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 當60瓦滿速10代標壓i5 遇上18瓦夢幻單熱管低壓R5

宏碁於10代下放戰斧模具至入門電競移動平台,可以稱超級降維打擊,做工散熱無一短版,讓所有零件全能發揮。
 
轉貼 10代標壓 全滿速機種測試
 
第一次見到全核4G多的移動端iU,能說發揮到極致,可惜遇上英特爾,剪個影片60W打不贏18W的低壓R5。
 
轉貼 4代低壓 夢幻單熱管入門機測試
 
剪輯實作測試:
  價格 [今日匯率] 剪輯功耗 [穩定] 頻率 [穩定] 耗時
i5 25378 60W 4.18G 339秒
R5 14802 18W 2.92G 333秒
機器是好機器,可惜遇上英特爾60W贏不了18W單熱管入門機。ipc與能耗確確實實的巨大差距無可彌補。不過純遊戲或非i家不用的,此配置倒是稍可用。
 
個人是期待此宏碁模具配上AMD的4600H或4800H,給英特爾用真浪費 ...
這套模具對上華碩天選的優勢是極強的,幾乎各方位領先。但不知道會不會真的實出 ... 
2020-04-28 11:15 發佈
顏羽飄 wrote:
宏碁於10代下放戰斧(恕刪)


催到60W 跟i3-9100這種桌機有什麼區別....?
蔥油餅大叔 wrote:
催到60W 跟i3-9100...(恕刪)
 
沒區別,就是讓你可以帶出門,多了超線程的9100這樣 ...
移動端性能價格比自然要差一些,但以攜帶性來說,能不能帶出門是0與1的區別。
 
其實也可以換位思考,相當於現在能把i7-6700K移動帶出門,而功耗從原先的將近100W到現在的60W,感覺還是有進步的,前提是別跟AMD比較。
顏羽飄 wrote:
宏碁於10代下放戰斧(恕刪)


單看表格 我還以為這是10年前的筆電能耗對比

18W VS 60W 效能一樣
ค้้้้้้้้้้้้้้้้้้้้้้้้้้้้้้้้้้้้้้้้้้้้้้้้้้้้้้้้้้้้้้้้้้้้้้้้้้้้้้้
阿賢 腦力 哭暈在廁所
ゴミ丼わがんにんにゃれ 我沒有義務回覆你的問題
顏羽飄 wrote:
宏碁於10代下放戰斧(恕刪)

回想以前i5標壓可是效能的保證
畢竟當初U系列和Y系列剛出來的時候
效能實在弱到不行

不過近年來對續航與輕薄的重視
雖然Y系列大概已經日薄西山
U系列卻因堆核心和功耗優化而變得強勢
i5H反而變成體質和能耗比最差的代表作
目前貌似intel下代和下下代都不會再堆核心
所以如果真的有需要效能的人
大概買桌電CPU的筆電會比較好
畢竟10代i5就已經有6C12T了
目前i5-10300H還是4C8T 根本搞笑

只是理論上價格會比較便宜
標準電壓的筆電擴充性和維護都會比較方便
rockmanxza wrote:
回想以前i5標壓可是(恕刪)


Y系大概剩下 GPD-WIN 這種特殊主機還在用....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