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買定離手——Alder Lake跑分再次流出,空一格 補公隔多長時間會來再吹一波呢?(更新與前代Intel的比對)

前情提要:

Alder Lake mobile 6大8小的GB5跑分在5月底流出
買定離手——Alder Lake跑分再次流出,空一格 補公隔多長時間會來再吹一波呢?(更新與前代Intel的比對)

信息更新:
前款測試是在Intel自家機器上測試的,應該是有延續一貫散熱加到爆的傳統,Model顯示Intel Corporation Alder Lake Client Platform。

同款CPU(1 Processor, 14 Cores, 20 Threads,GenuineIntel Family 6 Model 154 Stepping 0)近日出現在HP機器上並同樣提交了GB5測試結果。其他參數均相差不遠,但Base Frequency低了500MHz左右,原因不明。按道理在如此低速時不應出現熱墻,要限制一般都是限制最高速的狀態。但這應該不影響結果。跑分都不會按照最低頻來跑。

買定離手——Alder Lake跑分再次流出,空一格 補公隔多長時間會來再吹一波呢?(更新與前代Intel的比對)

以下是分析:
將GB5上相關CPU的測試結果全部總和起來,去掉偏離三個標準差以外的離群值,經過標準化,得到各個分數出現的幾率。
買定離手——Alder Lake跑分再次流出,空一格 補公隔多長時間會來再吹一波呢?(更新與前代Intel的比對)

買定離手——Alder Lake跑分再次流出,空一格 補公隔多長時間會來再吹一波呢?(更新與前代Intel的比對)
(紅綫:在HP試機上的得分。綠綫:在Intel測試機上的得分。)

單核心:稍勝5600U(15W),輸5600H及以上。
多核心(6大8小):實機在5800U(15W 8核心)-5800H(45W 8核心)之間。Intel測試機全勝。

結論:實機單核略低於測試機,多核和測試機相比大落後。但這不應是作業系統的因素,因爲前後兩次測試使用的都是 Windows 10 64 bit,僅僅一個是Pro一個是Enterprise 。

---更新與10代、11代Intel 8核心移動版CPU的比對---

對手:
10980HK(14nm Comet Lake 8核心 45W)
11900H (10nm Tiger Lake 8核心 45W)
11980HK (10nm Tiger Lake 8核心旗艦 65W)

買定離手——Alder Lake跑分再次流出,空一格 補公隔多長時間會來再吹一波呢?(更新與前代Intel的比對)
買定離手——Alder Lake跑分再次流出,空一格 補公隔多長時間會來再吹一波呢?(更新與前代Intel的比對)

單核心:不論何版測試都輸慘11代。有可能是11代測試結果偏少,使統計有偏,或與AVX512有關。
多核心:實機測試在10-11代範圍内,Intel測試機在11代旗艦範圍内。


開盤:

1. 空一格 補公會隔多長時間來宣佈測試結果呢?

A. 今天(7月1日)
B. 1-3天
C. 4-7天
D. 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

2. 空一格 補公會如何評論這個結果呢?(多選)

A. Geekbench的新版本有意拉低分數,我宣佈把它開除出「可信跑分」的名單。
B. 都是windows 10的錯,在windows 11上你們都給我等著!
C. 還在研究中,離面世還有三個月,三個月翻倍説到做到。
D. 我加,我減,我乘,我除,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豈不是大勝嗎?你們真蠢看不出來,幸虧我老人家慈悲爲懷,來教導你們一番。
E. 我保證下一代一定……
F. 你們看看他什麽態度!我懷疑你們的智商。
G.
買定離手——Alder Lake跑分再次流出,空一格 補公隔多長時間會來再吹一波呢?(更新與前代Intel的比對)
H. 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
買定離手——Alder Lake跑分再次流出,空一格 補公隔多長時間會來再吹一波呢?(更新與前代Intel的比對)
2021-07-01 9:54 發佈
三山直文 wrote:
前情提要:Alder(恕刪)

這分數滿爛的 還能出來吹可見是真鐵粉 我卡位觀察
小人族我必黑單,機車族不黑只懟。
不搞作弊(偷步與投機)就真的被打回原形.
人品是做人最好的底牌.
諸葛小花 wrote:
這分數滿爛的 還能出(恕刪)


其實大部份買電腦回去的人也不怎麼再意跑分,這次大小核在耗電上就有天生的優勢(當然只是相對於x86大核,跟arm還是沒拼)。所以耗電也好,核數也好,廣告效果一級棒。
這標題 這内容是想要吸引我進來留言 然後看我會說什麽是嗎?
結尾的那個插圖隱形什麽的 大可不必

另外這些分數 真的沒有太多可討論的空間.
什麽都具體參數都沒有的跑分實在代表不了什麽
總之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 離上市越來越近 大家拭目以待就對了
何必那麽急

我最近不是特別關注這些東西.因爲比較忙
等有更具體的内容和我有空再認真討論不遲

看來某幾個人很在意我,因爲在這裏有在比較常討論alderlake的就我一個.
會開這樣的標題和文章大概就是針對我之前的討論内容吧.不要不承認

我的看法還是一樣,20%的單綫,和最高接近2x的多核
大致上的邏輯就是
相比前代 rocketlake 或tigerlake 8x1.3x1.19=12.376
新一代對應的最高是(8x1.3x1.5) + Y ; Y為前面括號内數字的一半
15.6+7.8=23.4
這個是這11代8個大核對比12代8個大核+8個的情形.大致上應該如此
以此類推,其他比如筆電-h, u系列就看他們的大小核數數量對比前代了
這就是我對alderlake多核性能的理解.
andrewchu wrote:
其實大部份買電腦回去(恕刪)


其實就功耗 arm 除了m1,其他並不占優勢.
就拿骁龙888 這顆目前最强的 高通cpu來說
4個大核4個小核 10w功耗
gb5分數為1130/3750
這個分數并沒有很出色

對比的lakefield 1大核心4小核功耗6-7w 分數為920/1800是不如它
然後另一個純4小核的功耗為6w的n5100 分數為650/1800 分數同樣輸


這有幾點,這個都是icelake架構那時的產物,也就是說用的都是intel 10nm,intel 10nm 功耗表現並不佳 從10nm跳到10nm superfin 這裏面就有超過20%的性能提升
而最强那顆4核tigerlake 1195g7 28w 能到1700/6000分 就説明這一點

第二點是規格不如,少了大核加持 單核分數自然低
lakefield 那顆大核如果用的是tigerlake, 那麽單核分數大概能到1200. 多核2200左右.
小核是tremont架構. 按照intel atom 每次升級大約30%性能提升(每兩年升一次)(可以參考更前一代geminilake什麽的那一代看我有沒有吹牛)
那麽假設同爲1大4小,alderlake的話 6w可以達到1400/2600分出頭
10w可以達到1450/3400分出頭
如果規格改成4大4小 10w 可以得到1450/5000
就能耗比而言不會輸骁龙888
所以關於arm能耗優勢并非事實.arm的能耗優勢就是建立在大小核,當大家都一樣的情形下,
看的就是各自的架構設計功力和使用的製程水準.
這種能耗差距并不是x86 或arm指令帶來了
目前跑在最前面的是蘋果的m1,它4大4小 20w能跑出多核7500分.
而骁龙888 20w 估計也到不了5000分 根本就不强
amd最終也一定會走大小核路綫,只是最後看他們的粉怎麽圓而已
上次那幾%的大聲嗆秋卻被樓主打臉然後躲起來.這龜縮令人印象深刻是不是?
有了這個前車之鑑.本尊僅提到P=VI.然後就嘴砲說谷歌吧!顯然是怕被人打臉.
讓我想到浮雲逮師.抄笨鹹.一人飾多角自我感覺良好聯盟.還洗帳號賣錢.生意不好囉.
人品是做人最好的底牌.
諸葛小花 wrote:
這分數滿爛的 還能出(恕刪)


留給Intel的時間不多了,一定要努力。



「(28W)單核最高頻率為可能是4.2-4.7ghz,加上ipc單核分數可能落在1700-2000左右

看來是
D. 我加,我減,我乘,我除,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豈不是大勝嗎?你們真蠢看不出來,幸虧我老人家慈悲爲懷,來教導你們一番。

笑死 2x核心數 還拿高通CPU出來說
那有沒有看過高通CPU跑分 小核分數多少? 幾乎不列入效能

早說過小核總和連顆大核效能都沒有
再多的小核也沒用 拉不了多少分數

然後intel擠牙膏出名
「單核每代30%」(還要限定atom)
跨丟貴.................



還三個月
製程決定後 這三個月應該進入生產期 不會改變了
不會改變哪可能翻倍

然後還三個月就有12代 可能不止吧
不是說延期了?
(反倒01沒有intel新一代產品延遲明年第一季生產的討論 才令人訝異)
不過就算晚上市 到時還是打臉

----------

「上市前簡報大吹特吹
洩漏跑分打臉
上市再打臉
打完當沒事續吹下一代
迴圈」
                              彈幕濃!
蔥油餅大叔

以前Intel家的風氣不都是多核無用論嗎 強調單核噴上5G IPC嚇死人才是正途 怎麼突然開始畫風改變吹大小核了....

2021-07-02 7:01
蔥油餅大叔

不是說大小核沒用 而是在PC上大小核沒用 因為你的對手給的是等量的大核 大小核設計是在行動裝置上做效能跟功耗的妥協方案 不是絕對的性能方案

2021-07-02 7:05
skiiks wrote:
不是說延期了?
(反倒01沒有intel新一代產品延遲明年第一季生產的討論 才令人訝異)


英特爾CEO拍胸口保證過“We will qualify Alder Lake desktop and notebook for production and begin our volume ramp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21”。之前泄露的消息說這一代要和windows 11一起推出。windows 11預計在10月推出,我就信CEO這一回,the second half of 2021,又延遲,那無非也就是一兩個月的事。但是這又尷尬了,AMD ZEN 3D是在early 2022發佈,如果alder lake如預期在10月發佈并且單核心如預期狂飆,那intel至少能坐穩最佳游戲CPU一個季度,如果是拖到12月發佈,等於是和ZEN 3D剛好打對台了。

另外讓人驚訝的是12代英特爾的同款CPU性能在不同機器上的差異如此之大,在HP上的表現就好像小核心完全沒用,大核心牙膏很有限,打10代都勉强。前後兩個測試系統最有可能的差別就是功耗和散熱。如果真是這樣,就是説這一代產品超級吃散熱,强者超强,普通版仆街。這倒是符合了去年底流出的電壓曲綫。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