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Computex 2008徵文] 史上空前最強Battle!Intel艦砲齊開大戰!

﹝附註:本文摻雜了大量的動畫梗,歡迎大家來多多找碴。順帶一提,本文中出現的展覽品不一定會等到各位可以買票進場才能看見啊,後面的是牛肉場,我就不多學習各位前輩的能力了。﹞

各位鄉親父老,兄弟姊妹,再經過漫長的技術性考驗之下,我,終於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像個堂堂正正的生意人,以無限的螺旋力突破絕對障壁,來到了史上空前最強Battle的會戰戰場,2008 Taipei Computex@南港世貿!這是,小惡魔全體的勝利,也是小惡魔未來永動無限Battle的開端啊啊啊啊啊啊﹝激燃中﹞!

[INTEL@Computex 2008徵文] 史上空前最強Battle!Intel艦砲齊開大戰!
[INTEL@Computex 2008徵文] 史上空前最強Battle!Intel艦砲齊開大戰!

各位看見了嗎?那是英特爾的大旗,正在飄揚啊,就像吉翁一樣!一統地球圈,宣揚吉翁的精神,完成基連的野望吧!正當我準備熱血的喊出吉翁萬歲時,我愣了一下。啊,我是聯邦派的,怎麼可以喊出對聯邦政府大不敬的語詞呢?所以這句熱血的台詞就這樣忍了下去........而且那旗子不是吉翁,干吉翁什麼關係?我就這樣呈現著的表情,對我自己走火入魔的鋼彈狂熱感到無地自容.......。

好吧,我們趕快進入正題。Target.....Lock On!
[INTEL@Computex 2008徵文] 史上空前最強Battle!Intel艦砲齊開大戰!
Lockon?那哈嘍放哪裡啊?
﹝被迷之音毆飛﹞

想到英特爾,純粹硬體熱血派的玩家一定會期待著最新的Intel處理器─等等,英特爾今年會有新的處理器嗎?英特爾今年度的超級艦砲不是最強的QX9770?如果是的話,那麼砲擊已經發射啦。想當然耳,我怎麼會說出這種左舷彈幕太薄的台詞?如果我只講那一顆披著XEON皮的處理器的話,那麼我就遜掉了!我現在想說的,是NEHALEM!單機突入Intel大營內,如果沒有看到她的容貌,我那熱血的魂魄是無法平息的!這就是蒲木宏式的浪漫─!西瑪賤人,看零距離砲!

恩.......零距離砲的話CPU承受不了啊。
﹝再度被迷之音歐飛﹞
[INTEL@Computex 2008徵文] 史上空前最強Battle!Intel艦砲齊開大戰!
一萬兩千年前前開始的愛啊......終於看到你了啊啊啊,Nehalem!

整面牆都是NEHALEM專用的主機板,雖然是伺服器等級的處理器,但是已經在展覽區特別規劃一個區域看見實體核心進行運算的成果。其中採用兩顆XEON原生四核心,加上改良的HT技術﹝Hyper-Tranding,不是AMD的HTT技術﹞加上虛擬的邏輯核心形成16核心的超級地圖兵器,搭配QPI─這次改良的重大要點,FSB系統的取代者,P6架構產生的沉重包袱終於被去除,在跟記憶體及其他處理器溝通的方式上改以近似AMD的HTT,「QuickPath Interconnect」;簡單說,CPU可以直接存取記憶體,不必經過北橋晶片增加一到延遲。光是聽見那技術力的宣示,.......那簡直是堪稱C2D和AMD執行Final Fusion的極致啊!

雖然這個Final Fusion不用敲破一塊玻璃罩著的按鈕.......﹝迷之音放棄打飛我的念頭了﹞,但是,從一旁外國媒體兩名來自英國的記者和技術人員的溝通當中,大略可以聽到幾個要點:
1.性能絕對高於目前C2Q 2.66GHz平均25%以上,而網路上網站正式的實測性能則更高,某些項目超越40%。
2.絕對確定可以以低於1.1V的情況下運作,改良過過去P4噴火獸時代的Trace Catch的技術加以增強運算效率,因此得以使得額定電壓壓低的手段。網路上有流傳兩個版本,一個版本則是1.04多V,一個已經低於0.8V進行運作。
3.支援SSE 4.2,比現在45nm的還要多了一等級,順便補完這個SSE家族。增加的指令集不少,我來不及記得全部的,但是絕對可信是會在多媒體運算上更加的強化。
4.一個實體核心可以變成兩個邏輯核心,目前A0版本的基本盤起跳四核心,所以一顆可以變成八核心,可以有效提升處理器的運算效能。這件事情在過去HT時代已經被驗證過了,只是幅度多少還是個迷。不過根據表示,A0版本的效能好像還不能算上完全發揮,還有調整的空間。
5.以給國外媒體測試的2.66GHz Nehalem來說,為內頻20X,133Mhz Bus Speed,有L1 32KB*4,L1 Inst 32KB*4,L2 32KB*4,L3共用8MB;支援DDR3記憶體。請注意,這邊的L3快取是全速的,不像AMD的並非全速運行。這也難怪有人消遣英特爾是全球最強快取記憶體製造商......

好啦,我知道這不好笑。看到上面那幾點,這次不要說驅動之家是間恥力足夠的網站了─不過英特爾這次的RD說法比較保守,詳細的請各位等待最後,發動高魯帝粉碎機的Intel吧。
[INTEL@Computex 2008徵文] 史上空前最強Battle!Intel艦砲齊開大戰!
最後附上這張勉強可以看的Nehalem實績運作圖做結論。

可惜當時在會場已經時間已晚,我沒看到真的「一顆」可以摸到的處理器,而且我的其他照片因為拍照同時被外國媒體的閃光燈大閃了一下,整個都糊掉了......,而造成不可挽回大錯的我又因為太開心,所以沒有補照幾張.......。但是我卻看到了另外一個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東西。先給各位看幾張照片,然後我們繼續......繼續再戰Nehalem吧。

首先整面牆的概念是這樣的:由右邊的低階到左邊的高階,外加上個英老大標題。這次新的晶片組為了符合時代,G4家族這次也比照先發G35,一率支援DX10,至於效能嗎?恩,這個部分就不用說了,英特爾的顯示真的是,夠用就好。不會太超過就對了。目前已知的G4家族有41、43、45三款,43和41只支援到4GB DDR3,DDR2 8GB,而45則是她的兩倍。不過看得出來G41頂低階的,只支援到南僑ICH 7。

嘎?你說我有沒有唬爛啊?ICH7?所以我才說真的低階啊!還是瞻仰一下容貌吧?到時候請大家來找碴,看看台灣買得到哪幾張板子?
[INTEL@Computex 2008徵文] 史上空前最強Battle!Intel艦砲齊開大戰!
[INTEL@Computex 2008徵文] 史上空前最強Battle!Intel艦砲齊開大戰!
緊接著是P45的Show Time,雖然是不明的Show Time.......﹝這個梗很迷樣,歡迎大家來猜猜看是從哪部動畫中的OP出來的﹞。很多板子其實在展覽之前的一天就已經可以透過某些「嘿嘿嘿」管道買到了,只是要看各位門路對不對而已。
[INTEL@Computex 2008徵文] 史上空前最強Battle!Intel艦砲齊開大戰!
[INTEL@Computex 2008徵文] 史上空前最強Battle!Intel艦砲齊開大戰!
[INTEL@Computex 2008徵文] 史上空前最強Battle!Intel艦砲齊開大戰!
啊啊,有一排沒拍好。補上比較詳細的圖吧!
[INTEL@Computex 2008徵文] 史上空前最強Battle!Intel艦砲齊開大戰!
我必須說,這和AMD的主機板牆比起來實在真是豪邁多了!這簡直是豪邁到一個極限,快要爆炸了啊啊啊!我的手正在炙熱的燃燒,她召叫我要握緊榮耀!爆熱......神威掌!﹝整個人再一次被迷之音毆飛

好啦,我沒說你也應該注意到了,像片中好像刻意去掉了一排沒有照,對吧?整面牆壁上除了P45、G41等等4家族的成員,還有一排不大顯眼的板子對吧。沒錯,就是X58晶片組。只不過,在照相和詢問之前,發生了一段很無言的插曲。

「可以幫我講解一下X58晶片組的性能,還有,我可以對X58晶片組拍照嗎?」我這樣問著。身為一個熱血的電腦玩家,你會不想知道這款處理器搭配的晶片實力嗎?

「WOW!您中文說得真是流利呢。您是新加坡人啊?.......中文教育那邊真成功,而且看你說英文完全不會有新加坡的特殊腔調,比較像澳大利亞人說的呢。還有,我不是日本人,只是我英文要切換中文有點不順暢,不必說日文啦。」Intel的展場RD這樣跟我說著,我當場了一下。事實上,當天穿著西裝打領帶,拿著新加坡買主證進場的,是一個,道道地地的.......台灣學生而已;不要被我的科技英文和稍微可以上相的日文給騙了啊!

恩,我該說這是台灣教育的成功,動畫魔物的執念,還是小惡魔的勝利呢?欸欸,怎麼沒有X58的圖片呢?因為我累了.....,打字好累,因此,本文未完等待續......作者打了那麼多,貼了那麼多圖,還有很多沒有給各位看見呢。敢問一下,可以分篇發嗎?

所以,等晚一點繼續吧!

2008-06-06 20:56 發佈
這位大大想必上週日有趣台大體育館的jam project演唱會吧? XD

我那天也有去....VIP第二排~

聽說攝影機不實地有拍到在下....羞~

YOU CAN FLY~! I CAN FLY~! MOTO~MOTO~


有中出....不,中川老師的螺旋力的話應該會更棒~


提醒一下...引用創聖的歌詞是"一億與兩千年前開始相愛~"
開始前的離題:
很抱歉我沒有去聽......,但是我的確是個超級機械人迷。真是開心,這麼快就有人猜出是超級機械人大戰ALPHA2的OP主題曲,Skill。不過也犯了個小錯,正確的吶喊要這樣叫!
I can FLY! HEY! You can FLY! HEY! We can FLY! HEY!モトモト!
附個連結,大家一起唱吧!http://tw.youtube.com/watch?v=LlIOjveKggo&feature=related
順帶一提,創聖的歌詞不小心手滑了一下打錯了,等等再改

嚴肅的話題:
我也同時有參加AMD的活動和參觀,但是我個人認為AMD有一些問題可以討論,之後我會寫比較的部分。至於英特爾是不是花大錢做廣告所以處理器很貴?這種言論保證會造成論戰的。麻煩請那位發文兄撤掉吧。

言歸正傳,剛才講到X58晶片組的事情。根據現場MSI工程師表示,這顆晶片的確就是像網路上路邊謠言說的一樣,使用65奈米的製程,而且從照片上可以明顯看到─這顆晶片的表面積相當大,這代表著什麼呢......?答案是,MSI的人說,應該會「很燙吧」。除了這個燙的不明問題外,X58可提供36條PCI-E 2.0,所以,如果授權順利,就可通吃CrossFire/SLI雙16X的模式了,只不過傳說中英老大不打算授權Nvidia,所以這個想法終究只能當作妄想了?又,X58搭配的是ICH10的改良版本,有可能會拿掉傳統的PS/2插頭。只是,這些種種等到各家廠商出品以後再說,不過真的在會場上是有看到PS/2的插頭。所以這個問題,還是奉勸各位,留給廠商傷腦筋吧

此外,LGA 775終於要進入歷史了。完成了從P4時代跨越到C2D年代的奮鬥與改革戰紀,成為DDR2的先鋒敢死隊,帶領大家來到了超便宜8GB像喝水的年代。現在,伴隨真正的DDR3時代來臨,新接替的腳位為Socket 1366,一樣也是沒有針腳的設計─要是真的做出了針腳,那可真的不得了了啊,那樣CPU就不能隨便放了,1366根針耶,誰想要隨便弄壞一根啊!

以下是X58目前各家廠商的主機板以及確定供給給國外媒體測試的真實MSI主機板晶片大頭照。其他的我想各位應該都看了不少,該換個話題來聊聊了。各位不要看到六條記憶體插槽就大驚小怪,那叫做三通到技術,既然有雙通道就有三通道,這很正常


這兩張圖和國外媒體所使用的基本上沒啥差別....好啦,我坦承差別是在這是我拍的。不好笑對不對?各位,請開始期待Z..的測試吧......。本次參展的共有六片板子,而這些板子基本上已經有可以使用的版本,展出品只是死板,所以只能望板興嘆了。





如果有興趣換電腦的好朋友們,請各位多蓄力一下吧!很快的,2008的Q4,X58應該會和Nehalem一起出場,到時候就非常熱鬧了。至於各位已經搶先敗家的夥伴們,我只能這樣講─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啦!﹝眾毆﹞。不過話先說在前頭,X58是頂板,絕對不會便宜的,各位的小朋友要出走前請先考慮清楚啊!


關於Nehalem的劇情發展就到此為止,緊接著我們要看目前正夯的Atom處理器。隨著OLPC和EEEPC的強襲,每家廠商幾乎都跳下去參一腳,這次英特爾大手筆的展覽出了目前幾乎有使用Atom和Celeron的低功耗小型筆電,讓人試玩。

Atom相關的性能,現場展示品是無法直接試用出來的,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使用了新處理器的筆電,在操控性和續航力上都可以獲得提升。不過,還是不得不提,這小型筆電,終究還是維持著筆電的樣子,要達到真正的移動風格,光是這樣還不夠的。UMPC或許才是終極的解決之道吧?EEEPC等輩,是提供出外商旅時一種輕便的取代方案。下面貼出現場展示的機種給大家流流口水吧?

照片上面都有各家廠商的大頭,有些是台灣買不到也不認識的,以上僅供參考。






既然拿了買主證,就要每台電腦凌虐一下才能滿足我的手感吧。嘿嘿嘿.......。我稍微和周遭的媒體朋友一起玩了一下,只是很殘念的,我的手太大,一整個打起字來會打結啊.......,這樣小的鍵盤果然是我的剋星,一分鐘瞬間字數折半,五隻手指一雙手,縮減成一隻手五根手指頭折半打字,還是會打結成一團,這真的,不是我的錯啊。誠實來說,各家廠商的精簡型NB摸起來外殼的質感,感覺上都不怎麼樣......可能是長期被桌上型電腦那對高檔的鍵盤滑鼠給養壞口味了,這點大家各有偏好,不過光是鍵盤按起來軟軟的﹝迷之音:不要想歪。﹞,就讓人打字的動力軟了一截,這樣可真是不妥啊。不過如果用了太好的料,價格就不平民了,讓我們樂見平民電腦的大勝利,見證群眾的螺旋力!

由於昨天晚上太趕,沒有一口氣補完,真是抱歉,今天一次奉上所有的小電腦,讓大家飽飽眼福吧。至於迅馳的筆電呢?我們下一次回文分曉!
本篇開始前題外話:
有一位M01網友說到,Nehalem對記憶體三通到控制器有興趣,但是醫療運算上看不出來效果,關於這一點,我要補充一下。伺服器級的醫療系統除了單純的儲存病患資料以外,還必須兼顧和各項醫療器材進行連線,以及影像後製的處理。通常這些東西對系統的負擔量都比較大,所以其實還是有優勢存在的。

只不過現場沒有放一台電腦斷層之類的東西搭配,因為Intel可不敢讓各位在展覽場玩起醫療行為啊.......


說到移動,大家都會想到Mobile,講到Mobile,恐怕應該在這裡看文章的人不會不知道01。

好啦,我承認這一段時在是冷到一個頂點。談到NB,大家一定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一個,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Centrino,迅馳行動運算技術。如今迅馳已經邁入了Centrino 2的等級,想當然耳,是為了和原始的Centrino進行區別。只不過現場的展示品,筆電大半都是沒見過眾人面的生面孔,加上都沒有貼上貼紙進行識別,所以我也不大確定是不是真的是Centrino 2。

不過根據RD表是展示機種全部都是T9和R8家族,加上Santa Rosa的使用了T7家族的處理器,所以我想應該是吧......。

最新的Montevina平台以45nm Penryn核心為處理器根基,前端匯流排進化到1066 MHz,並引進全新主要晶片組;從下圖第一張表可看到Penryn Core 2 Duo的型號有幾種不同標示,T開頭的處理器代表「效能型」,核心時脈較高,TDP達35W;P則是將耗電量降低並進化最佳化,TDP降到25W,但 除了P9500之外, 時脈與L2快取空間都較T系列小。

加了VPro的迅馳家族,是以SFF(Small Form Factor)導向的處理器,最低耗電量U3300型號僅5.5W,設計用在超小型筆記型電腦或觸控式平板電腦;現場的RD順便還提醒我一下─最近Apple推出的MBA使用1.6GHz/1.8GHz的耗電量為20W,則是Intel客製化的處理器,沒有在上表列中。夾不死老大真的很有能耐,什麼都可以客製.......

新款Centrino 2主要晶片組為GM45/GM47,支援667MHz/1066MHz的前端匯流排、DDR2/DDR3記憶體、ICH9M/ICH9M-E南橋晶片;這兩款GM45/GM47為整合型晶片,顯示核心時脈分別是533MHz/640MHz。在現場的Intel RD宣稱,GM47相較於前代Santa Rosa的GM965,其效能約為兩倍3DMark的分數之多。網路上的謠言終於成真,有了專業的背書;但是依照慣例.......看看就好。下面為全方位筆電大賞,各位請睜大眼睛記好了,看好哪一台筆電是你的最愛,等到新品上市,那麼......。

念神、合體、GO Aquarion!我在喊什麼啊。








等等,我現在才發現我其實有拍到,而且已經貼在文章的開始了......那大大的Centrino 2的Logo,不就是第一張照片?可是我怎麼忘記了呢?既然展覽區標示了Centrino 2,哪有人不會展的.......

還是正經的補充一點,新Centrino 2的筆電續航力似乎提高了不少,摸起來也感覺涼涼的,如果各位真的對於Centrino有愛,那麼不妨多等等,到時候會有更好效能的產品可以買。從照片中也可以知道,不少廠商﹝其實大半都是ASUS﹞,對於Gamer有特別照顧,推出了遊戲用筆電家族,熱血行動電玩派可以下手了!

只不過很奇怪的,本次展覽所展出的筆電,體機都偏大,這是令人不解的,最大的目測居然大到有17吋﹝以上﹞等級之大,真的讓人看了蠻無言的─這麼大乾脆買桌電,誰會買一台那麼大的筆電扛起來跑啊?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前一年華碩有展出竹子皮電腦,怎麼今年還沒量產呢?我不要包皮革的啦,我要沒有漂白劑的筷子骨架電腦.......

其他照片資料還在整理,請各位耐心等待......。
題外話:
後來我看了一下比賽時間,我才驚覺今天晚上12點以前就要交卷。雖然我不是很在乎Q6700啦,畢竟已經有Q6600的人來說,Q67可能是入手後會買上整合賣出的東西,但是鑒於這個誘因,所以我決定要完整的跟大家分享剩下的東西。
﹝迷之音:懶的寫還要別人逼,不會害羞嗎?﹞


維持一貫水準,我每一篇幾乎都有附上該系統與介紹對象的簡介,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所謂WiMAX,不是把字拆開成Wi和MAX,諧音借義Wi=外,MAX=極限來硬湊,正確的WiMAX,其全銜是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微波存取全球互通。這是一項基於標準的技術,主要用在都會型區域網路(MAN)。由 WiMAX 論壇(WiMAX Forum)提出並於2001年6月成形。它可提供最後一哩─也就是網路和使用者端的連結服務,以無線寬頻接入兩者,作為電纜和DSL之外的選擇。它在 IEEE 802.16 標準的多個版本和選項中做出唯一的選擇,以保證不同廠商產品的互操作性。在 802.16 物理層的三個變體中,WiMAX 選擇了 802.16-2004 版的 256 carrier OFDM,能夠藉由較寬的頻帶以及較遠的傳輸距離,協助電信業者與 ISP 業者建置無線網路的最後一哩,與主要以短距離區域傳輸為目的之 IEEE 802.11 通訊協定有著相當大的不同。

這次WiMAX有在台北世貿展覽館有體驗車,我也有去搭過,只不過,一來這東西和Intel的展覽館無關,貼圖浪費我空間;二來,說實在的,整體來說,使用順暢度沒有想像中好─台北目前只有WiFi,WiMAX的功能尚未齊備的關係,所以我實在弄不出馬總統上網的評價。

而WiFi和WiMAX兩者可以互補,並不是對立的觀念,Centrino 2也預計將收納這個功能,只是台灣買到的機種可能會將這部分先行封印。WiMAX能提供許多種應用服務,包括最後一哩無線寬頻接入、hotspot、細胞式回程線路以及作為商業用途在企業間的高速連線。通過WiMAX一致性測試的產品都能夠對彼此建立無線連接並傳送網際網路封包數據。在概念上類似WiFi,但WiMAX改善了性能,並允許使用更大傳送距離。

看到這裡,恐怕要讓那位回文的人傷心了......因為WiMAX產品的相片,我好像搞丟了。對不起,都是我不好沒注意.......。不過現場也沒有實機展示,所以我只有拍晶片而已,對不起........。

只不過說來奇怪,這次整個展覽館左看看右看看,唯獨就是WiMAX有強力行銷,可是卻沒有什麼多餘的展示品,讓人感到奇怪啊.......。然後,順便這邊小小的說一下,Intel RD說的WiMAX的缺點吧。

WiMAX其實不一定會比WiFi好。 最常見的國民等級誤解,就是以為 WiMAX 能在 70 英里(112.6 公里)的範圍內,以 70 Mbps 的速率傳輸。各位,用點大腦。不一定要像我坐在巴士上玩才能體會。在理想的環境下,上句的個別敘述是正確的,但組合在一起就並非是真的。在實作上,我們可以在視線所及之 10 公里範圍內以 10 Mbps 的同步速率傳輸,然而在都市的環境中,很可能多於 30% 的實例都並非視線所能及的範圍,也因此實際上,用戶僅能在 2 公里範圍內以 10 Mbps 的速率傳輸。

以我那天在搭乘巴士時使用MSN進行檔案傳輸壓力測試,傳送檔案為少女革命無損OST的OST一卷約150MB,同時開啟視訊會議模式;對方使用的是學校專用的校園光纖網路,可是WiMAX卻會偶爾出現傳輸上的停滯和中斷。和實體線路相比,可靠度還有待加強。而且,WiMAX與數位用戶迴路有一些相似處,只能在高頻寬與長距離傳輸間作取捨,而無法兼得。關於 WiMAX 的另一項特徵是其頻寬乃是由特定基地台區域內的用戶所共享,也因此每位用戶所能享有的頻寬是與單一區域內的有效用戶數成反比的。換個比較白癡的說法─

人越多用越慢啦!

而且,如果訊號範圍涵蓋越大,傳輸速度也就會越慢,沒有人想用那種慢到死的網路.......因為大家都被養壞胃口了,較大家到退到28.8K數據機年代,恐怕一票人都會想去跳海﹝我也是﹞;因此,台灣這麼個彈丸大小地方,居然還要蓋起WiMAX,真的算是一項很獨特的奇蹟。而且台灣還有3G系統呢。強敵環伺,要好好考量啊。我不是從業人員,但是我也隱約看到其投資風險性。

切莫一窩蜂啊.......。﹝茶﹞

事實上我們不得不說,Intel對於WiMAX推廣不遺餘力,但是WiFi已經是先跑先贏,勝負還有的慢慢來呢。本系列介紹文礙於時間關係,我無法多講,剩下的請洽之後的大合體版本:

史上空前最強Battle!Intel強襲大艦砲齊開戰!Ultimate Edition

這個版本基本上不參戰啦........所以各位,不要太緊張
雖然很多都有看沒有懂

還是被大大的熱血感染到XDDDDD

加油吧!!我想看WIMAX...哈哈


恩,總算是勉強全文完了.......

事實上還沒有寫完。因為拿到買主證的關係,我也有知道一些比較詳細的評論。至於WiMAX我給予的評論,其實不是那麼的正面的;不過反而是中立的以一個長期觀看3C產品的人來說會比較客觀啦。本文之中用了很多的動畫梗,可是用到後來卻和內文嚴肅的有點衝突,所以下一篇會改進,絕對會的

總之,各位還是認份的期待SSD和Nehalem吧!最後這裡補充上幾張我認為還算滿有趣的圖片,各位慢慢看。其中還有霉女一枚,看了不要打我喔!

這是一台遊樂器,可以玩類似賭博電玩的東西,然而因為要投幣,不然依照我這種不把玩新產品就會有遺憾的的個性,早就會站在那裏熊熊的給他破台了再走。另外一個促使我沒玩的理由是什麼呢?如果你心臟夠大顆,直接跳轉到最後面最後面,你會看到你想都不敢想的,保證你會得到SG過敏症候群!到時候不要喊著要殺我喔


因為前面的人都有提到小型電腦搭配ATOM小處理器,我就不多費唇舌多說那些機體了。但是有幾台機種可以讓我不得不提。一是牌子上寫了牆上電腦的有趣方塊盒子,看起來就活像是台超大的iPOD,而且外觀還極速的劣化,坦白說不怎麼好看,但是創意很夠!牆壁上的電腦,可以心情好手摸摸換曲子,硬碟一定可以比iPOD更大更猛,這種特殊的發燒小電腦絕對是好物!

所謂好物是啥呢?就是炫耀自用兩相宜啦!到時候你可以很傲嬌的跟大家說......驕傲的說啦,我加有牆電腦喔!至於下面這一張圖呢?

這個圓圓的PC,叫做點電腦,因為看起來就像個點點,圓圓的很適合家裡小朋友拿起來磨牙,叫她點點﹝我的冷功夫道是不錯,各位要記得穿外套﹞。這台PC很適合家中是後現代風格擺設的人使用─我個人覺得啦,如果效能不是那麼第一優先的話,我倒是很贊成這樣用的。不過說實在的......。

這種電腦的擺飾性比較高吧!?

這張圖就有請發燒友講解了。這是Intel展示的HomeSever所使用的擴大機還是某個不明的物體的背面,是先鋒牌的機械─對了,什麼是HomeSever?這個玩意主要是和家裡電腦門連結,擁有簡單的OS可以執行所有電腦的備份或者是影音分享與儲存。

不過身為發燒友的兒子,我自己也蠻迷3C產品的聲音輸出的。看到這麼多端子,我第一個想法......我好想要一套百萬級以上的劇院啊!否則我的怨念會變成「巨怨」啊!可惜.......我很窮,只能望機興嘆啊。

好啦,到了最後離別的時刻啦。最後一彈,銀河史上最具備藍藍路歡樂能力的地圖砲,請服用。最後一次叮嚀,服用前請不要吃東西或喝水,更不要先看任何SG,還有不要觀賞過Z..的文章後馬上來看,不然你會噴死在地!如果有任何副作用請立即洽詢各醫療院所以免延誤病情!以上!砲擊完畢!

最後空前最強的一砲要來啦!









看完以後,如果還殘存的,請回報一下心得吧。
最後那張圖.......還好啊,我沒感覺......
好文要支持啦
大大發文辛苦了! 可以看到很多新產品感覺一定很棒吧!

Action is the proper fruit of knowledge!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