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高通或聯發科有沒有可能推出高階ARM SoC ?

目前流出的數據
蘋果下一代的M1X(M2)晶片, CPU效能接近5600X, GPU效能略高於RTX 3060
性能相當強悍
如果廠商推出適配的3A遊戲
甚至連顯示卡也免了
1080P可暢玩

蘋果的售價偏高/系統比較封閉, 有人不喜歡
如果高通或聯發科也推出高階ARM 桌面版SoC
雖然短期內追不上蘋果M1X(M2)
但3年~5年後應該可以
相當於5600X + 3060 對大部分人來說也夠用
也不用擔心挖礦潮時顯卡漲到天價
新版的WIN 11也即將支援ARM處理器

說不定ARM for PC份額可能大幅上升 (取代X86中階市場)
X86只剩低階(如i3/R3 + 內顯或200美元以下顯卡)和高階(i9/r9 + 600美元以上高階顯卡)
2021-07-17 10:59 發佈
神祕幻影 wrote:
蘋果下一代的M1X(M2)晶片, CPU效能接近5600X, GPU效能略高於RTX 3060


醒醒
神祕幻影 wrote:
目前流出的數據蘋果下(恕刪)


高通跟聯發科不清楚

但是三星跟AMD的合作好像出成果了 顯示部分提升得很不錯

5600x+3060 這個效能指標可不低XD 比較現實的考慮大概要先超過4600U或是1135G7吧
Microsoft 和 Qualcomm 早就出過了,被打趴在地上

以手機處理器來說
目前高通大概落後蘋果 2 年,聯發科又落後高通 2 年
而且聯發科已經 4 年沒出過高階處理器了

AMD 和 NVIDIA 都做過高階 ARM 處理器,但是都失敗了
所以也完全不用期待 AMD 或 NVIDIA 現在跳進來就會解決問題

蘋果雖然說是 ARM 架構,但是已經實質和 ARM 分道揚鑣,越走越遠
想要讓其他作業系統支援可以說非常困難:
https://asahilinux.org/2021/03/progress-report-january-february-2021/

其他比較接近成功的目前只有 Amazon 吧,不過是給雲端伺服器使用
其他兩者跟M1差距太大了,這是好幾代的性能差距!
只有M1跟桌面兩家是同一量級的。

Geekbench 5 來說 單核心性能擁有極其巨大的落差:
另外聯發科跟高通純性能來說只差一年了,發哥這兩年進步非常大。

M1 驍龍888 驍龍865 天璣1200 天璣1000 5600X
Geekbench 5 1739 1145 912 975 694
100% 65.8% 52.4% 56.0% 39.9%
R23 1514 1532
神祕幻影 wrote:
目前流出的數據蘋果下(恕刪)

沒機會了.
alderlake的性能出來了
基本上知道頭部的表現就能算到尾部的性能
這是一條鞭的關係
arm for pc,除非是m1,或m2
高通不用意淫了
一顆2大8小15w的alderlake 就能秒殺高通全家
驍龍888 4大4小 10w 3700分,單核1130分
lakefield 1大4小 6-7w, 1800-1900分,單核900分
alderlake 1大4小 m5,5w, 從上往下推算單一核進步50%,多核進步50%,但功耗減少了20%
可得900x1.5=1350
1850x1.5x0.9=2500分

alderlake 1大4小 5w的windows 平板 可得1350/2500分
alderlake 2大8小 25w,參考icelake 1300/4100
則1300x1.5 可得單核1950分
多核比較複雜,icelake是4大,alderlake-u15 是2大8小
提升幅度肯定大於50%, 有可能達到或超過2倍 所以是8000分
單核多核都超蘋果m1

如果功耗降低為15w,則單核1850,多核6000出頭 依舊完爆10w的驍龍888 3700分
----------------
arm的高通大小核要進軍windows?看到alderlake的表現可以死心了 反倒要小心intel用m5 5w平板u反殺android 平板市場
神祕幻影 wrote:
目前流出的數據蘋果下(恕刪)

m1x效能才接近5600x?
m1都有7700分了
5600x 大概8500分
這樣的提升根本不算

看來太高估蘋果了 不外如是
jjx874 wrote:
醒醒
醒醒 +1
Surface Pro X是個很淒慘的產品
有多淒慘看完下文你就知道

-----------------

蘋果在手機市場的CPU A系列早期贏高通四年
高通追了快十年才進步到蘋果還是贏了兩年左右的效能差

然後高通跟微軟合作的SQ1 SQ2兩顆
雖然早在2019年發表 但在2020才上市
一上市就被測試出CPU效能 遠遠落後M1
實際上只有S845效能 上市硬體規格真的沿用2018開發規格
整整落後兩年
後續SQ2測試 效能與SQ1差異無幾

不要說打M1 連2019年的A12都打不過
而且S845還是效能落後A12兩年的東西
打個蘋果2016年的A10還可以 之後全輸

一上市的Surface Pro X就落後蘋果手機CPU效能達四年
更不要講M1效能是A13A14好幾倍 根本慘敗

-----------------

Surface Pro X
18年開發規格S845效能
19年發表以SQ1說是新CPU 當年度手機是S855
20年上市測試出SQ1效能等同S845 當年度手機用S888了

-----------------

2020
蘋果M1
蘋果A14 vs 高通S888 (Surface Pro X在這一年上市)

2019
蘋果M1
蘋果A13 vs 高通S855 (Surface Pro X在這一年發表)

2018
蘋果A12 vs 高通S845 (Surface Pro X效能同高通S845)
(而S845效能落後蘋果兩年)

2017
蘋果A11 vs 高通S835

2016
蘋果A10 vs 高通S820 (Surface Pro X效能同高通S845 而約等同蘋果A10)


簡單講
Surface Pro X是2020上市的產品
但效能只有2016蘋果手機CPU A10的效能
這能不慘嗎?

-----------------

另外雖然開發效能強的硬體是勢在必行
但是沒有與之配合的硬體 系統 軟體
以及維持這生態最重要的獲利來源 使用者支持
整個「趨勢」會一直往後延往後延往後延
延遲到最後可能就「不必行」了

目前看不出來微軟對於ARM生態的各項整合 有什麼勢在必行的行動
(微軟慘痛前例 windowsPhone)

-----------------

簡單問
「做出來給誰用?」
                              彈幕濃!
skiiks wrote:
醒醒 +1蘋果在手機(恕刪)

這個id好熟悉
讓我想起了8大8小的 12900k小勝5800x 10%的名言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id 是嗎?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