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你買的高階CPU電腦,可能只有長時間跑TDP功耗效能的運作能力

你買的高階CPU電腦,可能只有長時間跑TDP功耗效能的運作能力
這是一個長期存在,但是經常被忽視掉的問題
很多人知道高階的CPU處理器要更換塔扇甚至上水冷
但是如果你只是裝上去而已,可能只是讓溫度跑的比較低而已
不一定是能夠讓CPU的效能可以有比較良好發揮的

主機板預設長時間功耗要解除
如果你購買的是I5-10400以上或是R5-3600以上的產品
那麼在很多主機板或是品牌系統機,都只會跑65W的長時間運作功耗
這樣是沒有辦法讓CPU的效能有良好的發揮的
你買的是桌機不是筆電,散熱器是很容易更換升級的
特別是如果你明明有買了塔扇或是水冷了
如果店家或是品牌系統機還是這樣的運作功耗規劃
那就變的非常的可笑了,當然這樣對他們來說
POWER的搭配和後續保固維護服務的成本都是可以降低的

桌機的優化調整讓你省錢環保更好用
你買的高階CPU電腦,可能只有長時間跑TDP功耗效能的運作能力
I3-10100使用OFFSET優化調降電壓80mV,跑R20測試的最高功耗37.4W
基本上就是有超越I7-7700的效能,但是用7700T的功耗在運作

你買的高階CPU電腦,可能只有長時間跑TDP功耗效能的運作能力
I5-10400使用OFFSET優化調降電壓80mV,跑R20測試的最高功耗51.55W
效能跟I7-8700差不多了,大部份的人應該是好用夠用了
重點是原本要8-90W的R20測試滿速運作功耗,只要52-62W的優化表現
這樣不但搭配原廠散熱器就能輕鬆應付了,對於那入門等級的主機板
也不會有供電無法長時間支援的問題,這就只要用OFFSET優化調降電壓80mV

高效能的代價,高運作功耗和高發熱
目前當紅的AMD5000系列的5000X處理器
使用360水冷的實測在許多的應用方面
CPU的溫度很多都會上到80度C甚至更高了,目前實測幾乎都是水冷風扇全轉
這樣的表現真的適合長時間的應用嗎
在來就是那些寫文章的測試玩家或是網紅
對硬體的了解應該是要比大部份的使用者要好非常的多
他們一定是讓CPU跑到該有的效能,主機板搭配的大多是高階的
你外面買到的系統機或是組裝機,真的要有這樣的表現也要你會玩
不然可能就是限縮回R9-5900X的105W的長時間運作功耗
這樣的運作效能表現就不會有那些文章內的測試效能的
這樣的事實你應該要先了解一下的

電腦就是科技的產品,你怎麼設定怎麼運作,不會設定就是跑標準運作
每一台電腦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狀況
真的不是看那些測試文你跟著買一樣的就是一樣的表現
INTEL的問題有很多是來自於那個很沒力的原廠散熱器
AMD的實測很多都可以上到80W以上的運作功耗還不會過熱
其實很多搭配I7或是以上處理器的桌機
用原廠的散熱器或是很兩光的散熱器,當然更不會有優化調整甚麼設定
這樣的效能使用體驗,當然就不會是正常應該可以有的良好表現
了解自己的使用需求,發揮現有產品的良好運作可能
其實就能夠讓很多人有更好使用體驗的可能

搭配桌機處理器的筆電,更需要專業設定和優化電壓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品牌,是搭配使用桌機的CPU處理器
跟上面講到的桌機狀況是一樣的,且筆電的空間更小,也沒有辦法裝塔扇或是水冷
跟那些無良賣家講甚麼桌機處理器的效能就是比筆電強大很多
那跟本就是在用表面的規格在騙人,I7-10700要跑到滿速就要180W以上了
筆電如果電供都沒有配到180W,效能是要怎麼跑的出來呢
表面的規格不等於你真實能夠使用到的效能
在桌機和筆電都是一樣的狀況
2020-11-07 13:47 發佈
我怎麼有一種8000大回來的感覺
bgla.tw wrote:
我怎麼有一種8000大回來的感覺


我怎麼覺得你有看不懂的狀況
事實和現實是不是這樣呢
真的看不懂
可以多配合GOOGLE搜尋
凌曜頂峰 wrote:
每一台電腦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狀況
真的不是看那些測試文你跟著買一樣的就是一樣的表現
INTEL的問題有很多是來自於那個很沒力的原廠散熱器
AMD的實測很多都可以上到80W以上的運作功耗還不會過熱
其實很多搭配I7或是以上處理器的桌機
用原廠的散熱器或是很兩光的散熱器,當然更不會有優化調整甚麼設定
這樣的效能使用體驗,當然就不會是正常應該可以有的良好表現
了解自己的使用需求,發揮現有產品的良好運作可能
其實就能夠讓很多人有更好使用體驗的可能


不要再出來自己打自己了!!

原廠風扇也是「消費自己出錢買的」,不是廠商送的,如果溫度壓不下來,為什麼不換好一點的「原廠散熱器」??
以前intel不同等級的cpu給不同散熱片,不會熱的給薄鋁擠,有點熱的給厚鋁擠,再熱的給銅心薄鋁擠,最熱的銅心厚鋁擠,然後「原廠壓不住」的就不附風扇,但是有intel原廠的塔扇、一體式水冷可以給建議參考,可是現在呢??

不是要砲intel,東西會熱,就配一下「合用的散熱器」會死嗎??
去看看amd堆土機時代,還有原廠cpu附原廠一體式水冷,intel附一下是會死嗎??

說真的,就算intel在台灣多賣了幾萬個cpu,他會多給你一塊錢嗎??
還是你是台灣intel的代理商或水貨商,怕業續不好??

你喜歡intel是你的事,但是目前的intel有很多「錯誤」的決策,你應該是寫信去intel原廠要他們改善,而不是來這邊帶風向!!

講難聽點,消費者有「選擇的權利」,廠商只要拿得出比對手好的產品,不用宣傳、帶風向,自然會有消費者自動上門,amd的堀起也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從一代ryzen到現在,幾年了??

消費者其實給了intel很大的容錯時間了,是intel自己不爭氣,說真的,如果intel學nvidia,敢用力的殺價,那amd其實會走的更辛苦,或許就沒有錢試新製程,不會這麼快就追上intel。

想一想,如果在ryzen 1代的時候,intel就把前代的i7-7700(現在的i3)拿出來賣3000,現在ryzen 5000系列,把i5-10400拿來當i3賣3000,那所有的中階市場就被intel獨佔,現在也不用你在這邊鼓吹「多餘效能無用論」.....
bbctank wrote:
不要再出來自己打自己了!!

原廠風扇也是「消費自己出錢買的」,不是廠商送的,如果溫度壓不下來,為什麼不換好一點的「原廠散熱器」??
以前intel不同等級的cpu給不同散熱片,不會熱的給薄鋁擠,有點熱的給厚鋁擠,再熱的給銅心薄鋁擠,最熱的銅心厚鋁擠,然後「原廠壓不住」的就不附風扇,但是有intel原廠的塔扇、一體式水冷可以給建議參考,可是現在呢??

不是要砲intel,東西會熱,就配一下「合用的散熱器」會死嗎??
去看看amd堆土機時代,還有原廠cpu附原廠一體式水冷,intel附一下是會死嗎??

說真的,就算intel在台灣多賣了幾萬個cpu,他會多給你一塊錢嗎??
還是你是台灣intel的代理商或水貨商,怕業續不好??

你喜歡intel是你的事,但是目前的intel有很多「錯誤」的決策,你應該是寫信去intel原廠要他們改善,而不是來這邊帶風向!!

講難聽點,消費者有「選擇的權利」,廠商只要拿得出比對手好的產品,不用宣傳、帶風向,自然會有消費者自動上門,amd的堀起也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從一代ryzen到現在,幾年了??消費者其實給了intel很大的容錯時間了,是intel自己不爭氣,說真的,如果intel學nvidia,敢用力的殺價,那amd其實會走的更辛苦,或許就沒有錢試新製程,不會這麼快就追上intel。

想一想,如果在ryaen 1代的時候,intel就把前代的i7-7700(現在的i3)拿出來賣3000,現在的i5-10400拿來當i3賣3000,那所有的中階市場就被intel獨佔,現在也不用你在這邊鼓吹「多餘效能無用論」.....


你為什麼要那麼激動阿
是高階散熱器庫存很多還是新款AMD庫呀太大
還是桌機連機本的優化調整處理都不會
我就是講當下最真實的狀況和簡單可以處理的優化可能
這不就是論壇應該要有的東西嗎
怎麼會出現你這樣的講法呢
廠商怎麼樣是他們的事
我們懂點電腦的應該就是在論壇發揮出我們的價值吧
不是變成一些廠商的走狗那就不好了
很有道理
花錢買高效能
很少使用到也是浪費
浪費錢,也是耗損地球資源
lends wrote:
很有道理
花錢買高效能
很少使用到也是浪費
浪費錢,也是耗損地球資源


是阿
透過維護保養和優化調整
讓現有的有良好的發揮可能
其實是更棒的
不論是AMD還是INTEL都是外國品牌
但是這些維護保養和優化調整
是可以自己處理或是給台灣本地的服務店家處理
這才是真正的愛台灣拉
凌曜頂峰 wrote:
你為什麼要那麼激動阿
是高階散熱器庫存很多還是新款AMD庫呀太大
還是桌機連機本的優化調整處理都不會
我就是講當下最真實的狀況和簡單可以處理的優化可能
這不就是論壇應該要有的東西嗎
怎麼會出現你這樣的講法呢
廠商怎麼樣是他們的事
我們懂點電腦的應該就是在論壇發揮出我們的價值吧
不是變成一些廠商的走狗那就不好了


說誰是廠商走狗?

要不要說清楚一點??
凌曜頂峰 wrote:
...運作功耗規劃、...優化調整甚麼設定


願聞其詳!謝謝
凌曜頂峰 wrote:
你為什麼要那麼激動阿(恕刪)

那你現在不也是走狗嗎??
不要求intel降價,反而要求消費者不要買「便宜」的amd cpu,你用不到效能,不代表「所有人」都用不到效能...

再說,cpu最大銷售量又不是高階的i7、i9,本來就一直是i5以下低價市場,這個市場,一向都是intel贏,你又有什麼好帶風向??

講難聽點,如果r9-5900賣16000,為什麼intel不把i9-10900降價賣12000直接打掉r7-5800x??

你的邏輯一直都是不通的.....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