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不再是理論跑分 ,推算tigerlake 的Xe 核顯效能會真正戰平mx350

不廢話 先上圖
不再是理論跑分 ,推算tigerlake 的Xe 核顯效能會真正戰平mx350
從這圖來看 。這是3dmark跑分,同家對比很有參考價值
icelake iris 64eu 15w下的性能假設為1.7的話
那麼tigerlake 96eu 15w下的性能為3.2 提高了1.85倍
但當功耗 推高到28w後, tigerlake 96eu 只提高到3.65 ,僅僅比15w再提高15%,非常有限。
這裡表示tigerlake 在功耗方面取得很大突破。15w時cpu功耗使用比進一步降低使得能更多用在xe的核顯上。加到28w後也提高不多,因為96eu限制在那裡。

這圖沒有icelake iris 64eu 25w的示例圖,但iris 15w和25w的性能差距有40%,那麼這裡iris 64eu 25w 性能會達到2.4

而這個2.4 經過多方實測後遊戲體驗後大致性能落在 gt650的水平。大致達到gt750的 65%,mx 250的73%(在3dmark跑分戰平mx250,但我客觀公平的採用了實際遊戲幀數僅為73%)

tigerlake 25w-28w準確效能,3.65/2.4=1.52
這跟從64eu到96eu的提高大致相符。而tigerlake 功耗的大幅度進步使得在低功耗下相比icelake能更好的發揮效能

然後gt650的1.52倍基本大概就是gtx 750的水準。(第一款達到gtx 750完整性能的內顯正式誕生,從2400g吹到現在第一個真正達到這個級別的核顯)

再上圖
不再是理論跑分 ,推算tigerlake 的Xe 核顯效能會真正戰平mx350
從這圖來看 mx350的水平大概比mx250強了15%左右。說明mx350的水平也大概等於gtx750

所以25w下的 tigerlake 96eu xe 內顯也可以說和mx350打成了平手。
(不要再扯什麼驅動,上面已經算進去)

另外,15w的tigerlake 96eu xe 掀翻 45w的amd最新內顯之前的說法從這裡來看也是真的。因為15w下能發揮25w的86%的性能,基本和mx250持平。而amd目前最強內顯雖然打敗了25w的icelake 內顯,但比起mx250 還是小輸一點。

以上推算頗真實,並沒有吹噓誇大

結論:在一片嘲笑聲中 ,intel的內顯不聲不響取得很大的,而兩家顯卡公司過去幾年無論mx系列還是amd的內顯進步都令人失望。從當年2400g那顆最強內顯出來時就吹噓達到gtx750直到今天仍舊還沒達到這個實力。而nvidia從,mx150到mx350每帶提升都僅為10多%
而intel內顯卻不聲不響迅速提高實力,而且是在功耗遠低於對手的情況之下 逐漸intel在gpu方面的功力已不容小視,當大家以為intel只是製造cpu的公司的時候,說不定intel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在gpu領域掀翻nvidia和amd
-------------------------------------------------
a粉不要拿3dmark跑分回嗆 4700g等的apu比mx250強。我上面有提到3dmark跑分只能打7折看。實際遊戲性能4700g還是小輸mx250大約2-3%
2020-05-23 4:28 發佈
游戏脑力 wrote:
不廢話 先上圖從這圖(恕刪)


請問有沒有QSV的評測?
想看編碼能跑多少fps

理論跑分誰都會吹
實際1065G7還是被4300U屌打, 更別說4900H
要不是台灣商人+Nt5000 AMD
intel筆電根本不用賣
袋鼠國大冒險
游戏脑力 wrote:
不廢話 先上圖從這圖(恕刪)


看不懂

你貼的3dmark不就是理論跑分嗎?

遊戲測試呢,慘品在哪,又是拿半年後的PPT來秒現在買的到的產品?

確定Intel用起來不會卡卡的?
老樣子先COPY

從頭我快笑到尾

標題前頭才講 "不再是理論跑分" 結果才逗點後就直接把前半句扔到大海裡去了~

自己寫了"3dmark跑分"
這不就理論參考跑分之一??

我只想問問所以現在XE內顯是有真實GAME實測資料可以詳細比較不成?


單元規模增加會性能增長是正常得,但是在新舊內顯結構造成得各項相對增減不明確,所有資訊尚未齊全時就能這麼鐵口直斷,還用加減乘除小學生數學程度的方式玩我流算式,真的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得腦補啊

游戏脑力 wrote:
不廢話 先上圖

從這圖來看 。這是3dmark跑分,同家對比很有參考價值
icelake iris 64eu 15w下的性能假設為1.7的話
那麼tigerlake 96eu 15w下的性能為3.2 提高了1.85倍
但當功耗 推高到28w後, tigerlake 96eu 只提高到3.65 ,僅僅比15w再提高15%,非常有限。
這裡表示tigerlake 在功耗方面取得很大突破。15w時cpu功耗使用比進一步降低使得能更多用在xe的核顯上。加到28w後也提高不多,因為96eu限制在那裡。

這圖沒有icelake iris 64eu 25w的示例圖,但iris 15w和25w的性能差距有40%,那麼這裡iris 64eu 25w 性能會達到2.4

而這個2.4 經過多方實測後遊戲體驗後大致性能落在 gt650的水平。大致達到gt750的 65%,mx 250的73%(在3dmark跑分戰平mx250,但我客觀公平的採用了實際遊戲幀數僅為73%)

tigerlake 25w-28w準確效能,3.65/2.4=1.52
這跟從64eu到96eu的提高大致相符。而tigerlake 功耗的大幅度進步使得在低功耗下相比icelake能更好的發揮效能

然後gt650的1.52倍基本大概就是gtx 750的水準。(第一款達到gtx 750完整性能的內顯正式誕生,從2400g吹到現在第一個真正達到這個級別的核顯)

再上圖

從這圖來看 mx350的水平大概比mx250強了15%左右。說明mx350的水平也大概等於gtx750

所以25w下的 tigerlake 96eu xe 內顯也可以說和mx350打成了平手。
(不要再扯什麼驅動,上面已經算進去)

另外,15w的tigerlake 96eu xe 掀翻 45w的amd最新內顯之前的說法從這裡來看也是真的。因為15w下能發揮25w的86%的性能,基本和mx250持平。而amd目前最強內顯雖然打敗了25w的icelake 內顯,但比起mx250 還是小輸一點。

以上推算頗真實,並沒有吹噓誇大

結論:在一片嘲笑聲中 ,intel的內顯不聲不響取得很大的,而兩家顯卡公司過去幾年無論mx系列還是amd的內顯進步都令人失望。從當年2400g那顆最強內顯出來時就吹噓達到gtx750直到今天仍舊還沒達到這個實力。而nvidia從,mx150到mx350每帶提升都僅為10多%
而intel內顯卻不聲不響迅速提高實力,而且是在功耗遠低於對手的情況之下 逐漸intel在gpu方面的功力已不容小視,當大家以為intel只是製造cpu的公司的時候,說不定intel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在gpu領域掀翻nvidia和amd
-------------------------------------------------
a粉不要拿3dmark跑分回嗆 4700g等的apu比mx250強。我上面有提到3dmark跑分只能打7折看。實際遊戲性能4700g還是小輸mx250大約2-3%
游戏脑力 wrote:
不廢話 先上圖從這圖...(恕刪)

每次你都理論推理,然後被打臉 ,就不再出現。之前AMD 3000 出來的時候, 推理應該輸給Intel, 打臉後, 現在還在理論推理。
knightofwind wrote:
理論跑分誰都會吹實際1065G7...(恕刪)

gen 11領先vega 10 10%
但輸 renoir gpu
vega 70#<gen 11 73% <renoir gpu< mx 250 100%< mx350 115%=gen12 115%
Lok Hon Seong wrote:
每次你都理論推理,然(恕刪)

gen11 的核顯的確強於 amd 3000u的apu,哪有打臉?
是輸給4000u的apu。而tigerlake的gpu會打敗4000u的apu也基本確定

大致如下:
amd 3000u apu 70% ,gen11 73%, amd 4000u 97% ,mx 250 100%, mx 350 115%, gen 12 115%,gtx 750 115%,gtx 750ti 135%,dg1 145%,gtx950 170%
游戏脑力 wrote:
gen11 的核顯的(恕刪)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5803847&p=4&p=4#73646253

游戏脑力 wrote:
記得你的留言.到時候全面跑分 評測出來后
不要躲起來 再來繼續戰
eclair_lave wrote:
老樣子先COPY從頭(恕刪)

理論跑分 是指用3dmark那些測試跑出來的分數
理論跑分,gen 11核顯打平mx250 ,實際遊戲體驗 幀數差了25-30%
gen12 大約比gen11 強了50-60%,所以合理推算性能大約落在mx350%的水準
15w的也有mx250的水平 強於4000u的apu(這裡4000 apu的理論跑分也強於mx250 20%,實際遊戲跑分輸了5%)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