5開始也要上馬大小核設計了,不過和Intel不同的是,AMD似乎沒有現成的x86小核(Intel是Atom)拿來用,

Intel的大小核CPU架構:最終還是把一些老遊戲坑了
2023-03-10 5:47 發佈
ntgbk2 wrote:

值得一提的是,據說AMD Zen5開始也要上馬大小核設計了,不過和Intel不同的是,AMD似乎沒有現成的x86小核(Intel是Atom)拿來用

AMD 的EPYC Bergamo Zen4C架構就是,
縮小核心規模,增加核心數,最高可達128核心
針對密集型計算推出的產品,
時脈較低,快取較小,單核效能自然比Zen4核心低。
ya19881217

單核有ZEN3的實力 能耗表現更是ZEN5之最 128核心令人口水滿地

2023-03-11 6:19
那也只是據說吧

先說人家端出東西來我也想端出來這個有沒有是一回事

然而大小核你無法全面省電也無法全面極致效能,

至於同樣面積可以塞更多核,
一般使用老實說也不需要太多核心.
而這也是intel的大小核策略能因切換而得益
說白了就是有額外一堆可騰挪替代用途的核心;

那麼問題來了,
我為什麼需要有那麼多可供騰挪切換之用的閒置核心?
沒有一堆多餘閒置的核心隨時擺那,你怎麼有的切換?

最後我個人的結論就是必須要有省電模式的p核才是王道.
全部p核或者全部e核的產品概念可能才會是結論.

那麼根據這個結論,
有沒有技術先不說,
amd為啥要跟進大小核的技術?
這樣比較有噱頭還是產品成本比較低?

當然人心是很難說的
說不定就一堆人就那麼認死理的發揚大小核市場,
要知道適者生存的適者也未必都是優勝劣汰的結果.
先前12代就有,
AMD這端也是,貌似也有兩個遊戲先天跟雙CCD有仇...
覺得是遊戲要跟上,
總不能為了顧這幾款小眾/老遊戲而牽制處理器架構的進步。

ntgbk2 wrote:
值得一提的是,據說AMD Zen5開始也要上馬大小核設計了,不過和Intel不同的是,AMD似乎沒有現成的x86小核(Intel是Atom)拿來用,


完全不擔心AMD的小核,AMD要搞貼核比Intel容易太多,
隨便拿個Zen2(Ryzen3000)改一下效能也不輸E-Core。
不過隨著這次7000X3D異核心Hybrid實作,
一邊叢集核心超大快取,一邊叢集核心衝高時脈,
或許Zen5架構A家有新思維也不一定...?
自律努力讓自己變大隻
X86的生態已發展數十年,能真的吃到超過8核心優化的遊戲少之又少,遊戲開發平台XBOX、PS5到現在也都只用AMD的Zen2 8核心。如今Intel看到APPLE在ARM生態運用大小核爐火純青而想加以借鑑,但能耗比與調度優化遠不如同架構裡AMD「全大核」的Zen架構,反倒是多核跑分高而已,下圖引用YT: 金豬升級包 R7 7745HX in review




知道大小核是現階段優化調度不成熟的產品後(一坨答辯),深挖為什麼全大核的AMD Zen2 還能裝進掌機steam deck,以「真能耗比」優秀更無調度問題遊玩艾爾登法還等3A遊戲,就要了解Zen 2 CPU 架構內有LDO獨立的電源調節,近期intel 13代後的架構調整也有消息INTEL反向AMD 抄作業並命名INTEL DLVR,想深究內容的話推薦這部影片去學習[iframe]這裡輸入YouTube或其他影音的網址https://youtu.be/gV0Cqbk55d0

小結 : 說實在的打遊戲的話XBOX跟PS5都教你選8核全大核準沒錯,CPU誰便宜挑誰,省電的CPU也不會需要飛機起飛的風扇來散熱。
moonPaul

CPU硬體的原理就是一堆會開關電閘的區塊,多區(核)塊應用是離不開區塊的距離,PE大小核物理上本來就很遠(微觀世界),這一點點差距X4GHz的頻率結果就是「耗電+沒效率」

2023-03-14 11:21
moonPaul

再者,軟體開發本身就要調用X86或ARM架構的指令集,X86的遊戲硬件生態最多就是8大核,而ARM硬件發展成大小核也很久了,從硬體限制與發展就會知道Intel硬搞一個PE大小核就是要軟體商擦屁股

2023-03-14 11:36
新舊遊戲都有吧
主因可能是大核、小核兩者的架構是不同的關係吧
所以windows的調度上就會變得很複雜
也難怪intel主推「分工」了(各做各的)

至於純小核的產品有出來了
是i3-N300系列(8核)
只是等到台灣出產品可能還要一段時間吧

AM5會不會大小核…
個人覺得應該不會
推測應該會全線3D化+L2加大+架構大改
不然兩年的時間如果效能成長幅度不如預期
那就會被倒打一把了
被民主、被言論自由、監督人民、大內宣、性騷擾,真是「共規綠隨」。挺台獨,去當兵。
eclair_lave

全線3D化不太可能,製程再下去快取的微縮幅度越來越差,中階以下要封3D,平攤開來總DIE面積跟工本費不划算,再者要看TSMC的立體封裝AP廠產能夠不夠應付

2023-03-10 21:38
問題在遊戲商和用戶吧
看一堆破遊戲還在用多舊的引擎架構
就不用講有能力用到多少處理器性能
要是軟體能與時俱進 , 跟隨硬體的腳步
X3D哪還需要靠白名單
PE核哪須靠PROCESS LASSO調度
每每只會看到媒體只會說遊戲很少需要超過8核這句就想嘴
我就看這句台詞還要講多少年
4K眾生平等這問題還要多久..

當然使用者自己也要負責任拉
每每跑不順就會怪遊戲優化或是怪太吃硬體
一台破電腦用10年是要跟人扯什麼遊戲優化
這些人根本也都在拖後腿
為了滿足這些低端用戶 , 除了犧牲高階硬體配備的族群還能怎麼辦?
fox.simon

怪低端用戶電腦爛....換句話說,也能怪遊戲商為了賺錢,犧牲高階硬體配備的族群,反而去追求讓"多數人"能夠購買遊戲XDD

2023-03-11 0:03
conroe2duo

有些遊戲吃cpu,有些吃顯卡,所以很明顯廠商是有能力讓cpu跟顯卡一起上,dlss就是好例子

2023-03-11 3:44
ntgbk2 wrote:
從12代酷睿Alder...(恕刪)


我不覺得不改傲慢氣息的Intel能夠追上。AMD如果要開發新小核、搭配TSMC的技術,可以預期先天與後天都會比Intel好很多。

Intel啟用又老又爛的Atom當小核心,以及全負載時感人的二倍功耗的大核心。在在顯示Intel不只是落後,還被人發現下半身沒穿褲子。

Intel擠牙膏的那幾年完全是在輕敵、鬼混,沒有把握機會累積任何東西,辜負購買者及投資者。如今還慘到要拿Atom這種貨來救,要說Intel還有什麼密藏招數,實在不抱期待

我認為Intel繼續處於落後對世界才是好的,因為TSMC原本就不會停下腳步,但可以因此拉著Intel這個懶惰鬼往前跑,這對人類絕對是好事。
ロリ大大

pc8801 你只要反問:INTEL拿掉製程要拿什麼打AMD?這本來就是假議題消費者只看結果,現在INTEL說白了就是贏了面子(絕對性能)輸了裡子(能耗比)

2023-03-11 11:03
ace ventura

Intel 沒了製程優勢, 就會像AMD 之前一樣被壓著打.......(看股票就知道了)

2023-03-11 19:19
conroe2duo wrote:
問題在遊戲商和用戶吧(恕刪)

問題在遊戲商和 Windows
ntgbk2 wrote:
問題在遊戲商和 Windows...(恕刪)


WINDOWS當然有一定責任 , 但也不能全推到WINDOWS

雖然老是講微軟調度差也是真的差 , 但在怪微軟處理不好的同時也必須承認一件事

那就是作業系統經常是被強上的那一個

可以去思考一件事 , 作業系統一用好幾年 , 有的人還打死不換

但硬體強推是沒在等的 , PE核在W10和11就明顯例子 , W10的調度基本是玩家想辦法處理

X3D也是一樣狀況 , 晚推出的下場就是AMD自己想辦法弄出白名單

這點我是覺得AMD弄得很好 , 但我不知道CPU的效率為什麼和VGA差那麼多就是了= =

這只是最近的例子

要再舉就是看那堆早該淘汰的平台還在那邊要求更新BIOS主板硬上OS(然後一堆事故)

或是一堆整天追硬體追性能然後死拖活拖用舊OS然後在那哭得(這種最扯)

工作需求也就算了 , 那沒辦法的事

但有的人只是整天追硬體性能打GAME然後該換OS不換.....

我是覺得遊戲跟OS不能混做一談

就拿CPU利用率這件事

轉檔 , 渲染 , 壓縮 沒什麼人抱怨CPU只用單核或8核以下吧?

這應該可以證明來源"爛"(遊戲) , OS也救不了
conroe2duo

玩家自己去自行放大PE的真實作用也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如果還不明白,可以自行思考為什麼壓縮轉檔渲染這類E CORE會產生作用而遊戲只要不是有優化多核的E CORE就擺爛

2023-03-12 10:30
conroe2duo

至於節能真正的問題是INTEL製程不行,如果這也不明白那就拿AMD來講,你認為AMD是製程帶來低功耗還是CPU節能做的好很?

2023-03-12 10:32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