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每當有新的平台問世時,讓人興奮的一點是效能通常會碾壓上一個世代的更高一級型號,甚至會不禮貌的越級挑戰不同定位的產品。如果有在觀察各種評測的資料庫,就會發現 AMD Ryzen 9 7950X 其實在某些效能上已經凌駕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好啦算是兩個世代前的產品,3960X 當初一顆也是要 1399 美金呢。

算圖跟轉檔,一直是多核心的天下,AMD 當初把 16 核 32 緒的處理器從 Threadripper 平台釋出到消費級市場,其中部份原因應就是瞄準此點。多核心處理器對遊戲不是沒有幫助,但最後的決勝點通常都在算圖轉檔這塊,也是頂級處理器競逐的市場缺口。

高解析度、高張數的遊戲,瓶頸仍然是顯示卡,不過目前 RTX 40 系列都有 4K 破百張的能力,加上 DLSS 3 可以補幀,幾快沒有什麼跑不動的遊戲。反觀算圖跟轉檔之類的工作,要算完整張圖或跑完一部片,仍然會讓使用者有明顯的等待感,換更好的平台只是為了讓這些工作感覺不要那麼慢。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Blackmagic Raw Speed Test 最近常看到很多人測。Blackmagic 是 Davinci Resolve 的開發商,本身也有生產攝影機,Black Magic Raw 就是用來測試電腦處理攝影機 RAW 格式時的效能。測試的結果也很直覺,單位是用 FPS 表示,很容易換算成處理的時間。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Blender CPU 分數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Blender GPU 分數

Blender 官方的數據庫很有趣,前幾名CPU都是 EPYC。EPYC 是伺服器用的啊!核心時脈其實不高呢!由此可知多核心效能幾乎決定了 Blender 的運作效率。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V-ray 的 CPU: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V-ray RTX: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V-ray Cuda: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看的有點膩了對不對?那來看看實際算圖時的成績好了。第一個上場的是 V-Ray 加 Sketchup,Sketchup 有蠻多室內設計師在用,比較可惜的是大部份都是為了畫草圖,其實搭 V-Ray 的渲染效果是很不錯的,有幾個眉角要注意就是。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先到 warehouse 下載這個模型,有近 60 萬個多邊形。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渲染前是這個樣子。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先單純用 cpu 來渲染。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耗時約 15 秒。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然後再用 Cuda 來渲染,耗時約 5 秒。

第二個上場的是 Blender。Blender 有個好處,它對 AMD 的 GPU 也算友善,所以就不是 NVIDIA 獨佔。而且 Blender 是免費的,上一個 V-Ray 加 Sketchup 只有 30 天試用期啊!Blender 有自己的渲染引擎 Eevee 跟 Cycles,前者是 GPU 獨佔,可以用內顯加速,後者就是可以純靠 CPU 或 GPU 算,GPU 的話支援多顯示卡。

從素材庫抓了一個模型,這個模型高達 1GB,算完需要 38.5 秒: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轉檔的部份,一樣是 R9 7950X 跟 RTX 4090 的強項。H.264 格式已經有點老,現在要馬轉 H.265,要馬就是 AV1。同樣的內容,H.265 轉出來是 H.264 體積的一半,AV1 的表現會更好,好到有點不思議。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不過,轉 AV1 有點讓人回到當初 x264 編碼剛出來的時候,那種硬體跟不上的錯覺。我試著用 CPU 軟轉一支將近兩小時的 720p 影片,約時約 15 分鐘,但轉成 av1,要將近一小時,而這已經是最快的 AMD R9-7950X 轉出來的時間。

要轉 x265,可以用處理器,但要轉 av1,還是用獨顯會比較好!

先撇除顯示卡端的效能不計,一顆不到兩萬元的處理器,能有這樣的效能已經很讓人感動。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做對比,我用末代頂級 Intel Mac 算同樣的圖,可以聽到風扇狂轉很久,但是 R9-7950X 則是風扇轉一下就停了,如果是在辦公室,同事可能會誤會你怎麼都不用算圖了。

既然提到 Mac,這裡可以順便提醒大家,不管是使用了工作站平台的末代 x86 Mac 或是目前最頂級的 M1 Ultra,設計效能都不可能跟當代 x86 消費級旗艦平台相提並論,光是 Mac 已經很久一段時間不能用 NVIDIA 顯示卡就差一大截了。

M1 Ultra 約 10 萬新台幣,Mac Pro 約 20 萬,這是 Blender 的數據資料庫: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來算圖吧

而這只是比處理器而已,M1 Ultra 的繪圖晶片就算再怎麼有效率,都不可能比得上比磚頭還大的 RTX 4090 的。如果是單純論效能而在猶豫要選 PC 還是 Mac,不用比了,PC 只要一半的價格。AMD R9-7950X 加上 NVIDIA RTX 40顯示卡,絕對是目前的最佳解。
2023-01-19 7:29 發佈
謝謝分享
evahoney wrote:
每當有新的平台問世時...(恕刪)

感謝分享7950X在生產力上的應用,很詳盡,5分奉上
雖然我是想買筆電,可是憑大大的專業判斷,能不能給個建議呢?

是這樣的,我主要用pr做vlog影片
目前用桌機,配備算中低階的 amd 5600x、amd rx6650xt、32g ram
輸出慢一點沒關係,但困擾的是剪4k的過程中,在回放時會卡頓
只好每次都轉代理

看到amd發表新筆電u,如果是R9 7940HS等級(4nm、8核)或上到R7 7745HX(5nm、8核)配上4060或4070顯卡
以他們的規格和我目前的配置
"有機會"pr剪4k過程回放中不卡頓嗎?

因預算問題,無法再上到7945HX、4090了,那樣的筆電肯定破10萬QQ
謝謝您的分析
地圖上的流浪者

如果是想找筆電,我建議你還是乖乖用代理,那種電競或強調旗艦等級的筆電,第一肯定輕便不了多少,第二充電器一定是又大又重,第三由於功耗變很高也省不了多少電,與其用這種筆電還不如用桌電比較好

2023-01-21 14:07
chccang

好的 謝謝!

2023-01-22 20:09
最強????

3960X有足夠的PCIE通道讓多張4090同時"全速"發功,這點可不是7950X可以追得上的~~~
loki6865

雙槽RTX4090 https://hk.xfastest.com/164587/manli-nvidia-rtx-4090-dual-slot-version/

2023-01-19 22:32
loki6865

WRX80配上大點的E-ATX機殼應該可以掛到4張?組的起來的話CUDA總數65536...。期待Zen4版本TR。

2023-01-19 22:34
什麼時候才會出現單核效能比5900x還強一倍的U 老遊戲顯卡再強都沒用 艾爾登法環CPU優化爛到爆 VR卡到爆
阿愈 wrote:
什麼時候才會出現單核...(恕刪)


13900K單核已經比5950X強40%了,
要強1倍大概要再3~4代吧。
標題一百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