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古董復活記 (第五集)

各位大大,大家好!看到小弟下的這個標題,想必已經跑掉一半人了。距離上一次古物測試也差不多兩年多了。沒辦法,工作久了,事也多了.......

不知是年紀大了還是怎的,最近總是想到小時候發生的事。當年作為一名「學生哥」,要家人買一台電腦還是是不容易啊,基本上得有以下幾個步驟:

一、看看自己對硬體的基本要求
其實是打聽一下別的同學在用什麼,您懂的

二、估價
那個時候要知道每個硬體的價錢可不像現在隨便上上 X價屋的網就可以知道的,也不可能常常往腦場 (賣電腦的商場) 跑。畢竟我怎麼可以讓老媽提早知道我的「陰謀」呢
當年唯一能比較能貼近市場的方法,是靠每星期一次,隨報紙刊登的電腦資訊 (小弟住香港這邊,記得當時買的是星島日報)。雖然不能說是最新消息,但也總比沒有好......

三、粉飾太平
當年要開口買個東西和徒步走過地雷區沒什麼兩樣。因此,任何會影響到計劃成功率的突發事件都不可以發生。小弟的老媽記性超好的,如果不幸小弟挨過一次罵,至少一個月內都別想開口買東西了......
為了提高小弟計劃的成功率,還要多下點其他功夫,例如家事多做點,分數考好一點等等......

四、攤牌
開口時機選的不對的話絕對會令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所以,得找個良辰吉日才行。當然也不排除老媽一聽到錢就翻臉的情況,所以事前最好自打屁股幾下,好在實戰發生時沒那麼痛

望望坐在四周的同事,突然有種不現實的感覺,原來日子過得這麼快。現在想想,與其做電腦教師,說不一定我做電腦銷售員還更有潛力

該回到主題了。當年買電腦其中一個最令人頭痛的選擇就是該買什麼CPU比較好,畢竟一買錯 CPU (買錯可以指買錯型號或超出預算),那主機板很大機會也就跟著一起泡湯了。買了貴的東西還好,買了東西貴又不能用的話,估計連家都別回了......

時間回到1996年左右,當時Pentium Pro已經上市一年多。毫無疑問,它位於當時家用CPU效能的頂端。但是沒多久後,新一代的Pentium MMX 出場了。雖然Pentium MMX 是上一代的電腦架構,但它的MMX 指令聲稱能為多媒體的內容帶來新的體驗。當時CPU 加上主機板的價錢的話,兩者是差不多的。

那麼問題來了,該選哪個好呢?現在這當然不是個問題了,小弟兩個都要

古董復活記 (第五集)

噢噢午飯時間結束了,得回家再繼續了......

注:之前有人問過為何沒有其他公司的產品呢,因為......
- Cyrix 當時最快的 CPU 是6x86 PR200+,實際上是跑 75MHz x 2 也就是150MHz。能支援75MHz 外頻的主機板並不多,即使有也不穩定......
- AMD 當時還沒有出 K6,5k86 133MHz (說是說有Pentium 200的速度啦) 也只是出了沒多久而已,和 Intel 相差實在太大了......
2021-09-15 14:0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古董復活記
首先看看Pentium Pro 200MHz,剛拿上手時覺得它真的不是一般的大,之前甚至有人把它形容成磁磚......




拿尺量了一下,是沒那麼誇張啦......從圖片上看得出大小差不多為7cm x 7cm。

編號為80521EX200,二級快取為256kB,比某大常展示的那顆 Pentium Pro 1MB 快取小多了,誰叫小弟沒錢呢,工作電壓為3.3伏。

Pentium Pro 算是Intel 第一個試圖把二級快取放在CPU 封裝裡的作品,雖然不是真正的和CPU核心「合而為一」,但也比做在主機板上快多了。從CPU 的針腳來看,梅花形排列的是CPU核心的那邊,而長方形排列的則是二級快取記憶體那邊。

Pentium Pro 當然有自己的主機板。由於純作懷舊用途,小弟隨便找了塊Gateway 的主機板......



採用第一代440FX的晶片,功能也就沒什麼特別的了,什麼AGP,USB,SDRAM之類的東西全部欠奉。



對外的插頭只有鍵鼠一並兩串......



不過小弟不得不承認的是,上這麼一大顆CPU 實在很爽,很有安裝Threadripper 的感覺





記憶體共上了64G....... 啊不應該是64MB EDO,這對Windows XP以下的作業系統應該是綽綽有餘了。



再看看另一邊的Pentium MMX 200MHz,從外觀上和之前的Pentium 200MHz 差不多......




編號為80503200 (舊Pentium 200 則是80502200),沒有內置二級快取,但一級快取則加碼成32kB,比舊Pentium 200 及 Pentium Pro 200 的16kB 大上一倍。

工作電壓則為3.3v + 2.8v 雙電壓,正是因為這個,很多舊板子都沒辦法上Pentium MMX,一開始還真不知怎麼辦好。後來幸好有 Yuni Kawada 熱心地寄了塊主機板來,問題才得以解決。

看一看這塊板子......




型號是大眾PT-2006,使用Intel 430VX晶片。由於算是後期的Pentium 晶片了,所以有初代USB (1.0) 及SDRAM支援能力。如果需要Ultra DMA33 IDE 的話就要換430TX 晶片的主機板了......



和 Pentium Pro 不一樣,Pentium 時代的二級快取還是做在板子上的,這裡板子上有256kB (左邊那兩顆,右邊那顆是430VX晶片的一部分),再加上一條COAST (Cache On A STick) 共512kB。



記憶體也是64...MB EDO。

和現代 ATX 主機板不一樣,這塊是舊型的 AT 主機板,對外的插頭只有一個大 AT 鍵盤插頭,所以其他的連接埠要有排線拉出來。可惜當時所有排線都遺失了,所以只能自己做了兩條,一條PS/2 滑鼠一條串列埠......



測試的硬體大致上就這樣子了,其他共用的還有 SD轉IDE 卡,PCI 顯示卡等,那些之前出過面的硬體這次就不叫它們上鏡了。至於結果就遲點再放上來吧......(回到家還是要工作 )
theplum
theplum 樓主

唉,如果不是這樣的話,Pentium Pro 怎麼會那麼難找......現在的人多數眼裡只剩錢了,如果有人告訴他們老爸能鍊出黃金的話,說不一定他們會把老爸也化了......[汗]

2021-09-16 21:10
chicane123

所有排線都遺失了-->我家裡還一堆15年前或是更早的各種線..

2021-10-26 15:26
休息夠了,繼續......

把兩邊都裝上Windows 98檢查一下......

Pentium MMX 200:




Pentium Pro 200:




當時大家都不太在意 66x3 和 200 之前的差距......

看看 CPU-Z......

Pentium MMX 200:



Pentium Pro 200:



Pentium Pro 的指令空無一物......

試跑一下SuperPi 1M......

Pentium MMX 200:



Pentium Pro 200:



似乎整數 MMX 對算小數沒什麼幫助......

CPUMark 1.0

Pentium MMX 200:



Pentium Pro 200:



這個差距蠻大的,完全體現了P6架構的躍進......

NuclearMC......

Pentium MMX 200:



Pentium Pro 200:



不知為何,完全看不出兩者是可以互相比較的對手......

Sisoft Sandra 99......包括處理器,多媒體指令及記憶體存取

Pentium MMX 200:





Pentium Pro 200:





除了MMX 整數計算能爭回一口氣外,其他方面Pentium MMX 幾乎都被Pentium Pro 打假的.....尤其是浮點計算,Pentium Pro 比 Pentium MMX 幾乎強一倍......

就這樣看上去的話,Pentium MMX 幾乎沒什麼競爭力...... 但其實當時Pentium Pro 有一個麻煩,令它在家用市場賣不好......

再找一個測試軟體...... WinCheckIt (這個應該沒什麼人聽過)

Pentium MMX 200 - 32 位元:



Pentium Pro 200 - 32 位元:



Pentium Pro 在 32 位元的計算上仍有優勢。

Pentium MMX 200 - 16 位元:



Pentium Pro 200 - 16 位元:



可以看出Pentium Pro 對於16位元程式沒有優化,表現只有同頻 Pentium MMX 的一半,連Pentium 133 都不如...... 當年純32 位元的程式還沒有成為主流,所以 Pentium Pro 無法展示它的長處,聽說後來的Pentium II針對這個問題作出了改進,這時才能正式把 P5 架構請下台。

簡單的測試就做到這裡了,回家再看看有沒有什麼還能在這兩台機器上跑的遊戲......
樓賴芭

我這最老的就PIII處理器一顆+散熱器,留著做紀念

2021-09-19 22:06
pc8801

也許mmx有便宜到?

2021-10-27 9:19
theplum wrote:
各位大大,大家好!看(恕刪)

這老玩具還能動啊~!!電容還沒掛算奇蹟,還是有換過電容?!
pc8801

話說前幾年還看到電視上有人拿apple2c現場操作......

2021-10-27 9:20
theplum wrote:
各位大大,大家好!看(恕刪)


好喜歡這種復古系列,5分奉上...

話說以前的CPU風扇真的小到有夠可愛,
小弟的第一台電腦是Pentium II ,
CPU長的跟超任卡匣一樣,
那時散熱片已經好大一片...
可惜以前不懂留下保存,都當家電賣給回收...

Pentium Pro有在表舅的刀模廠工作站看過,
兩顆Pentium Pro並列真的很霸氣
自律努力讓自己變大隻
pc8801

我的印象中,以前的cpu是沒有風扇的?是後來不知哪時開始才有風扇.

2021-10-27 9:21
不雨

486後期開始必須有風扇因為頻率越來越高

2021-12-01 10:09
theplum wrote:
各位大大,大家好!看(恕刪)

Athlon還沒出之前,所有非Intel產品都輸在浮點運算器上,這個可以經由編碼MP3得到驗証。
theplum
theplum 樓主

現在看上去好像也不會,只能說AMD 真的爭氣了......

2021-10-26 8:35
stacker wrote:
Athlon還沒出之(恕刪)

因為Athlon的浮點運算單元在當年是比Pentium還要多一個的
沒想到那組Pentium MMX成功點亮後,等到文章寫出來,已經過了兩年了

當年的Pentium Pro 真的是很厲害,那個神奇的快取,可以說是膠水史的一大邁進

下周開賣的Intel 12代Core應該會很有趣,不過要入手可能又要一段時間了

theplum wrote:
各位大大,大家好!看...(恕刪)
多花個幾分鐘思考,你會得到更多啟示
真的懷念

小弟第一台電腦是mmx 233

隔壁大哥教我怎麼調jump超頻成266

害我爽了好一陣子

過了幾年 又幫電腦升級成了K6-2 400

但那時大家都流行神U賽楊超533了

66外頻的k6-2真的只剩下文書功能 連跑CS1.3版都跑不動

不過PS模擬器VGS卻跑的神順 bleem與epsxe都無法在這麼低等的電腦跑遊戲

現在想起來VGS的作者真的神 能寫出如此不吃效能的軟體

讓我享受幾乎無讀取時間的PS遊戲

最後在上大學時才用打工的錢把電腦換成杜龍600

進入用2B鉛筆畫CPU超頻的年代

那又是另一個輝煌時期了
pc8801

說道超頻就想到以前我家的286那機殼上就有個turbo切換按鈕......

2021-10-27 9:24
最難得的應該是能找到功能完好的主機板,還有那個記憶體,64MB當時我記得只有在我同學老爸(在當教授)的研究所實驗室才有的配備,一般家用的電腦有16MB就偷笑了,還有一堆三星LG 顆粒remark成日系記憶體在騙DIYer......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