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巴哈上面看到的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60030&snA=572962&tnum=1
reddit 總結:
- slower in some games than 10700K(在某些遊戲比10700k還要慢)
- about on par with 5800X in games (lose/win some)(遊戲表現與5800x有輸有贏)
- 5800x meanigfully better in productivity benchmarks(5800x更具生產力表現)
- did not easily overlock in meaningful manner (OC video coming later)(不容易超頻)
- at the current retail price not worth recommending(目前建議零售價不建議購買)
= pretty much waste of silicon (at current price)(浪費地球的沙子(矽)xD)
------------------------------------------------
11代intel也太慘了吧,還是10代比較香,而且便宜,11代應該可以pass了。
還別說5800x的上市價格都快追到3900x的價格去了,
以目前的狀況來說,
是買intel的10代或者11代這個我不予置評,
除非你能買到5800x,
至於3700x那就等看看會不會掉到七千甚至六千再說吧.
前幾個測的遊戲i7-11700K略輸i7-10700K,後面幾個遊戲就是互有輸贏,再來就是平均略勝,甚至少數竟打贏i9-10900K(裏頭也有AMD 5900X打贏5950X的,算是遊戲多核優化不佳??)。生產力軟體的部分得益於IPC提升當然就是i7-11700K有優勢,比較值得注意的是中間有插播一段i7-11700K與i7-10700K運作時脈紀錄,平均是i7-11700K略低於i7-10700K,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何有些遊戲反略輸10代CPU的原因之一,而刻意控制時脈略低可能也是為了控制功耗,我覺得這段才是該影片記錄出最有價值、也最值得討論的地方。比較可惜的是遊戲的部分影片裡最多只測到2K,沒有4K的部分做比較。
以上都是原廠預設時脈下去測,10代11代Boost規格相似但實際運作時卻結果略不同,如果刻意用590Z主機板強制固定時脈超頻可能得出的結果又會與該YouTuber不同。
skiiks wrote:
12代才DDR5 不是完全體
13代 DDR5 + PCIE5 + USB4 + PCIE5 x4 SSD 這才完美
是完美還是災難, 視乎 DRAM 廠有無認真努力全力開發.
那個 1 beta nm 連個影子都見不到, DDR5 頻率高, 功耗必爆發.
PCIe 5 實用性, SSD 部分, 可能控制器用上 7nm 工藝才好用.
顯卡也是受限卡上 DRAM 功耗大爆發+本身強加 GPU 電晶體
(可能要 5nm 才勉強能孝孤, 現在功耗都逆天)
還有那個 chipset 和整合入 CPU 的控制器部分, 功耗也帶來負擔.
今天的消息: i社決定送外包給 GG 生產, 時間是 2023年.
眾新聞記者卻聚焦在 i社將花 200億鎂要做代工, 其心可疑.
只有出現一篇有良分析, 標題: "又外包又代工, 令人迷惑".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