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超頻向來不是 APU 主打的強項,這件事不只是在 APU 上生效,有帶內顯的處理器本就會吃虧些。就算是 Intel 處理器,想認真超頻的的玩也會選擇不帶內顯的 F 版本。影響這件事的變因不少,但隨著製程的進步,不少 APU 的體質也都極為優異,在能夠穩定運作的前提下,亦無不可超頻之理。

話先說在前頭,超頻處理器頻率意義較大.但若是要超頻繪圖核心,可以帶來的效能成長並不明顯。會買 APU 基本上仍以文書用途居多,就算是遊戲用途,超頻後張數的成長會很有限,而且超頻的幅度也不高,更是不要有「超頻後就能跟獨立顯示卡打對台」的荒繆想法。

在實作超頻前,先來看一下各大廠最近也推的很勤的 X570S 主機板。X570S 其實是一個定位有點微妙的型號,至今還沒有看到 AMD 任何公開的官方文件或網頁有出現過這個字,就算是主機板廠,也沒有說得很明白。

什麼是 X570S?目前大家比較公認的說法是「Silence」,也就是無風扇的、使用 X570 晶片組的主機板。至於晶片組本身功能有無改變?晶片組本身製程有無優化?坦白說我沒多注意,是否能直接支援未來的 Zen3+ 處理器也不清楚,而且更妙的是,這次測試的 ROG CROSSHAIR XIII DARK HERO 早在年初就推出了,使用的也是靜音散熱方案,但 ROG 官方或產品本身也沒露出 X570S 的相關字眼,是不是也能算 X570S 主機板呢?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當初應不是定位給 APU 用的,因為沒有直接的視訊輸出埠,比較可惜。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支援 SUPREMEFX 音效,用來組劇院不錯。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三個 PCIe x16,一個 x1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主機板上有針對超頻設計的 Safe Boot 及 Retry Button,還蠻貼心的,不必整天在那邊重置 CMOS。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讓處理器以低頻率運行的 Slow Mode 按鈕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一共提供 8 組 SATA 輸出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Reset 與開機鈕,主機板上有 Q_CODE 幫忙除錯。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Daisy Chain 記憶體配置。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4+8pin 處理器電源設置。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14+2相電源管理。

5700G 雖然是 APU,但也是被定位在高階處理器,找一張供電能力較佳的板子來搭配並不為過。然而這次用 x570s 來測試並不是出於這個原因,只是剛好手邊有而已,x570當初的定位是在於有超級充沛的 I/O及整體頻寬,這部份 APU 算不上有優勢。

而且,大部份的 x570 不帶視訊輸出埠,就算有,也只有一個,對於「買 APU 是為了不想插獨顯」的玩家來說,這樣的組合很可能會讓彼此都無用武之地。建議可以的話,找一張用料好一點的 B550,反而能跟 APU 做比較有效的搭配。

接著實作超頻的部份。與 CPU 一樣,只要更新了最新 BIOS 或使用最新版的 AMD Ryzen Master,APU 的超頻選項還不少。以穩定性及超頻程度來說,大略會是: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當然了,BIOS 調得好,未必不穩,就是要花時間找出變因及最佳設定,然而關係到 BIOS 手動超頻時,很容易會受到記憶體的影響將變因複雜化。至於 PBO,坦白說有開等於沒開一樣,即使是把散熱及電壓條件都調至最寬,頻率的上升及效能的成長都很有限。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主機板的 EZ Tuning 是另一個選項,手動調整超頻參數前,不妨先試試。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直接選擇水冷能讓主機板對超頻參數的調整範圍最大化。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確定完前兩個項目,會出現效能大約成長多少的提示。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實際上調整的參數是開啟 DOCP,以及部份的記憶體參數。

儘管如此,建議還是可以開 PBO,用最輕鬆的方式來讓處理器儘可能以高效率運作。而我在測試了幾次後,能找出的最佳設定是透過 Ryzen Master,以 4.6GHz 的固定頻率運行: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APU 的部份則是沒有做超頻。全核超頻到 4.6GHz 後,實際上的效能提昇差不多是 8% 左右。8% 是多少?Cinebench R23 約新增 1000 pts,可以類比成大約多了一個執行緒的概念。

AMD 5700G 初體驗:x570s 超頻


物理方面,1.35v 的電壓,使用 360 水冷壓制,溫度約落在 94~96 度之間。我相信手上的這顆應是能再上去,但再上去的變因會增加許多,帶來的效能提升會趨於有限。

功耗部份,整機扣掉顯示卡,全速運轉能控制在 120W 之內。120W……這會讓 PTT 上一堆鼓吹 DIY 要在核電廠旁邊的「大艦巨炮電源供應器」玩家頓時沒了話題XD,120W 能有如此的處理器及顯示效能,在 x86 市場是真的沒有其它處理器能辦到了。
2021-08-31 23:36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