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這圖來看 。這是3dmark跑分,同家對比很有參考價值
icelake iris 64eu 15w下的性能假設為1.7的話
那麼tigerlake 96eu 15w下的性能為3.2 提高了1.85倍
但當功耗 推高到28w後, tigerlake 96eu 只提高到3.65 ,僅僅比15w再提高15%,非常有限。
這裡表示tigerlake 在功耗方面取得很大突破。15w時cpu功耗使用比進一步降低使得能更多用在xe的核顯上。加到28w後也提高不多,因為96eu限制在那裡。
這圖沒有icelake iris 64eu 25w的示例圖,但iris 15w和25w的性能差距有40%,那麼這裡iris 64eu 25w 性能會達到2.4
而這個2.4 經過多方實測後遊戲體驗後大致性能落在 gt650的水平。大致達到gt750的 65%,mx 250的73%(在3dmark跑分戰平mx250,但我客觀公平的採用了實際遊戲幀數僅為73%)
tigerlake 25w-28w準確效能,3.65/2.4=1.52
這跟從64eu到96eu的提高大致相符。而tigerlake 功耗的大幅度進步使得在低功耗下相比icelake能更好的發揮效能
然後gt650的1.52倍基本大概就是gtx 750的水準。(第一款達到gtx 750完整性能的內顯正式誕生,從2400g吹到現在第一個真正達到這個級別的核顯)
再上圖

從這圖來看 mx350的水平大概比mx250強了15%左右。說明mx350的水平也大概等於gtx750
所以25w下的 tigerlake 96eu xe 內顯也可以說和mx350打成了平手。
(不要再扯什麼驅動,上面已經算進去)
另外,15w的tigerlake 96eu xe 掀翻 45w的amd最新內顯之前的說法從這裡來看也是真的。因為15w下能發揮25w的86%的性能,基本和mx250持平。而amd目前最強內顯雖然打敗了25w的icelake 內顯,但比起mx250 還是小輸一點。
以上推算頗真實,並沒有吹噓誇大
結論:在一片嘲笑聲中 ,intel的內顯不聲不響取得很大的,而兩家顯卡公司過去幾年無論mx系列還是amd的內顯進步都令人失望。從當年2400g那顆最強內顯出來時就吹噓達到gtx750直到今天仍舊還沒達到這個實力。而nvidia從,mx150到mx350每帶提升都僅為10多%
而intel內顯卻不聲不響迅速提高實力,而且是在功耗遠低於對手的情況之下 逐漸intel在gpu方面的功力已不容小視,當大家以為intel只是製造cpu的公司的時候,說不定intel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在gpu領域掀翻nvidia和amd
-------------------------------------------------
a粉不要拿3dmark跑分回嗆 4700g等的apu比mx250強。我上面有提到3dmark跑分只能打7折看。實際遊戲性能4700g還是小輸mx250大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