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我的桌上有兩台螢幕,一台是 4K,一台是 1080p。4K是拿來文書用的,因為桌面空間比較大,至於用 PC 跑遊戲,我「個人」是覺得 1080p 很夠了,只要畫質開到最高,這解析度及畫面大小沒有什麼不妥。

坦白說我不會為了上 4K 而在顯示卡上付出那麼高的代價,反觀,在處理器上投資,心情還會好些,不但能安慰自己「好啦至少你有一台很頂級的文書機了」,而且對 1080p 遊戲也有不少幫助。

RTX3060 還是貴了些,我不是那麼追求光追,所以 RX6600XT 算是剛剛好。事實上,他的效能餘裕也有點出乎我意料,大多數遊戲畫質全開要上 60 張並不困難,封他為最超值 1080p 遊戲卡也不為過。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Gigabyte RX6600XT GAMING OC 8G,預設是已經超頻好的版本。8GB 夠用嗎?很夠!在這次測的幾款遊戲裡,畫質點好對滿,能超過 8GB 的幾乎沒有。我記得 RTX3080 剛上市時預設的視訊記憶體也只有 10GB。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包裝背面幾乎說完了這張卡的所有物理特色。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顯示卡本體。關於風扇的重點有兩個,一個是相鄰的風扇是以反方向旋轉的,藉以帶出同方向的氣流。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另一個是風扇的葉片上有導流槽,加大氣流效率。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兩個 HDMI 加兩個 DisplayPort。HDMI 多一點是好的,因為線材比較常見XD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後方有個額外的「氣流窗口」,是機器推持低溫的重要功臣。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顯卡本身只需要一個額外的 6+2pin電源,佈線會精簡很多。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預設時脈 2382 MHz,坦白說只比原廠未超頻的卡高了 23MHz.Boost 時則可到 2593 MHz。

遊戲的部份,不是每個都有內建 Benchmark,所以就我平常玩的作品,開 RivaTuner 來看張數。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Godfall 這款遊戲蠻特別的,遊戲本身應有對 CPU 跟 GPU 都做了優化,這種畫面等級能有接近 90 張的水準,算是相當不錯。Godfall 同時也是 AMD FSR的示範遊戲之一,所以刻意再開了 FSR 比較一下。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先看一下原本的畫質設定,幾乎清一色是「史詩級」,也就是最高畫質。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FSR 開啟後,會有更多的選項跑出來,用來調整 FSR的畫質細節。我steam裡頭的惡靈古堡:村莊也支援FSR,但似乎不支援微調細節。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當 FSR 調到「最高畫質」,FPS落在 100 張左右。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當 FSR 調成「最高效能」,張數暴增了三分之一,來到156張。可惜螢幕沒有 144hz,不需要那麼高的張數XD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Cyperpunk 2077 使用預設高畫長,有188張,高速移動時,可以保持在 150 張以上。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Days Gone 算是蠻「有腦」的、非爽快型的喪屍遊戲,畫面很有電影風格,用高畫質來跑可以維持在 100 張以上。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Hitman 2 有內建 benchmark,但沒有給出最後的綜合成績,而是透過不同的場景來測效能。其中人員最複雜的賽車嘉年華場景,平均都有 60~70 張。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MotoGP21 對畫質要求不高,像這種賽車遊戲最能發揮 VRS(區域著色)的優勢。你會去注意飛逝而過的、騎士兩邊的地面跟場景嗎?不會,所以顯示卡的效能可以在這些地方偷懶。用高畫質跑,全程都能維持百張以上。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隻狼比我想像中還吃畫質。我找不到垂直同步的選項,但靜態場景維持在 60 張,戰鬥畫面約 50 張左右。

這裡也想問問大家,怎樣的張數跟畫質才算「夠」?就以上幾款遊戲來看,有些甚至還要把畫質刻意調高來壓低張數,而 VRAM 幾乎沒有遇到不夠的情況。簡單的說就是沒有感覺到這張卡跑不動的場景,當然了,是指在 1080p 的解析度下。

那麼 5950x 扮演了什麼角色呢?找一個有內建 benchmark 的遊戲來看看便知: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已經出了好幾年、因為免費版就有 benchmark 所以大家都拿來測的古墓奇兵:暗影,在性能測試的結果欄位裡有幾個數字值得參考。圖中開到最高畫質,平均幀率是 125 張,我們可以把這 125 張當成是一個分水嶺,比它高,就代表效能高於或滿足平均,反之則反。
不過,這個數字是平均出來的,代表遊戲中有些高點跟低點會影響幀數的計算,所以數據提供了「最小值」、「最大值」、「平均」之外,還有一個「95%」,代表 95% 的幀數值至少可以維持多少。

那麼就來看一下這些數字: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CPU 遊戲及 CPU 渲染代表不同讓 CPU 負責的運算內容,如果以上頭的 125 張來看,CPU 遊戲及 GPU 差不多低了 17 張左右,CPU 渲染則完全不是問題。再來看看下面這張圖:

AMD 5950x + Gigabyte RX6600XT 1080p 深度測試
首先是左方的折線圖。這裡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方式,哪條線比較高,哪條線就是效能瓶頸。最佳的狀況就是兩條線愈近愈好,而且呈現完全平行。其中我們可以看到,CPU 只有非常少數的畫面在 GPU 之上,GPU 有 82% 的比例是瓶頸所在。

事實上,遊戲運行時,CPU的使用率約在20~45% 之間遊移,GPU 則是全程 100%。RX6600XT 還是有它的瓶頸,但能維持最低 98 張也很夠了,這款遊戲有 60 張就算很順。而在處理器方面,遊戲所能做的最佳化很有限,就算沒有把處理器吃滿,它至少也有 82% 的畫面沒有拖累到顯示卡。

人家都說 1080p 最能看出處理器效能,5950x 畢竟也是目前的 AMD 攻頂型號,用最頂級的 5000 系列處理器加上最入門的 6000 系列顯示卡跑 1080p,實證是可以的!
2021-12-02 10:33 發佈
看了下價格,
這張技嘉6600xt原價屋售價14390元好像也沒太便宜到那去

再一說現在主要的焦點可能都在於能不能單獨購買......

順便一說,
如果大家都8g起跳,
特別說這個很足夠就有點多餘,甚至有點欲蓋彌彰的味道......
至於8g是不是真的那麼足夠又到底能足夠多久這個就再說.
rongrong1998 wrote:
我的桌上有兩台螢幕,(恕刪)

這張礦老闆很香,繼續等等黨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