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底下這幾張這些公司最近十年的股價走勢可以明顯看出,當nVidia, AMD股價不斷衝高時,Intel幾乎沒什麼漲,如今整個半導體景氣轉差時,Intel卻也跟著跌,以至於Intel股價已經跌到2014年的水準,而nVidia, AMD也只是跌到2020年的起漲點而已



還在Intel Yes? Intel的投資人可不這麼看,Intel現在也只剩透過砸錢行銷,所賺到的眼球,但真正的收益其實很低,甚至只是賠錢賣產品(今年第二季出現30年首度季度虧損達4億美元,而在同一個時期,AMD則仍有獲利4億美元,因此Intel推給市況不好,很難說得過去)
更慘的是,由於銷售狀況未能提升,最近市場傳聞Intel即將宣布要裁員達20%(主要是銷售和行銷部門),也就是接下來Intel行銷力度會大減,以後就很難再看到有自媒體幫忙吹Intel Yes
這還不會是Intel最慘的時候,因為Intel 現任CEO剛上台時,大吹特吹,吹說不但不要學AMD放棄自己製造晶片,除了繼續自研製成,還要跳下來與台積電搶代工,但這些都是要燒更多錢才可能達成
如今,Intel財務狀況越來越糟,投資人還會繼續支持現任CEO瘋狂的計畫?
有些人說現在CEO比較好,帶領Intel重振雄風,因為他是原本被踢出去的技術長,比原本財務長擔任CEO好…
事實上,按照原先財務長出身的CEO的規劃,Intel早就改委託台積電生產CPU,雖然成本會略高於Intel自己生產,但現在早就有5nm Intel CPU,Intel也不必去搞怪異的大小核(還是有些軟體不支援怪異的大小核,而在某些軟體下,小核全部都在旁觀)
財務長出身的CEO更是不會冒險同時開闢數條戰線,試圖擴張到完全不擅長的顯卡市場,導致現在Intel財務雪上加霜
Intel在決定要投入顯卡市場時,雖然正值礦潮鼎盛時期,但顯卡主要是被用在挖乙太幣,而乙太幣早有計畫要從PoW 轉換成PoS(簡單講,就是不再用顯卡挖礦),因此再傻的人也該知道礦難遲早會爆發,只是什麼時間點而已,結果Intel正式開賣顯卡時,卻已經遇上礦難爆發,大量二手顯卡流入市場,即使Intel宣稱他的顯卡性價比有多好,恐怕也無法與更廉價的礦卡競爭(Intel 應該是看到APPLE M1的,而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憂心,故積極投入GPU,但為時已晚太多太多)
更長遠來看,AMD將藉著低成本的MCM CPU持續掠奪利潤更高的伺服器CPU(這應該是目前還有利潤的市場),導致Intel營收進一步萎縮,而且Intel毫無招架之力,因為Intel堅持不委託台積電代工,導致即使Intel有MCM CPU的設計能力,自己也無力生產(MCM需要用上先進封裝,而台積電在這方面已經布局十年)。消費市場CPU更是淒慘,很可能都得賠錢賣,賣越多也沒什麼值得高興,頂多少賠錢而已。
放遠未來,AMD是X86陣營中唯一掌握CPU與GPU的企業,也只有AMD有技術條件推出類似於APPLE M1的整合晶片,將來再也不會有獨立的顯卡、CPU、記憶體,也不再需要組電腦,但整體性能可能是現在電腦的幾倍,功耗卻更低,價格卻沒什麼漲,再也不用看著越來越巨大、成本越來越高的散熱器
整合晶片的優勢在於它藉著先進封裝技術,讓CPU、GPU、記憶體之間的速度得以大幅提升(如同連接在CCD與cIOD之間AMD Infinity Fabric 速度高達3GHz ),不再受限於速度早有瓶頸的主機板上的線路(100MHz)
100MHz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所謂的外頻,但對相關硬體有一定了解的人,肯定會發現一大堆硬體元件頻率上的設計全部都是受限於這該死的100MHz

正當一堆人都在嘲笑購買DDR5的人時,而認為DDR5的高速無用武之地,APPLE M2的記憶體速度更是倍數於DDR5(M2 有100GB/s 記憶體頻寬,DDR5 記憶體頻寬只有 50GB/s),到底是APPLE瘋了,還是現有X86太垃圾?(主要是該死的100MHz)
如果對電腦歷史有一定了解的,肯定會知道,早期的CPU根本無所謂內外頻,但當時受限於主機板的瓶頸,為了進一步提升電腦的性能,故而推出所謂的內外頻,並順著半導體技術的演進,使得CPU、GPU、DRAM等晶片內部的頻率得以不斷提升,進而提高了整體性能,但發展多年至今,外頻仍然只能是100MHz
正因為100MHz,如果這些元件是十分依賴與其它晶片元件進行通訊時,其性能將會大大受限於100MHz,例如DDR5、Gen4 M2 SSD的高速性能都難以被凸顯出來,花錢買昂貴DDR5、Gen4 M2 SSD都會被嘲笑,其實都是該死的100MHz害的

這其中,CPU、GPU本身還可以獨立運作,不太需要與其他晶片元件通訊,100MHz帶來的限制問題還不大
然後另一個歷史變革則是GPU的誕生,但這主要也是受限於主機板100MHz下的產物。由於圖形處理的特性,使得GPU與CPU之間可以不太需要有高速通道,因此主機板所提供的通道只有100MHZ,影響不大,但繼續把GPU與CPU整合在一起,會大大限制GPU與CPU各自的發展,而開始有獨立顯卡的誕生
獨立顯卡發展多年,它的巨大的限制與問題也已經慢慢浮現了,那就是隨著4090的誕生,某些遊戲中會發生CPU性能跟不上4090,但真正的問題其實是主機板的速度只有100MHz,導致CPU根本來不急協同運作
•[CPU frequency] = BCLK x [CPU multiplier].
•[Uncore frequency] = BCLK x [Uncore multiplier].
•[Memory frequency] = BCLK x [Memory multiplier].
•[QPI frequency] = BCLK x [QPI multiplier].

從這裡可以看出,全部元件的頻率都是與BCLK(主機板的100MHz)有密切關係,但只要主機板的BCLK能夠提升,全部元件都能巨幅提升,但這是不可能,除非把主機板改成如APPLE M1那樣的先進封裝,也就是不再用主機板來連接全部的元件
AMD RDNA3它是首款MCM GPU,理論上它可以塞入無限多的核心,使得顯卡性能有無限大的提升,但如果繼續沿用現有架構,主機板的速度只有100MHz將是巨大的瓶頸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因此現在的電腦發展趨勢走向了GPU與CPU又要整合在一起的大趨勢,但成本考量下,肯定是採用MCM的模式,不可能再走傳統大晶片的模式(也就是Intel與nVidia目前仍然繼續沿用的),因為大晶片除了有物理上體積的限制外,成本會飆高到嚇死人的程度(底下文章有進一步解析),如今AMD除了在MCM CPU獲得巨大的斬獲,現在又將開始推出MCM GPU,接下來就等時機成熟,AMD就會利用布局多年的MCM一統X86的 GPU與CPU
總之,Intel投資人不斷砍殺Intel股票不是沒有原因的…(其實nVidia也很危險,只是許多人還沒發現到,因為大家還沒意識到只有AMD有條件可以在未來x86發展下成為唯一霸主)
對Intel還有情懷的人,建議你趕快入手Intel CPU,機會不多了…
延伸閱讀: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6672110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6671200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8&t=667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