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yzen9 5950X 規格 >>> 詳細規格與分享請進入
項目 |
產品名稱 |
CPU |
AMD Ryzen 9-5950X |
MB |
Gigabyte X570S AORUS MASTER |
RAM |
G.SKILL Ripjaws V DDR4-3600MHz CL16-22-22-42 1.45V 128GB (4x32GB) |
GPU |
ASRock AMD Radeon RX 6900 XT OCFormula 16GB |
PSU |
be quiet! Dark Power Pro 12 1500W |
Case |
Phanteks Enthoo Pro 2 Closed Panel |
Cooler |
Noctua NH-D15 |
項目 |
產品名稱 |
CPU |
Intel Core i9 12900K |
MB |
MSI PRO Z690-A DDR4 |
RAM |
G.SKILL Ripjaws V DDR4-3600MHz CL16-22-22-42 1.45V 128GB (4x32GB) |
GPU |
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
PSU |
be quiet! Dark Power Pro 12 1200W |
Case |
Phanteks Enthoo P600S |
Cooler |
Noctua NH-D15 |
-
BlusStacks 5 模擬器
- 設定參數 - CPU 分配 中 (2 核心) / RAM 分配 中等 (2 GB) / FPS 限制 30 FPS。
- BlueStacks 模擬器主要考驗 CPU 性能,GPU 的部分較小。
-
12900K 最多 15 開 - CPU 使用率 80 ~ 90%
![點我看大圖 [心得] AMD R9 5950X 與 12900K 多開能力解惑](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111/mobile01-20a28a1ac6379f4ec56506ffff888cc4.png)
-
R9 5950X 最多 17 開 - CPU 使用率 80 ~ 90%
![點我看大圖 [心得] AMD R9 5950X 與 12900K 多開能力解惑](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111/mobile01-0c5380e518baa1db1c499af47e4e4dd2.png)
- Intel 12 代其實無須擔心 P Core 及 E Core 大小核心的差異會存在分配上的問題,E Core 節能核心性能也許並沒有那麼糟糕,因為相比 R9 5950X 雖然是 16 個大核,但是也僅比 12900K 能多開 2 個模擬器。
- BS 模擬器多開需要預留約 20% 的使用率,否則系統會極度遲緩,例如 R9 5950X 當開到第 18 個模擬器後 CPU 使用率直接 100% Full,所以我們必須在減去 1 個模擬器,12900K 同樣如此。
-
遊戲多開部分
- 其實大部分遊戲都是不允許多開的,因為 D2R 需要多個帳號本人使用 [戰地 4] 透過沙盒的方式實現多開。
- 多開能力依照自己需求,個人比較推薦 AMD Zen2 3900X / 3950X / Zen3 5900X / 5950X 或洋垃圾,顯示卡建議使用 NVIDIA 卡,不推薦使用 AMD 顯示卡緣由為驅動不給力,多開部分效率上沒有 NVIDIA 的好
- 以下會展示使用 AMD 顯示卡受限於顯示卡能力而多開能力將受到限制
- R9 5950X + RX6900 XT 多開能力。
- 因受 AMD 顯示卡限制,實際上只能開到 [戰地 4] 15 開 + D2R 1 開總共 16 開,這是驅動程式經過調整後的結果,原本 GPU 使用率已經達到 100%,調整後能夠降低至 75%。
![點我看大圖 [心得] AMD R9 5950X 與 12900K 多開能力解惑](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111/mobile01-2cb421157ee09d69622bf4a70e0af06e.png)
- 以下圖示是將 AMD 顯示卡驅動程式設定值還原成預設值的結果,GPU 使用率直接 100%。
![點我看大圖 [心得] AMD R9 5950X 與 12900K 多開能力解惑](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111/mobile01-abc1c32ac92b28542f4b9b4402d08f81.png)
- 如果不是 AMD 顯示卡不給力或瓶頸,那麼 R9 5950X 能一直開下去的,所謂的瓶頸可能是驅動程式不給力,這方面我個人是支持 NVIDIA 顯示卡的,雖然 AMD 目前在 CPU 是勝過 Intel 但是 GPU 領域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個人建議想要多開應用您應該選擇 NVIDIA 顯示卡較為適合您。
- Intel 12 代 i9 12900K 多開部分就遜於 R9 5950X 了,12900K 是配置 N 卡 3080 Ti,這時瓶頸會卡在 CPU 上,也能明確感受到 AMD 顯示卡與 NVIDIA 顯示卡的區別,AMD 顯示卡也僅是顯存較大,但是驅動寫的好不好就見仁見智了。
![點我看大圖 [心得] AMD R9 5950X 與 12900K 多開能力解惑](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111/mobile01-38097eb49767344c1d0fac438a9b5ad9.png)
![點我看大圖 [心得] AMD R9 5950X 與 12900K 多開能力解惑](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111/mobile01-a777c9456d0e71b2503aa8de4e761853.png)
- 12900K 的能力實際上只能開到 [戰地 4] 14 開 + D2R 1 開總共 15 開就已經不行了,也可以發現 GPU 使用率並不高,這也許是驅動優化的原因。
- 如果您的應用比較偏向遊戲多開或模擬器選擇 R9 5950X 會比較佳,畢竟兩家都有一定特色在,雖然 12900K 在多開部分並不會差到哪,我個人是偏重於 Pr 及 AE 的應用,因為僅有 Intel 處理器有 GPU 混合編解碼能力,故願意犧牲一點多核性能來換取我所想要的部分,產品沒有十全十美的,所以您只能自己斟酌衡量了。
-
關於 R9 5950X
- BlueStacks 5 模擬器在多開部分是使用 Windows 10 21H2 測試,如果是 Windows 11 受到目前 Windows 11 優化上的問題其實效果並沒有比較好,雖然已經修正 L3 快取及 CPPC 線程調度問題,但是我個人也使用 R9 5950X 超過 1 年了,跑分是一回事但事實上 Windows 10 21H2 性能是較穩定的,信不信就看個人,反正 Zen3 我一律是推薦使用 Windows 10 21H2
-
關於 12900K
- 線程數差異,故 BS 模擬器多開略遜於 R9 5950X,Intel 的 CPU 比較偏重於影音剪輯部分,搭配 NVIDIA 顯示卡可以使用 GPU 混合編解碼技術,最好的應用為 Pr 及 AE 了,雖然 Adobe 跑分並無重大突破,但 PugetBench for Premiere Pro 跑分是不會運用 GPU 混合編解碼,所以跑分實際上僅能參考,例如實際使用時您不會單獨啟動 Pr 您也許會 link 到 AE 素材上,GPU 混合編解碼可以讓您 Pr 編碼使用 12900K 內顯 UHD 770 GPU 而 AE 編碼使用 RTX 3080 Ti,有很多情境及細節往往是被人忽略的,畢竟 GPU 與 CPU 架構不同,GPU 編碼部分即使您使用 3990X 這種擁有 128 線程也見不到 GPU 的車尾燈。
我不是 Intel 狂粉也不是 AMD 狂粉,不會刻意吹哪一家,Intel 出到 12 代才能達到「接近 」AMD Zen3 的性能,我文章當中從來沒說過或用上「超越」兩個字,R9 5950X 是一款非常有潛力的產品,我喜歡他是一個完整的 16 個大核,擁有較大的共享 L3 快取,當然我不喜歡 AMD 長年使用的 GF IO Die ,12900K 我喜歡他有內顯能 GPU 混合編解碼及針對 Intel 12 代研發的硬體線程調度器 Thread Director (在 CPU 上)以及單核性能,不喜歡 PL1\PL2 需要手動調整來適應空冷散熱器,所以如果您是狂粉的請自行離開,不管哪一家如有遇到問題都會說,謝謝!
我兩個都買是因為 R9 5950X 及 12900K 都有它厲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