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從失望到絕望!AMDZen4也在擠牙膏?英特爾都笑了

哦,AMD在昨天把Zen4給抖落出來了,當然這不是正式的發布會,因為實際產品要在下半年才會發售,現在只是簡單披露一下參數,挽回一下被英特爾吸引的用戶。不過AMD的Zen4銳龍真是令人難堪,沒有24%的IPC提升,更沒有30%以上的單核性能提升,AMD尷尬地交代,Zen4銳龍的單線程性能提升只有15%。


這實在是令人失望,要知道Zen4是可以達到5GHz以上的CPU,單是主頻提升就達到了10%,這代表IPC提升很可能只有個位數,低到讓人感覺AMD是在扯淡,甚至是放煙霧彈來「迷惑」英特爾。


可以確定Zen4架構的L2緩存由512KB提高到1MB,L3還是一個CCD配置32MB,以後應該還會有帶3D緩存的型號。AMD強調了AI的支持,可能是暗示Zen4支持AVX-512。


來看看Zen4銳龍的實物,就是LGA1718(AM5)的全新插槽的處理器,兼容AM4插槽的散熱方案。正如我之前所說,AMD的新封裝放不下24核需要的3個CCD,所以還是最高2個CCD,5nm工藝製造。而IOD則升級到6nm工藝,支持PCIe5.0,共24條,雙通道的DDR5(不支持DDR4)內存支持。


提升最大的其實是主板,其中X670和X670E是雙晶片組,B650是單晶片組。X670E強制要求所有CPU控制的PCIe支持PCIe5.0,X670則沒有強制要求顯卡插槽支持PCIe5.0,而B650則是不支持PCIe5.0的顯卡插槽,但這三款晶片組的主板必須支持一條PCIe5.0的m.2插槽,所以你很可能會看到一張主板只支持PCIe4.0的顯卡插槽,卻有一條PCIe5.0的m.2的尷尬搭配。

現在就看AMD如何應付英特爾的競爭了,沒有24核的核心數優勢,也沒有IPC優勢,AMD靠什麼呢?AMD似乎又要回到靠性價比挽回市場的狀態,雖然這對於消費者來說並不是什麼壞事。

AMD還確定了Zen4銳龍標配集成顯示核心,但沒提性能,只說是RDNA2,視頻輸出能力倒是很強大,支持4個HDMI2.1/DP2.0,可能是為USB4視頻輸出準備的。按照之前的傳聞,這一代銳龍集成了4CU的RDNA2顯示核心,在規模上和英特爾的主流桌面處理器的核顯相近,但性能肯定會更好。

集成顯示核心也為Zen4銳龍上筆記本提供了便利條件,AMD應該已經準備了筆記本用的高性能處理器,代號「Dragon Range」,以桌面銳龍為基礎,可能會換用BGA封裝,用來對抗英特爾的HX後綴筆記本處理器。

AMD的600系主板的USB支持還是很強大的,最多14個20Gbps的USB3.2接口(Gen.2x2),還有USB4支持。甚至有消息稱部分主板會支持雷電4接口,目前雷電4還需要英特爾授權使用(雷電3的標準倒是開放了,USB4的技術就是雷電3的翻版),所以這個消息未必是真實的,英特爾應該意識到,雷電不開放就是死路一條,現在雷電接口的設備要麼買不起,要麼根本就買不到,USB4卻一呼百應,英特爾心裡沒數嗎?

最近還有另一個消息,就是AMD要推出一款新的APU核心,代號「Mendocino」,四核Zen2、RDNA2顯示核心、6nm,我猜測可能是「梵·高」的馬甲。之前「梵·高」已經被用於Steam的遊戲掌機。


AMD已經聯合主控廠商群聯、快閃記憶體製造商美光共同推出PCIe5.0的SSD解決方案,不會遇到英特爾的那種有PCIe5.0支持卻沒有設備的尷尬局面。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0d80AeN.html
ค้้้้้้้้้้้้้้้้้้้้้้้้้้้้้้้้้้้้้้้้้้้้้้้้้้้้้้้้้้้้้้้้้้้้้้้้้้้้้้้
2022-06-01 2:52 發佈
ya19881217 wrote: 哦,AMD在昨天把Zen4...(恕刪)

牙膏一起擠 大家一起發財 若不是有5nm功耗的優勢 不然ipc頂多接近12代 還超越不了
沒24核四根本不是8+16的對手 我們的amd又要回歸低價路線了嗎
ค้้้้้้้้้้้้้้้้้้้้้้้้้้้้้้้้้้้้้้้้้้้้้้้้้้้้้้้้้้้้้้้้้้้้้้้้้้้้้้้
七燦鍵

12代沒有Intel 7優勢打不贏AMD上一代產品也是事實,怎麼不看一下Intel 7之後12代的功耗

2022-06-02 0:54
ya19881217
ya19881217 樓主

AMD攻耗有優勢是事實 IPC擠牙膏也是事實。

2022-06-02 13:30
Read01…….

請習慣拒絕內容農場
ya19881217
ya19881217 樓主

所以文章裡面哪段述說的「事實」有錯 請明示一下,小弟不知道。

2022-06-01 12:40
hwr
hwr

你有東西驗證了嗎?何謂事實???

2022-06-02 13:07
記得你說的這句話,
你等著看intel12代跟13代吧!


“沒有24%的IPC提升,更沒有30%以上的單核性能提升”


要求別人後,記得拿鏡子照照自己吧!
ya19881217
ya19881217 樓主

「要求別人後,記得拿鏡子照照自己吧」恩 當年牙膏場也是這心態 每年5%慢慢擠 造成今天人人喊打的局面,ZEN4相較ZEN3 IPC有沒有5%進步都還很難說 顆顆。

2022-06-01 12:51
LIKE-SEIKO

起碼amd很有良心 不會一天到晚換腳位

2022-06-02 13:20
ya19881217 wrote:
哦,AMD在昨天把Zen4...(恕刪)


不解,INTEL以後也是擠牙膏,為什麼AMD不去擠牙膏???

研發不用錢??技術不用錢??
ya19881217
ya19881217 樓主

牙膏一起擠 一起發大財 顆顆 。ZEN4的IPC差12代差不多 只是5nm肯定是更省電 這點要予以肯定。

2022-06-01 12:33
12代最強遊戲處理器12900KS推出後
Steam占率正式跌破70%門檻大關,
Intel看了有沒有笑我是不知道...
反正蘇媽AMD走好自己風格路線就好。
在雙塔扇可壓的範圍內給消費者最好的功耗性能比處理器。

13代小核倍增又要飆5.8GHz高頻,
Die面積擴大,體質製程要求度會再更高,
看看目前12900KS特挑製程的售價,
13代對上Zen4
還能否像現在12代這樣鋪天蓋地打便宜牌?
還有待觀察...
自律努力讓自己變大隻
ya19881217
ya19881217 樓主

ZEN4的IPC差12代差不多 只是5nm肯定是更省電 這點要予以肯定。

2022-06-01 12:34
zne4....看樣子有點問題,極限可能真的要到了,大概真的要換架構了.這次公布的效能增長算是拉時脈跟疊快取的效果.

現在只能看價格跟功耗會不會好看點.
ya19881217 wrote:
哦,AMD在昨天把Zen4給抖落出來了,當然這不是正式的發布會,因為實際產品要在下半年才會發售,現在只是簡單披露一下參數,挽回一下被英特爾吸引的用戶。不過AMD的Zen4銳龍真是令人難堪,沒有24%的IPC提升,更沒有30%以上的單核性能提升,AMD尷尬地交代,Zen4銳龍的單線程性能提升只有15%。


這實在是令人失望,要知道Zen4是可以達到5GHz以上的CPU,單是主頻提升就達到了10%,這代表IPC提升很可能只有個位數,低到讓人感覺AMD是在扯淡,甚至是放煙霧彈來「迷惑」英特爾。



我是不曉得你是在哪個平行宇宙抄來的這些"夢囈"?

不過根據AMD 自己官方消息, 性能的提升應該是很有感的
ya19881217
ya19881217 樓主

單核30%? 有直接跑R23對決過嗎? 單核15%是官方說的喔 而且10%得益於時脈的提升 再怎麼辯也改變不了ZEN4 「IPC」提升很小的事實。

2022-06-01 15:09
eclair_lave

官方PPT只有標一個15%+,沒寫到MAX也沒寫到AVG,實際如何仍在霧裡看花的狀態,現在我都還不太敢斷定綜合或個別性能到哪,當然IPC看起大概是沒原先說的15或19%UP就是了

2022-06-01 16:56
其實選擇chiplet路線本就是這樣
主要的目的是「模組化」→「客制化」
所以
zen→ zen+→zen2→zen2+→zen3→zen3+
每一代的「IPC」的增幅其實都不大啊
實際上增幅大的都是「綜合效能」
特別是「多核心」效能

其中zen2→zen3的IPC會高達19%主要是由原生四核→原生八核
降低了內部的溝通延遲(L3合併、砍掉不用的指令集)
但是實際上增幅更大的是多核心「綜合效能」
所以在多核方面才能5950一代打十代、十一代、十二代
換過來看INTEL從十二代開始也重視「多核心」效能
現在才能追上來

至於AMD為什麼還是維持在十六核而不像INTEL去大量堆核心(E-CORE)
是因為不需要
5950可以與十二代打成五五波主要的原因就是「模組化」
單顆CCD的解碼器如果是四個
那雙顆CCD的解碼器就是八個
只要排程設計好基本上就是二顆打INTEL一顆
架構的寬度就比INTEL的寬

代號「Mendocino」,四核Zen2、RDNA2顯示核心
沒什麼不好啊
這主打平價筆電
應該是對位INTEL CELERON、PENTIUM等SILVER級距的產品
這樣等於大核打小核再加上RDNA2的內顯
這樣INTEL就不能擠牙膏了,必須再進步了
等於促進市場進步

以自身買的產品為主就好了
買頂規的人其實也只是少數人罷了
被民主、被言論自由、監督人民、大內宣、性騷擾,真是「共規綠隨」。挺台獨,去當兵。
eclair_lave

一般認為zen2+rdna2那顆5w設計功耗入門級APU是用來打chremebook市場的,畢竟國外這塊餅還不小

2022-06-01 12:17
在我來看, Zen4才算是次世代CPU集大成的完成品.
在這之前的產品, 不管是A或I牌, 總是有各種的小缺陷.
不是基頻偏低,快取不夠大. 不然就是給你爆個漏洞.
或是功耗太誇張, CPU大小核調度有問題.
各種的這個那個...令人不耐.

現在總算有個完成度高的產品出現了.
完整的16大核, 沒有CPU調度問題.
X3D系列又有大快取, 完整發揮CPU效能.
穩上5G, 功耗也沒太誇張.
也沒有什麼奇奇怪怪的漏洞.
基本內顯也配上了.
最重要的是台G製程, 就是信任度高.
各方面完成度都很高, 一般消費者要的不就是這樣.
算是階段性指標產品了.
ロリ大大

還有與後面I9比多核快31%相衝突,更別說換算性能提升其實是約46%,總之等後面AMD正式發表吧[鬼]

2022-06-01 13:33
ya19881217
ya19881217 樓主

多核快31%合理啦 因為ZEN4 憑藉5nm加持的高時脈 單核效能跟12代大核差不多 且時脈已經超越牙膏了。 AMD全大核 牙膏8大8小 那8小還沒HT,整體會差到31%其實不意外。

2022-06-01 15:13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