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高階的cpu一定是搭配高階主機版嗎?
例如 i7 11代 12代 以及 r9 5900 就是搭配主機機 價位在五千以上嗎?
是不是搭配高階主機版,cpu的效能比較能發揮出來,以及主機版比較耐用?
如果今天用在運算工程繪圖軟体,需要短暫的高時脈來沖速度運算。運算完後
就回到靜態,工程設計大多思考比多,設定完後才會開作運算。不像3d遊戲一直在動,一直在運算。
因為預算有限,想買 Core i7-12700 來搭配主機版 B660約3000上下。
請個大大不吝給予意見
謝謝
-----------------------------------------------------------------------------------------------------
謝謝 各位大大們熱心分享經驗
看來是大大們分成兩派 有人讚成用5000以上的板子。也有人認為如果沒有超頻或燒機及i/o 擴充需求,可以用中低階
我的用途是沒有燒機、也沒有超頻、也沒有i/o 擴充需求。
就是當軟体設定完後,需要高速運算,需要30秒至兩分鐘(時間取決於cpu, 及圖形複雜度。非持續性的
所以才會打算買3000左右的主機板
另外請問假設以i7-12700 cpu 負載 80-100% , 持續約5-10分鐘。 就運算完畢 ,再等幾分鐘之後再運算一次
最多5-6次,接下來電腦狀態使用上就會偏向靜態及文書。
請問這樣買B660板子OK嗎?
不過Z690,Z590應該都能解鎖的,而B660這一級就不一定了
AMD的CPU從8-16核的CPU預設功耗都在140W以下
只要沒有超頻的需求,B450以上等級的主機板都能用16核CPU不會降頻(CPU溫度90度以下)
非常入門的主機板就完全不適合高階CPU
mikeliao wrote:
請問高階的cpu一定是搭配高階主機版嗎?
不同時期會不太一樣,
有些時期會有同腳位 CPU 的主機板也分不同供電規格,這時主機板上會標。
如果要買的平台上沒有這種明文狀況,就直接看主機板廠的支援 CPU 列表參照。
至於幾相位與溫度問題,這個光看相位也不太準,
包含放主機的地方、空調、機殼內溫度、到供電元件上有無怎麼樣的散熱機構都有影響。
目前四大廠的 DIY 市場用的主機板在相位數大部份都 Overkill 了。
除非你要一直跑壓力燒機測超頻極限。
結論上就依常識範圍選擇就好,另外就是確實的預算問題。
主機板上開到超過 7,000 元的部份通常都沒什麼實際效益。
ATX 板規格尺吋大小已經限制了上面布局能裝多少東西。
把錢拿去直接弄好一點的 CPU、CPU 散熱或是其他處理,通常會比較有效。
一般重度 User 大約就 4,000 ~ 7,000 這個區間是比較普遍。
低階上網文書機就更低價位的主機板也能穩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