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感覺不錯喔!AMD Ryzen 7 5700G 開箱

先開門見山提醒大家,Ryzen 5000G 系列只提供 PCIe 3.0 介面,而沒有支援到 PCIe 4.0,因此無法讓採用 PCIe 4.0 的 SSD 發揮出最高的傳輸速度,因此比較建議是暫時沒有想安裝PCIe Gen4x4 SSD的用家選用。而Ryzen 7 5700G 目前是 AMD 最先進的 Zen 3 架構中,入手價格相對實惠的 8 核心處理器,若想省點錢則是可以選擇六核心12執行緒的 5600G(都是內建繪圖核心)。

感覺不錯喔!AMD Ryzen 7 5700G 開箱

Ryzen 5000 G 系列 APU 接採用台積電 7nm 製程與Zen 3 架構,相較於上一代的 Zen 2 架構的 Ryzen 4000 G 系列,IPC 提升 19%!不過內顯還是 Radeon Vega 8 GPU因此繪圖效能並沒有提升,不過仍舊足以應付多數輕負載遊戲,以及大家日常上網與文書,影像編修的應用!如果與同樣 Zen 3 架構,代號 Vermeer 的 Ryzen 5000 系列 CPU相比,相同核心版本比較 L3 快取則是少了一半,加上又沒有 PCIe 4.0,因此大家在選購時要多加留意上述特性差異!


AMD RYZEN 5 5700G 處理器為 八核心 16 執行緒,基本時脈為3.8 GHz,最大超頻時脈可達 4.6GHz!對於多數人來說,效能絕對夠用,它的 L2 快取為 3MB,L3 快取則是有16MB(比 5600X的 32MB少了一半)。在封裝設計的部分,為 CMOS TSMC(台積電) 7nm FinFET 封裝,對應的主機板插槽為 AM4。PCI Express 版本為 PCIe 3.0,產品都有隨附 Wraith Stealth 散熱風扇。預設 TDP/TDP 為 65W,最高溫度 95°C。這顆處理器對應 B550或是 X570 都是很好的經濟選擇,該有的先進功能都有,加上今年推出的 X570S 晶片組增加了 USB 3.2 Gen 2×2,讓大家多了 2000 mb/s 傳輸速度的外接儲存裝置速度提升!


感覺不錯喔!AMD Ryzen 7 5700G 開箱
忍痛出走了幾個小朋友換得這顆威健代理的版本,日後保固比較放心!

感覺不錯喔!AMD Ryzen 7 5700G 開箱
隨附的風扇,和Ryzen 3差不多,沒有像Ryzen 7有 RGB 燈效,厚度也較低


感覺不錯喔!AMD Ryzen 7 5700G 開箱
AMD Ryzen 5 5700G 處理器本尊!


感覺不錯喔!AMD Ryzen 7 5700G 開箱
使用 CPU-Z 來檢視處理器資訊,L3快取為 16MB

感覺不錯喔!AMD Ryzen 7 5700G 開箱
在 CPU-Z 的跑分測試中,獲得單核心558.4多核心 5866.2的好成績!

感覺不錯喔!AMD Ryzen 7 5700G 開箱
測試處理器渲染能力,在 Cinebench R20測試中,獲得單核心 522 pts 以及多核心 5266pts

接下來關心一下內顯的表現如何,提供不想安裝獨立顯示卡或想多顯示輸出的人參考!

感覺不錯喔!AMD Ryzen 7 5700G 開箱
Time Spy 跑分的成績是 1488


感覺不錯喔!AMD Ryzen 7 5700G 開箱
Fire Strike 跑分的成績是 3684


心得
目前這顆處理器蠻熱門的,可說是在乎效能但預算有限的人最佳處理器選擇之一!隨附的風扇我覺得不太給力,建議可以換更好的,想要超頻就建議換上水冷排,超頻時的時脈能夠表現好!目前這顆處理器在電商的售價約為 NT$ 12,000(太熱門因此經常缺貨中),如果想要省預算可以改選擇等級較低且核心數較少的 Ryzen 5600G(六核心12執行緒),售價為 NT$ 8990左右。不過 5600G無論是在處理器時脈或是繪圖核心的時脈上都比 5700G 較低,效能表現自然有所差異,畢竟價格也少了3000元左右!

選購時我會建議大家先確認短期內是否不會有購買顯示卡升級上的考量再來購買,不然就會建議先使用舊的顯示卡(若有)然後改選非 APU 版本的 5000 系列 AMD 處理器,這樣才能擁有 PCIe 4.0 和較高的 L3 Catch (如可改選 5800X 或是 5600X)。不過如果不怕更換處理器的麻煩到也是沒關係,但是注意選購新主機板時,是否有預算選擇規格最新的 X570S 晶片組版本,這樣可以獲得最新(如 USB 3.2 Gen2x2)的功能喔!
2021-09-21 20:24 發佈
說的直白點,
就有點不上不下的,
如果你的需求就剛好卡這上面就還是可以買,
風雪倉月

這顆掛模擬器之神 一堆人買回去掛模擬器 不用額外買1050 1030這種爛卡去配模擬器 還更省電!!

2021-09-22 12:56
pc8801

掛模擬器買10900不是更讚?

2021-09-22 15:34
PCIe 3.0又怎樣?
配個intel 905p給它屌打半調子的PCIe 4.0 SSD囉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艾澤拉斯浪人 wrote:
PCIe 3.0又怎(恕刪)

很猛沒錯 不過價位討不到便宜 零售市場也消失了
一般不管你是Mlc tlc qlc 只要快取用完就現出原形了
3dxpoint 都不會降速 還有更逆天的4K iops
ค้้้้้้้้้้้้้้้้้้้้้้้้้้้้้้้้้้้้้้้้้้้้้้้้้้้้้้้้้้้้้้้้้้้้้้้้้้้้้้้
skiiks

900P905P這種3D XPoint真的神器等級。但是貴小,真的讓人買不下手。

2021-09-22 2:58
這棵感覺不上不下
但是用現實狀況去看
內顯稱過顯卡荒
再裝顯示卡也是能玩

少數遊戲與場景在3090這類高階顯示卡才有突破4.0的需求
一般落在10~16Gbps之間都在3.0頻寬內
3.0插顯示卡還很夠用

說裝顯示卡浪費內顯 他也帶你撐過顯卡荒 任務達成了

差距在於4.0的SSD真的就慢上許多
但是沒這高速需求 3.0 SSD也很快了

由於效能比剛剛好夠用 再好一點
對於配置PCIE 3.0只到剛剛好 有點讓人感覺沒跟上效能的配置


整體來說
效能OK
內顯要不要再插顯卡還能選擇
3.0插顯卡也還OK
PCIE SSD稍慢
                              彈幕濃!
skiiks

傳輸極速下3.0與4.0的SSD差距3.6GB vs 7.2GB是兩倍差距,超過3.6G檔案傳輸就是4.0較快。不過這台屬日常使用下,超過3.6G大檔傳輸少,確實沒什麼影響。

2021-09-22 14:17
風雪倉月

只能看跑分爽而已 多數單檔太小了 主要NAND最大問題還是在於延遲 這個沒改善 速度在快都是吃不到 4K也飛不起來 只能等未來主控改善這一點才能有感升級

2021-09-22 17:21
這顆算CP值不錯了.
不然顯卡那麼難買
有內顯至少可以先擋著用
pc8801

5000系列的cpu除了5900x之外我還真看不出那價格哪裡能算不錯.

2021-09-22 15:37
我只想問.既然會分享心得.也知道PCI-E3.0與4.0的差異.也知道X570與X570S不同
甚至其他一些細節都能分析無誤.但那個CPU-Z為什麼要用那麼舊的版本.舊到連一些分辨出出來
不過有開箱.有給分!
這顆應該是桌上型AMD最高的APU

現在顯卡太貴了好久沒自己裝桌機了

都買筆電比較划算~~

enjoyjazz wrote:
先開門見山提醒大家,Ryzen...(恕刪)
很貴,買intel
5700G搭華擎X300這種小主機非常讚
小機器跑遊戲都剛好夠用, 而且小機器不佔空間
我用S5pro發現心臺灣~ Future的放送未來
pc8801

是要1030都夠跑的遊戲才剛好夠用吧?

2021-09-22 15:38
isoria

記憶體頻率高一點,iGPU拉到2300就跟1050很接近了,這狀態不用改電壓,大眾體質。然後靠radeon boost跟fsr很多遊戲都能玩,1030做不到這點。

2021-11-22 11:35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