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2019年 給新手的CPU知識

都已經2019年了 還常看到很多開箱文用些錯誤的資訊

在這邊提一些基本知識 看大家要不要一起補完

INTEL篇

1.原廠TDP幾乎沒有參考價值
很多開箱文還會說到 9代CPU多了兩顆核心 但TDP完全沒上升一類的話
現在TDP都是用基頻為標準 但已經沒有CPU在跑基頻了 而且實際速度都超過基頻非常多
TDP都比參考值高上許多 以9900K來說 跑AVX2.0 TDP可能有超過240W

2.CPU全核Boost速 才是這顆CPU真正的速度
原廠跟許多開箱文都拿單核最高Boost 速來做文章 但以9900K來說
真的能跑5G的時間其實少之又少(大多軟體還是會吃到多核) 9900K全核速度4.7G
這才是它真正比較能當基準值的速度 但原廠都把每顆CPU的全核速資訊弄的很低調

3.某些型號加K性能並沒有差太多
加K是讓你能超頻 但其實速度不一定快太多 以8700K和8700為例
兩者單看參數最大差別是基頻差了0.5G 很多開箱文都會把這當賣點
但前面已經說過現在沒有人在看基頻了 兩顆CPU全核都是4.3G
果不其然在不超頻的狀況下 兩顆CPU性能表現幾乎沒有差別
在此更顯示出看全核的重要性 但INTEL藏起來了

4.9代之後 CPU體質差異變大
9代是目前14++的極限 原廠也都幫你超好頻了 在極限的狀況下體質的差別就會出來
個人有五顆9900K 原廠同樣參數下跑AVX2.0 有些功耗上看240W 有些才160W
過去很少會有差異如此明顯的狀況 所以9代大部份網上的測評因體質的關係
並不能完全去對照你手上那顆9900K

AMD篇

1.7nm的R7 對散熱器反應很低
玩過新的R7就知道 CPU已經燒到80度了 散熱器摸起來都是溫的
這代R7可能是因為製程太進步造成散熱問題 CPU溫度上不去 超頻空間很小
2019-08-27 3:32 發佈
fooffooffoof wrote:
都已經2019年了 ...(恕刪)


果不其然在不超頻的狀況下 兩顆CPU性能表現幾乎沒有差別..這個秘密全天下大概除了韓導外就你發現了! lol
kun429 wrote:
果不其然在不超頻的狀...(恕刪)


你去看10個測評8700K的 都會說基頻比8700高0.5 比較好

但這0.5在不跑基頻的今天幾乎沒有任何意義阿

重點在於很多人還以為基頻高有用?
fooffooffoof wrote:
都已經2019年了 ...(恕刪)
多了K 或 X.... TDP沒有參考價值喔!!
沒有K X...有的
K就是要超頻+超多核的.....
fooffooffoof wrote:你去看10個測評8700K...(恕刪)

有用到還是有用 沒用到就是沒用
像是打遊戲的
7700K 預設沒超 可以看到連打有時會卡住停一下


7700K@5.2G 順很多 比較少頓挫


競技遊戲 多打那幾下就是勝負關鍵

臭打遊戲的 真心覺得 還是乖乖選INTEL

問題在沒K你不能超
fooffooffoof wrote:
都已經2019年了 ...(恕刪)



如果有在超頻的玩家
應該是不會被廠商的話術呼嚨到啦

基本就是 
多核分 
單核跟全核速度

頻率就是
基本頻率
睿頻(intel自家一鍵超頻技術)
手動設定 (自行調整電壓 bios)

至於能跑到多快
體質 環境 人品 使用者需求 等等都是影響因素

個人是8700k+水冷
全核4.8穩定測試30分鐘以上都ok
但是溫度真的很驚人....9X度
都水冷了 還這溫度
祖傳阻熱膏果然神奇(個人還沒開蓋)

因為沒有要極限超頻
也為了延長零組件壽命
個人就是睿頻設定
單核4.8 全核4.4
3A大作 2k解析 特效全開
溫度大概就是 5X-6X
依當時室溫而變化囉
冬天還常常看到4X的
小笨賢 wrote:
多了K 或 X......(恕刪)


以現在來說 就算沒K或沒X

TDP也沒有參考價值了
AMD 的 TDP也是基本頻率了

說真的Core 2 時代的那時候實際標示才是真的

但是Intel真正騙很大的是7代之後的U版CPU

給個 1.6G-4.6G 15W這種騙人的話術...

實際上是黑歷史
ゴミ丼わがんにんにゃれ 我沒有義務回覆你的問題
哪銳龍三代有帶x的是原廠超頻好的CPU這說法正確嗎?
fkkjo7 wrote:
哪銳龍三代有帶x的是...(恕刪)
現在不論有無X都是原廠甜蜜點超好 (有X體質好一些)

硬上可以,但是溫度功耗大爆射
ゴミ丼わがんにんにゃれ 我沒有義務回覆你的問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