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打核心戰 還是 節省成本靠提升架構效能並保留實力和增加下一檔的升級空間?
要打核心戰的話就有機會多核心下放[R5~7]...
反之因為9代擠牙膏...3000系列只要靠超線程讓全核時脈能穩4.5G就能跟有K打平或小籯了...
然後出個AM4的R9 12C/24T專門打I9~ 這樣的話一方面可以省成本 一方面下一檔還有升級的空間...
就看這次AMD會不會佛心一點全系列增加核心了....
另一個方向是我想到了歷史進程...早在FX8000就做到8C了阿...過那麼久出的1800X也只增加了超線程和提升單核效能而已...
2000系列索性就沒有2800了... 也只是優化架構效能(雖然整體提升滿有感的)...
這時候也有2種可能...一是當初隔那麼久也只增加超線程 那這次也可能只優化效能和拉高時脈慢慢玩...
二是從FX到現在 6~8 核玩太久了是時候再往上加了~ 這點來說的話是滿有機會的~
網路上傳來傳去的[會有超過8核的產品]老實說很抽象....
她可以在R9才給你超過阿~ 那無論R5/R7 都可能還維持核心數~
講真得最快的話再2年 2K就可能會普及了~ 現在2600/2600X就能在 2K畫質 跟 I5帶K 打平...
要是INTEL繼續擠牙膏...就怕AMD一起擠牙膏...
又換個角度想如果ZEN2真的全面7NM且以後都改訂台積電的單...那難保不會放棄加核心也開始擠牙膏...
畢竟製程穩定的話 效能上去了~ 時脈跟上了~ 薩克做得出來的話也沒必要量產吉姆了... CP值也比對手高...
效能如果是跟上了是好事... 但如果因此就2家一起擠牙膏也不是好事~ 未來軟體勢必還是會越來越支援更多核的~
以上其實只是閒聊講好玩的~ 提出各種角度不同的可能性~ 請別認真~
------------------------------------------------------------------------------